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也就是顧謙離開京城的第三年。

粵北,某村小學,五年級二班。

王老師宣佈下課,然後走出教室,四十多個學生裝好書本,背上書包,說說笑笑也跟著離開。

期間,他們不急不躁,沒有想象中的爭先恐後,打打鬧鬧,這種和諧的局面已經延續了兩年。

兩年前,就因為這種著急回家,你爭我奪的搶位置,推推嚷嚷,導致了五六個學生滾落樓梯。雖然沒有什麼傷,卻也把學校老師嚇了一大跳。

從那以後,每次放學都必須先在操場集合,一個班為一個組,然後一個組一個組放出校門,這樣就不會混亂。

顧謙也混在學生當中,老老實實下樓排隊,在操場靜靜等待老師指揮。

望著兩棟嶄新的大樓,在夕陽的照耀下格外的明亮,個別玻璃反光過來,還有些刺眼,他卻笑了。

“顧謙,你笑什麼?”一個綁高馬尾的女同學問道。

她叫王珂,是顧謙的鄰桌,也是班裡的學習委員,一直是班裡的第二,也是同年級的第二。對於第一的顧謙她開始很不服氣,暗暗較勁。

後來,有一次見到顧謙教某個高年級學生做作業,在一旁的老師也點頭,表示教的好。

從那以後,王珂就知道,自已怎麼努力也比不上顧謙,甚至從校長爸爸那裡知道,顧謙還是一個明星,她更是不比了。

反而,她還很聰明,要和顧謙做朋友,讓爸爸買了鋼琴,有事沒事請顧謙去家裡做客,順便請教一下音樂。

顧謙對這個女同學也沒有什麼惡感,何況她爸爸還是校長,有時候他也有事找校長談談,就這麼一來二去,大家也混熟了。

現在,面對王珂的問話,顧謙笑道:“你不覺得這兩棟樓很美嗎?”

王珂轉過頭看去,她不覺得這多美,反而覺得很老套,就方方正正的白色,沒有什麼特點。

“還可以吧!如果能畫上各種顏色圖案就更好了。”

顧謙笑笑不反駁,他還知道,王珂曾經向她的校長爸爸提過這個想法,然後校長爸爸和設計師過來找他,拿出幾套方案。

有各種形狀的教學樓,還有各種顏色圖畫。

顧謙經過考慮,都一一否決了,就要這種方方正正,單純白顏色的傳統教學樓。

他為什麼有否定權?

答案很簡單,因為錢都是他出的。

這事別人問他,他當然否認。可是誰也不是傻子,學生不知道也就罷了,在老師圈子裡,都知道他是明星。

他來了一個學期,然後就有人捐錢建兩棟教學樓,哪裡有那麼巧的事,不是他捐錢就是他朋友捐。

……

走出校門,顧謙就看到人群中的關超,他點點頭,兩人隔著十幾米,一起朝著鎮中央方向而去。

來到一棟三層樓小別墅門前,兩人先後腳進屋,顧謙把書包掛書房出來,癱坐沙發上。

關超也在對面坐下,兩人面面相視,都不知道說什麼。

沒辦法,都將近三年了,像現在這種日子太平常,該有的問候和話題都說得差不多。

“你爺爺和你老爸去班郎中那裡針灸,估計還有半個小時後回來。”

