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驪姬之亂,是春秋時期晉國發生的一場重大政治風波。這場風波不僅改變了晉國的政治格局,更讓晉文公陷入了長達多年的流亡生活。那麼,驪姬之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晉文公又是如何度過這段艱難歲月的呢?本文將為您揭開這段歷史的神秘面紗。

一、驪姬之亂的起因

驪姬之亂髮生在公元前651年,當時的晉國國君是晉獻公。晉獻公在位期間,國家政治穩重,經濟繁榮。然而,他的後宮卻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政治風波。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就是晉獻公的妃子驪姬。

驪姬原本是晉國大夫驪姬氏的女兒,因為美貌聰慧,被晉獻公選為妃子。然而,驪姬並不滿足於自已的地位,她一心想要讓自已的兒子奚齊成為晉國的太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驪姬不惜採取一切手段,包括陷害忠良、挑撥離間等。

二、驪姬之亂的過程

驪姬之亂的過程可謂波詭雲譎。首先,驪姬設計陷害了晉國的兩位重臣——裡克和丕鄭。她暗中派人散佈謠言,說裡克和丕鄭密謀造反。晉獻公信以為真,下令處死了這兩位忠臣。

接著,驪姬又陷害了晉國的另一位重臣——申生。她誣陷申生謀反,使得申生被迫自殺。申生死後,驪姬的兒子奚齊順利成為了晉國的太子。

然而,驪姬並沒有因此罷手。她繼續陷害其他可能威脅到奚齊地位的人,甚至不惜殺害自已的親人。最終,驪姬之亂導致了晉國政治的動盪不安,人心惶惶。

三、晉文公的流亡歲月

面對驪姬之亂,晉獻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意識到自已無法再信任驪姬,但又不忍心廢黜她。在這種情況下,晉獻公決定離開晉國,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晉文公流亡期間,歷經千辛萬苦,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正義的追求。他在流亡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謀劃復興晉國的大業。

四、晉文公的迴歸與中興

經過多年的努力,晉文公終於在公元前636年成功回到晉國,開始了他的中興之路。他廢除了驪姬之子奚齊的太子地位,重新立了自已的兒子公子重耳為太子。同時,晉文公大力整頓政治,清除奸佞,選拔賢能,使晉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昌盛。

總結:驪姬之亂是春秋時期晉國曆史上一段極為動盪的時期。在這段艱難歲月中,晉文公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成功度過了流亡生活,最終實現了晉國的中興。這段歷史告訴我們,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忠誠和勇敢是永恆的價值。

驪姬,春秋時期驪戎國君之女,晉獻公妃子,晉君奚齊的生母。晉獻公在位時期做了許多荒唐事,其中一件最為荒唐,那就是要殺掉他的三個親生兒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而這件事就與他的妃子驪姬有關。

在晉獻公即位第五年(前672),他發兵攻打驪戎,獲得了驪王的兩個女兒——驪姬以及她的妹妹少姬。晉獻公把這姐妹倆納為自已的妾,後來驪姬給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叫做奚齊,而她的妹妹給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叫做卓子。晉獻公對他的這兩個妃子以及她們所生的孩子非常寵溺,這樣一來晉獻公三位年長的公子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我們從驪姬姐妹倆的角度來看待,她們的國家被晉獻公所滅,她們的父王被晉獻公所殺,她們不可能真心實意喜愛晉獻公。而兩位弱女子如何報仇?她們有她們獨特的辦法,美色就是她們報仇的辦法。驪姬委婉順從晉獻公,打算讓她的兒子做太子再做晉國國君,當她的兒子奚齊做上晉國國君的時候就等於奪走了晉國。當然這個想法是天真的,就算她的兒子做了晉國國君,也不可能說晉國成了驪戎的一部分,但是驪姬與她的妹妹想不到這一層,驪姬現在只想除掉太子申生,讓她的兒子奚齊做上太子。

晉獻公在驪姬的慫恿下,為了最小的兩個兒子奚齊和卓子,特別是讓奚齊當上太子,於是將三個長子外派。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城,公子夷吾住在屈城。只留下奚齊與少姬的兒子卓子在身邊,居住在都城。

晉獻公十七年(前660),晉獻公派遣太子申生攻打東山的皋落氏。皋落氏驍勇善戰,晉獻公打算讓太子戰死,如果太子兵敗回來,就可以以兵敗之罪將其廢掉,而如果打了勝仗,也可以造謠誹謗說太子居功自傲將其廢掉。戰前晉獻公讓太子申生穿上左右不同色的偏衣,佩帶上金玦。太子申生成功討伐皋落氏歸來,頓時謠言四起,太子穿的兩種顏色的衣服是想分裂,手握金玦是想獨掌兵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人人歷險記

一隻倉莞

開局截胡準哥,變身奈克瑟斯

想吃烤羊排

我普怎麼了,但是他們都只愛我啊

沉沉Yxz

高武:武學來自一千萬年後怎麼輸

可樂不下頭

寰幽瀾的新書

寰幽瀾

高武:開局獲得大地之力加成

棍棒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