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林和呈臻開始了在大理寺探案之旅。

午林把官員犯人進行分類,分成三類:諸如和財產有關的貪汙,受賄,監守自盜。諸如與工作有關的翫忽職守。諸如其他。

呈臻則津津有味的把重點放在了案子本身。居然還讓她找出來幾個判決有疑的案子。

今日,二人又在大理寺待到中午。

然後準備去會仙樓吃午飯。剛走到大理寺側門,兩位女子跪在面前,攔住了二人的去路。

“要申冤去大理寺正門,你們走錯地兒了。”午林側過身,拉著呈臻就要走。

“官人,我只想見見鄭俠,求官人幫忙讓我們見一面。”女人哀求道。

“鄭俠?”午林停住的腳步。

對面是兩名女子,一老一少,應該是主僕二人。

僕人年齡偏大,三十多歲,年輕女子面容姣好,眉色如遠山,臉若芙蓉。肌膚雖說不是柔滑如脂,也細膩光滑,應是哪家的千金小姐。

“我是鄭俠的妻子,從福州福清而來。”女子官人停下腳步,趕緊說道。

“你且等著,會見到的,到時你們會一起流放。嗯?官府不應該主動找你的嗎?”午林有些疑問。

“我被夫君休了,現在其實不算他的妻子。”年輕女子低聲說道。

“哦?”午林心想,這鄭俠還像個男人。

午林指了指旁邊的亭子說:“到那邊說話。”

然後和呈臻直接走了過去,年輕女子也趕緊站起來,主僕二人緊緊跟在後面。

這是大理寺附近的一個園子。這個園子在大理寺和御史臺之間。

園子裡種了不少柏樹,不知何故,吸引了諸多烏鴉在柏樹上駐足。成為了京城一別致景觀。

因柏樹離御史臺更近一些,所以有時候人們把御史臺稱為烏臺。

蘇軾的烏臺詩案的名稱源於此。

小亭子在離柏樹林不遠的地方。

年輕女子姓文,福州福清人,出身商賈之家。父兄均為商人,為當地首富。

文娘子今年二十五歲,與午林同歲。

十年前,哥哥和家貧無以自業的鄭俠,偶然相識,相談甚歡,結為好友。

哥哥還牽線把妹妹文娘子許配給了比文娘子大十歲的鄭俠,結婚後二人也是濃情蜜意,情意綿綿,恩恩愛愛。

第二年,文娘子拿出嫁妝資助夫君進京趕考,鄭俠中了進士,也算是春風得意。

然而,鄭俠在官場輾轉任職,幾年來多為閒職,官品依然為八品。

夫妻二人也是聚少離多。兩個月前,遠在福清的文娘子收到了京城鄭俠送來的休書。

“兩個月前?”午林算了一下時間,鄭俠入獄還不到一個月呢,看來休書和真愛沒有關係。

“休書可在?”午林問。

文娘子把休書雙手呈給了午林。午林接過休書看了起來。

永絕休書。

鄭俠,有妻文氏,年二十五歲。無子,正合七出之條。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願退還本宗,自此離婚後,永斷葛藤。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選聘高官之主。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於丙寅年二月初九謹立除書。

上面還有一個大大的手掌印。是真正的休書無疑。

“那你來京城做甚?”午林不解,這不應該是很多犯人的妻子求之不得的休書嗎?

“我想見鄭俠一面,求他收回休書。”文娘子說。

古代被休棄女子或寡婦獨立生存很難。這點兒午林早有認知。

“你可知收回休書,你須和鄭俠一起流放不毛之地?”午林有些好奇這位衷情的娘子。

“知道,我願意去。”文娘子沒有絲毫猶豫的說。

真愛,午林心裡點贊。不過還是謹慎的問:“家中無子?”

文娘子點點頭。

“可是父兄不願接納你?”午林又問。

“不是,父兄對我甚好。”文娘子又答。

真愛,確實是真愛。一廂情願的真愛。妥妥的白富美,大女主。然而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現在成了被休的女配。接下來還要百折不撓的在炮灰的路上奔跑。午林心裡想。

不過,午林還是很八卦的問:“他給你寫休書,已經說明對你無意,你何必……”午林想說何必當舔狗呢?

“夫君是對我有情意的,只是被這花花世界矇蔽了。”

這話午林不服:“一個人深情或者薄情與花花世界有何關係?和花花世界掛鉤的深情不是真正的深情。他的薄情也不能怨花花世界,是他本身就是一個薄情之人,只不過花花世界揭開了他的真面目而已。”

午林的一段兒繞口令把在場幾人都繞暈了,都一臉迷茫的看著午林。

愣了好一會兒,文娘子說:“卓文君可以寫詩讓司馬相如回心轉意,我不會寫詩,但我可以陪伴夫君受苦受難。夫君一定會回心轉意的。夫君這些年的俸祿不高,打點差役,衣食住行均需要錢財……”

“你哪裡看到司馬相如回心轉意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和好如初只存在話本里。歷史,傳記可沒記錄司馬相如回心轉意,與卓文君和好的事。”沒等文娘子說完,午林就打斷了她。

午林都不想說話了,又碰到戀愛腦了。

“你回去吧,明日來大理寺,見鄭俠,我會跟那邊打招呼的。”午林朝她揮揮手,讓她下去。

“可是……那個……”文娘子欲言又止。

呈臻見狀趕忙說:“今天不行,你先回去休息,明天過來。”

說完,呈臻又心機的對文娘子說:“若明天你夫君不願收回休書,那是心中有你。是不願意你跟著受苦,若收回休書,那就是一個自私和不可靠的男人。”

午林接著又加了一句:“你不用擔心鄭俠路途受苦,有兩個小妾陪著他呢。”

在名單中,跟隨鄭俠一起走的還有兩名小妾。

在會仙樓吃過午飯,午林和呈臻沒有回大理寺,而是回了午府。

還給午母和小豆丁帶了會仙樓的美食。關於午母和小豆丁,午林自不會讓他們跟自已去臺灣島受苦。

可是呈臻呢,午林有些發愁,呈父這個女兒奴是不同意呈臻去臺灣島那個不毛之地的。

午林也不太想讓呈臻去,因為那裡是真正的不毛之地,煙瘴之鄉。

但又擔心呈臻,一個人在這裡重蹈覆轍,抑鬱而終,真是愁人。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園區的救贖

聞帥

鬧劇的結局

夏染林

萬國世界:甜心格格!

W我愛你W

鍊金之主

靈青巖

重生之我嫁給了竹馬他二叔

暮梵

臉譜之爭

一夜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