“哦!”顧謙興趣寥寥。

這也算是一種常規“節目”,不稀奇。

三年前,顧海昏迷不醒,顧謙一家人北上照顧。經過一系列搶救,兩個多月後,顧海徹底醒來。

醫院建議,去找一位很厲害的針灸高手調理。透過央媽江臺長介紹,找到了班郎中那裡。

班郎中也不拒絕,只說自已回粵北老家養老,不可能因為顧海而滯留京城。

同時他也說,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顧海最好也回嶺南休養比較好。

顧家考慮到顧海的確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京城又記者太多,躲一躲也是好的。

可以想象,到時候新公司各種舉措,比如藝人專輯火爆等等,顧家不可能安寧,連帶著顧謙上學都不舒坦。

顧謙更是為了躲避一些人的耳目,南下才是他的選擇。

經過商議,顧家選擇了和班郎中回粵北居住,地點就是龍井村。

以前這裡叫龍井鄉,管理著七個行政村,十八個自然村,後來合鄉成鎮。這裡作為末位鄉,自然降格為村。

所以,這裡街上商鋪也有一些,衛生所,水果店,理髮店,菜市場,飯館,旅館,網咖等等,都有,還真不能看成百十戶的村子,而是一條商業完備的街道。

衛生所就是班郎中的兒子開的,也正因為如此,各種條件還沒有差到家,顧家才願意跟著班郎中南下。

顧謙初來,在旅館住了幾天,接著就租了現在這棟小樓五年,有班家出面,錢又給足,中間沒有出什麼意外,倒是在學習方面,顧謙有點不舒服。

進了學校,顧謙才知道,這個前鄉鎮中心小學,竟然破爛到只有一棟三層教學樓,一層作為辦公室和活動室以及其它,二三層一共六個教室。

一個教室一個班級,一個班七十人人出頭,擠得不像話。

顧謙想到自已還要在這裡好幾年時間,他回家向爺爺吐槽,也不怎麼就傳到了京城。

一個多月後,紅兔姐妹打電話過來說要捐款建學校,問問他的意見。

顧謙一口拒絕。

事實上,有些事情,不開口也就罷了,一旦開了口,裡面的因果就已經形成,容不得他拒絕。

在這一點上,紅兔姐妹或許想到的不多,或許只是專輯開門紅,賣的好,高興之下隨口一句話,一兩百萬的事情,但是,這關係著數百個學生,數百個家庭的命運。

沒兩天,還沒有等到顧謙回覆,葉臻天后就不請自來,親自和顧謙談談龍井小學教學樓的事情。

紅兔姐妹和華姐第二天也從羊城北上,幾個小時後到達龍井村,住進顧謙這裡。

三方會談,半途中又把王校長叫來,來了個四方會談。

對於錢款的預算,王校長是專業的,不但建造教學樓,還買校車等等。

哪怕是這樣,錢還剩很多,花不完,他們又不想投入別的學校去。

於是,顧謙建議,剩下的錢就拿來做免費入學。

王校長卻說,從下個學期開始,政府就實行全省就免費入學。

顧謙又建議,做免費午餐,這個提議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為了讓這個計劃執行下去,他們還拿出一部分的錢建立一個食品工廠,專門收購當地的芋頭,生產芋頭糖等食品。

經過幾個月投入,兩棟教學樓拔地而起,第二年過年之後就用上了,工廠也是在那個時候生產售賣。

如今兩年多過去,學校教室足夠,每個年級都分成兩個班,缺少的老師,教育局也派來補充。

一個班人少了,老師工作也不用那麼累,能夠更好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甚至因為分班,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有競爭意識,學生的成績提升很多,這一點得到教育局表揚,家長也高興。

到了今年,其它村也有不少學生轉學到龍井小學,單單就顧謙班來說,分班後本來三十多個人,現在都有四十多個,多了將近十人。

可以預見,這種情況明年還會更多,不僅僅因為教學提高,更因為免費午餐吃的好,這對許多家長吸引力實在太大。

而在工廠方面,銷售不好也不壞,每年盈餘百萬出頭,夠學校正常開銷,還能獎勵一些優秀的學生和老師。

……

顧謙回到房間,開啟電腦,進入微博,檢視裡面熱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夕所想,皆是美好

小夕的奶昔

相思已解蛇王大人的病只有我能治

浪漫小情結

獸世遇見

英武不凡的獅子谷桐花

不可能的距離

二么么

快穿之宿主她美,且兇!

墨琰期許

大家都是詭異師,你佛光普照?

倚樓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