當今的安慶帝共有十一個孩子,姜穎是最年長的一個,與她同一母妃的弟弟姜宸璟是當今聖上的第六個孩子,也就是四皇子

安慶皇族的皇子和公主排序是分開的,皇后有一女一子,嫡公主姜蕪是除了姜穎外最年長的,皇子姜宸琮是三皇子,他與姜宸璟是同年出生只是差了月份

雖然還沒立太子,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嫡子姜宸琮來當這個質子,就如今的情況來看,在整個後宮之中能威脅到皇后地位的也只有她的母妃惠妃了

同樣是兒女雙全,宮中沒有貴妃和皇貴妃所以惠妃的地位僅次皇后,要不是惠妃家世不顯,還不足以威脅到皇后,以趙家的權勢,皇后除掉一個家勢不顯的宮妃還是輕而易舉的

可如今這樣好的一個機會,不用想也知道皇后必然是希望姜宸璟去當這個質子,這樣的結果才是對她孩子最好的

以母妃的能力定然保不住璟兒……

姜穎擔憂到

下朝後

“李玉,你看看這些個大臣們,他們心中還有朕這個帝王嗎!”皇帝氣憤的怒罵道,順手把手中的茶杯摔猛然在地上,殿內伺候的眾人一時間齊嘩嘩的跪下,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不知是姜盛瑜太過氣憤還是在思考,他自顧自的說起了歷代朝堂上的事情,整個殿內只有姜盛瑜一個人的聲音

在洪武一朝,以官員批評皇帝為核心的君臣衝突不若後世顯見,然亦不是全無跡象。宰相制度被廢除後,在朝之臣無首領之官,太祖又屢興大獄,導致滿朝文武人人自危,噤不敢言,總體來看,少見臣對皇帝的政治批評,太祖憑藉開國之君的威望,強勢主導了君臣關係的展開建文帝祚短暫,相關史事又因後來成祖刻意掩飾,四年間君臣關係如何已難見全貌。成祖入京後,以十族之誅對待方孝孺,以瓜蔓抄的方式對待忠於建文之臣,這給士大夫群體造成了相當大的心靈創傷。

英宗沖年繼位,當時三楊主政,正統前期的君臣衝突不顯。此後,英宗漸長,寵信宦官王振,朝廷政事\"可否時出於內批,公孤不得而與\"。正統八年七月,\"國子監祭酒李時勉坐伐文廟樹,枷於監門。監生李貴等千餘人詣闕請,時勉衰老,且言其教諸生有方,乞貸之,俾終其教。有石大用者,復請代枷明興至天順,已近百年,此一階段內,雖然不見大規模的君臣衝突,臣對皇帝的政治批評不若後世顯見,但是仍然可以看到錢唐、李時勉等人的強諫之舉,此類事件發生於明代前期,皆於砥礪後來士氣有益。從政治風氣流轉的角度看去,洪武時的幾場大獄以及成祖殺忠於建文帝之臣,意皆不在於遏制諫言,諸帝還是大致遵循了不殺諫臣的原則。

成化四年,英宗嫡後錢氏去世,按制當與英宗合葬帝陵。錢後死時,憲宗生母周氏尚在世,周氏欲死後單獨與英宗合葬,憲宗為滿足生母願望,命大臣於帝陵外別選址以葬錢後。此事引發了朝臣的一致反對,吏部尚書李秉、禮部尚書姚夔集廷臣九十九人議,反對別葬錢後,\"元偕同官三十九人抗章極諫,御史康永韶亦偕同官四十一人爭之,伏哭文華門,竟得如禮\"

孝宗在位初年,對成化一朝積累的弊政有所釐清,此後雖亦漸趨怠於政事,出入佛老,然總體來看,孝宗與官員群體的關係較為和睦,該時期不見大規模的君臣衝突。在正德年間,君臣圍繞武宗寵信內侍、邊將,以至於居無節制、巡遊無度等問題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穆宗在位六年,君臣衝突的事由涉及群臣諫阻穆宗加派宮內財用之物等,然未見劇烈的大規模衝突情狀。神宗在位凡四十八年,前十年內有慈聖太后經管起居,外有張居正主持政局,君臣矛盾隱而不顯。張居正去世後,政局為之大變,萬曆朝為明代君臣衝突凸顯的一個時段,君臣間激烈衝突,計有買辦銀、礦稅、織造、國本、朝講(郊廟)之爭。光宗在位僅一月,一批東林士人在此期間復職,此間君臣衝突跡象不顯。天啟初年,宦官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交好,熹宗縱容魏忠賢介入朝政,\"御史周宗建請出客氏於外,不聽。給事中倪思輝、朱欽相等相繼言,皆謫外任\"

姜盛瑜獨自叨叨了半天,也想明白了,現在朝堂上大體分為倆派,一個是力薦姜宸璟前往旲國,理由是他是除了姜宸琮外地位最高的,而另一派是反對姜宸璟前往,理由也很充足,惠妃一生只得倆個孩子,一個也在早些年為了國家遠去南城,於情於理也不該讓四皇子去

姜盛瑜內心中無論是對惠妃還是姜穎都有愧疚,否則惠妃在沒有孃家的幫襯,皇子年幼的情況下能在皇后手中堅持多久?這其中少不了皇帝的手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啟動:提瓦特的核爆原魔

完本的動力

文娛:穿越選秀前,一曲浮誇驚眾

竟如此怠惰

從小兵開始肉身成聖

月明心清

驚月花枝霧

鹿妤lu

葉羅麗之月公主殿下

荼茶鴨

答應我,活下去

木楚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