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子監,是專門為國家培養執政人才的地方。

相當於,大明的最高學府。

國子監起源於“祀”,所謂“國 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國子監的主官稱為祭酒,相當於在祭祀時候,那個負責斟酒之人。

也就是,大明最高學府的校長。

凡入國子監的學生,都稱作監生,大致分為六類:舉監、貢監、廕監、例監、夷生與俊秀生。

也就是說,皇恩浩蕩,把各地未考中進士的人、優秀有品德的人、父輩立有大功的人、交稅交錢多的人、少數民族首領子弟、外番附屬國貴族子弟、民間有才學名氣的人……全部集中到國子監就學。

再透過系統學習、專門學習、集中研學,將來考中進士的機率,就大得多。

這麼高大上的地方,只可惜,大明最後一任國子監祭酒李建泰,把崇禎給禍害慘了。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兵出山西,勢不可擋。

李建泰得知流賊進入山西境內,惦記自已山西老家堆積如山的財物和糧食。騙崇禎:願以鉅萬家財為軍餉,招募10萬大軍,不煩官帑,提師以西,剿滅流賊。

山河破碎風飄絮!

崇禎正缺錢無餉、缺人無人用之際,瞌睡遇到枕頭,對這天上掉下來的好事,立馬信以為真。

直誇李建泰為朝臣楷模,立馬加封兵部尚書銜,賜尚方劍,讓其便宜從事,全權做主,先斬後奏。

特別是,還把京師最後能打的勇衛營、三大營精銳差不多一萬勁旅,京師全部戰馬,全部交給李建泰。

出征前,崇禎還親自到正陽門門樓,率內閣、五府、六部、都察院,賜宴送行。

親手斟酒三杯,下令:代朕親征。

可謂是給足面子,給足了排場。

只可惜,這一萬勁旅、全部戰馬,大明最後的家底,全被李建泰霍霍了。

李國楨的三大營,其實都是些酒囊飯袋、偷奸耍滑之輩,所以才要整訓。

最噁心的是,李建泰出征,連打兩大勝仗,竟然是攻擊自已人守衛的定興城和廣宗城。

殺良冒功啊!

後來,山西曲沃被流賊攻破,李建泰家產亦被流賊抄掠一空。

李建泰連流賊的面都沒碰到,一萬勁旅,逃的逃,散的散,走到保定,就只剩100多人。

最後,李建泰被白馬銀槍劉芳亮給活捉了。他這個罪臣,還在流賊大軍之中呢。

崇禎心疼一萬下,那可是大明家底、一萬騎兵勁旅啊!

看到崇禎帝親自駕到,國子監司業薛所蘊(二把手)急忙帶領一眾監丞、博士、典簿、典籍,在門口跪迎。

“不知陛下大駕光臨,臣有失遠迎,請陛下責罰。”

薛所蘊誠惶誠恐!

國子監這種地方,皇帝陛下是極少來的。

每次來,都是天恩浩蕩。

“薛愛卿辛苦,都平身吧。”

“謝萬歲!”

“朕今夜來,是想看看監生們,有沒有被流賊炮火嚇哭。”

大明滅亡後,國子監司業薛所蘊先降李自成,後降滿清,任大清國子監祭酒,積極作為,推動漢、滿子弟入學國子監,在推動漢文化傳播方面,還是做了不少好事。

他就是一個副校長,官職不高,許可權不大,大明滅亡,怪不到他頭上。

這類人,在崇禎眼裡,雖然不是自已特別欣賞之人,但也屬於可用之人。

“陛下,監生們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可都嚷嚷著,要上城殺敵呢。”

“但是,都被臣給攔阻了。臣要他們好好學習,學成真本事,報效大明朝。”

“這會兒,他們正在崇志堂,恭候陛下呢。”

崇禎點點頭,“薛司業做得好,國子監的學子,可是大明的人才,是天上的文曲星,是普天之下最聰明的人。”

“呵呵……朕才捨不得讓他們去與流賊火拼呢。”

“謝萬歲誇獎。”薛所蘊懸著的一顆心,也算是落了地。

大明國子監分 “四廳六堂”。

四廳即:繩愆廳、博士廳、典簿廳和典籍廳,是行政和儲存書籍典籍的地方。

六堂即: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每堂11間,共計66間,是專供學子們上課的地方。

薛所蘊把他們安排在崇志堂,用意深遠。

“薛司業,監生們,平日都學些什麼?”

“回陛下,主要學習四書五經和聖人之道,雜以歷史、文學、書法、策論、詩賦。必要時,還要學習大明的政策、律法。”

“監生每月一考,每月一評,優等者獎勵,不合格者受罰。”

……

崇禎邊聽邊點頭,說話間,就到了崇志堂。

堂下,有一個監丞帶著,所有監生,整整齊齊跪倒一片。

崇禎臉色一變,“薛所蘊,幹什麼呢?”

“讓監生們,都起來吧。”

“謝陛下。”

薛所蘊急忙招呼監生們起身。

“萬歲萬歲萬萬歲......”監生們吼了一嗓子,才敢起身。

崇禎無奈,也就這麼站在院子裡,開始問話。

“同學們,流賊大軍圍城,你們害怕嗎?”

一陣平靜過後,有同學開始回話。

“陛下,我們不怕,請陛下准許我們,上城殺敵!”一名監生高聲道。

“陛下,流賊濫殺無辜,禍害百姓,天理難容,一定會自取滅亡。”一名監生義憤填膺道。

“陛下,大漢驃騎將軍霍去病17歲就出徵,學生已經18歲了,這幾天,學生正操習刀槍,隨時準備上城殺敵。”一名英姿勃發的監生慷慨激昂道。

......

監生們激情慷慨,義憤填膺,英氣四射。

崇禎特別高興!

穿越兩天了,來到國子監,是他在大明朝最開心的時刻。

“好......你們不愧是大明的希望,大明的未來。”

“剛才,朕聽薛司業說,你們都很聰明,四書五經、各門功課都學得很好,朕還以為,他在吹牛呢。”

“此番所見,朕覺得啊,他只說了三分。”

“王婆賣瓜,還自賣自誇。薛司業誇你們,還不如王婆呢。”

崇禎此話一出,把所有的學子都逗樂了。

如此平易近人的陛下,就像一個慈祥的老師,可不像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啊。

崇禎斂住笑,繼續道:“同學們,朕今日來,還想問你們一個問題。”

“你們十年寒窗,十年苦讀,將來是想當張居正那樣的改革名臣、還是徐達那樣的大將軍、還是海瑞那樣的清官、還是王守仁那樣的心學大家、還是徐光啟那樣的科學巨匠、亦或是一個對百姓有用的人呢?”

同學們面面相覷,崇禎說的大人物,都是他們頂禮膜拜的偶像。

可是當大官,和做一個對百姓有用的人,有衝突嗎?

難道不是官越大,乾的事對百姓越有用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佑

渙軼

黎明餘暉

姩沈

三國人物誌

愛吃的馬鈴薯

凹凸:星之卡語

閒雲野鶴y

震驚!高冷校花竟是我網戀女友

炒菜不加油

殘月柒秋

粥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