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當天,軒轅餘便被宮人推搡著起了床,進行齋戒沐浴,然後穿上了龍袍,隨著隊伍向祖廟去祭祀天地。而南宮夜就陪在軒轅餘的旁邊。他穿著華麗的祭祀禮服,禮服上隱隱有四爪金龍。

到了祖廟,按理來說應該有軒轅餘行使儀式,祭祀天地。但是在之前並沒有人教導軒轅餘應該怎麼做。

南宮夜正等著軒轅餘手足無措,來向自已求救,這樣他就可以用小皇帝害怕緊張之類的理由,以攝政王的身份來代為祭天。雖然他將帝位給了軒轅餘,但是畢竟是這麼至高無上的位置拱手讓人,南宮夜本身心裡也十分不舒服,也只能用穿龍袍和代為祭天等方式來平息自已的不甘。

軒轅餘站在祖廟前,南宮夜正想提議他來代為祭天,就見對方行了一個十分標準的祭天禮。南宮夜不知道的是,這會兒漢武帝劉徹正站在軒轅餘旁邊,親手指導他每一步的禮儀。作為一個皇帝,漢武帝對於這些禮儀和步驟都爛熟於心,指導軒轅餘綽綽有餘。軒轅餘也沒有問為什麼只有自已才能看到師傅,他聰明的閉口不談,只是按照劉徹的指教認真的完成儀式。

南宮夜震驚的看著軒轅餘,南宮夜為了登基大典是有特意練過的,但是現在軒轅餘行禮的動作比他的還要標準許多。南宮夜緊皺著眉頭,不知道是誰偷偷教導了這個孩子。第一個人他想到的是良妃,但是良妃本身也不應該懂這些禮儀。

南宮夜壓下心裡的猜測,不動聲色的繼續進行典禮。接下來軒轅餘分毫不差的完成了整個登基大典。在群臣的朝拜中,昭告了天下。南宮夜看著站在那裡瘦小的孩子,終於繃不住了,臉上浮現出嫉妒的神色。明明他才更有才能當上皇帝,就是因為這些庸人姓軒轅,他就只能俯首稱臣去輔佐對方。他不甘心!

南宮夜選擇軒轅餘當這個皇帝,並不是因為對方多有才能,相反正是因為對方不學無術,大字不識,他才選中了對方。他要的就是一個沒有背景,聽話的傀儡。

眾人完成典禮,會直接班師回朝,進行新帝的第一次早朝。

軒轅餘小小的身子,坐在龍椅上,顯得他越發瘦小。他儘量按照漢武帝的教導,挺直後背,坐的有威嚴。坐在他一旁的南宮夜在心中冷笑一聲,這個軒轅餘還真把自已當皇帝了嗎?南宮夜並沒有把軒轅餘當回事兒,更別說是皇帝或者對手。

太監開始唱誦上朝。眾臣便開始如往常一樣上奏。大家並不會因為新帝剛登基就一片和樂。相反因為南宮夜這種先斬後奏輔佐傀儡皇帝的做法,很多他的敵對派都十分不爽。

“陛下,臣有事奏。南方水患頻發,今年尤甚。之前先皇駕崩,一直沒有治患定論。如今事情越發嚴重,鹽城百姓已經開始流離失所,難民湧入其他的城市。餓死的人不下千數。請陛下明察。”工部侍郎下設水部,主管治洪,先站出來上奏。

軒轅餘聞言,看了看自已的師傅漢武帝,漢武帝衝他搖了搖頭,示意他不用說話,繼續聽著。

果然南宮夜並沒想讓軒轅餘回答,而是直接問道:“之前建大壩撥了款,後面治洪水也撥了款,怎麼不奏效,錢去哪了?”

工部侍郎負責治洪,這就等於說他辦事不利, 拿錢不辦事兒,他趕緊站出來叫屈:“王爺,建大壩非一日之功,大壩還沒建成,若是建成定能擋住水患。當初治洪撥款本來就是國庫空虛銀兩不足,戶部也沒給多少銀兩,今年水患尤其嚴重,根本不夠呀。”

戶部侍郎正是宮黛和宮夕的父親,因為宮夕的關係,戶部侍郎已經變成了南宮夜一派。他一聽黑鍋到了自已身上,連忙說道:“王爺,國庫空虛的事情已經好幾年了。南方的行宮,宮裡的重修,哪一樣都需要銀兩,各部每年年終都會支用逾度,這大家都是清楚的呀。”

眾人爭執不斷,過了一會兒,才聽南宮夜呵斥了一聲,說道:“夠了,財庫空虛是事實,水患嚴重也是事實。大家就說說有什麼對策。”

戶部侍郎看了一眼南宮夜,揣測著對方的想法,斟酌著說道:“臣建議先停了行宮和修繕的款,拿來用作治洪,再找專人到南方督辦。”

“其他人可有意見?”南宮夜點了點頭,詢問道。行宮和宮殿的修繕都是老皇帝提的。老皇帝愛好奢靡享樂,導致國庫空虛,眾人其實早就看不慣了。這也是大家雖然排斥南宮夜攝政,但是還是同意軒轅餘這個傀儡皇帝上位的原因。對於眾多大臣來講,一個任人擺佈的孩子比一個有權勢的大人,更讓他們喜歡。

“臣無意見,但是這個治洪人選卻需要斟酌考慮。”工部侍郎說道。

“丞相有什麼想法?”南宮夜問道。丞相年事已高,他是三皇子的外公,當初便是以他為代表支援三皇子上位。以戶部侍郎和眾多大臣為代表支援大皇子上位。沒想到後來又跳出來一個南宮夜,戶部侍郎也臨時倒戈到南宮夜的陣營,最後變成軒轅餘上位。也因此,丞相對南宮夜十分不滿,上朝也不做發言。

聽到南宮夜叫到自已,丞相心裡冷哼,這南下哪有那麼容易,南方油水最多,這治洪的銀兩早就被各派蠶食殆盡,這事兒就是個苦差事,吃力不討好。自已建議誰去都是得罪人。

於是丞相干脆說道:“水患一直是我朝的一個頑疾,先皇在時治理多年都效果甚微。治洪的人必要有偉才方能成功。我提議由王爺您親自南下,也只有您這般人物才能平息民怨根治洪水!”

南宮夜一聽臉都氣歪了。他知道自已攝政後最大的對手就是這個丞相,卻沒想到對方如此不要臉。

聽到這裡,漢武帝劉徹才開口教導道:“在朝廷之上,帝王不用多說,但要多聽。聽臣子的弦外之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警戒號的旅途

波羅的海上的警戒線

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劇本

一隻貓小姐

問道仙武世界

謝山君

用鹽炒NaCl的新書

用鹽炒NaCl

【凹凸世界】再無神明

爍12

一念關山:盈光熠熠

傑克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