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年年過去。

陳季川始終待在紫府仙葫中,仙葫又在七玄山中隨波逐流,被一道道憑空出現在內部的虛空亂流擊打,在山中一條條通道、一個個洞穴中滾來滾去。

趁此機會。

陳季川感知仙葫外,將白骨尊主等人死後留下的法寶跟遺物收入仙葫中。

七玄飛蟻抱成團,守護蟲卵跟山中靈藥。

一時間接觸不到。

山在流浪,時間流淌。

漂泊不知何方,修行不知歲月。

轉眼間。

二百年過去。

……

這一日。

仙葫空間中,陳季川行功完畢,睜開眼,感應自身——

“三百三十年。”

“化神境巔峰。”

這一世才僅三百四十八歲,陳季川已是化神巔峰。

繼星空世界後。

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晉升化神巔峰。

與前兩次不同。

前兩次陳季川在化神巔峰時,覺得再往上一片模糊,根本看不見前路。

但這一次。

陳季川只覺前方只有一堵鬆鬆垮垮的土牆,一推就能倒,就能晉升四階。

“我前世修成十一劫散仙,道行境界媲美四階。”

“這一世自然水到渠成。”

四階就在眼前,觸手可及,陳季川也不免有些激動。

但他不急突破。

“一階晉二階有四九天劫。”

“二階晉三階有六九天劫。”

“三階晉四階同樣有天劫,是為‘九九重劫’。”

仙途艱難,一步一劫。

陳季川也要慎重對待。

哪怕他根基深厚,手段不少,但畢竟是面對從未接觸過的劫數,須得慎之又慎。

“我現在一窮二白,對現在七玄山所在的位置、周邊的局勢一無所知。”

“還得先穩一穩。”

陳季川也想一鼓作氣晉升四階,但成年人做什麼事不能只圖一時痛快,不管不顧其中的隱患。

六九天劫就已經聲勢浩大。

第十輪、第十一輪、第十二輪散仙劫的威力陳季川也見識過。

九九重劫的威力到底如何,陳季川心中沒底。

但他曾在圖洲行走百年,道聽途說過九九重劫的威力,據說此劫降臨,天有異象,方圓數百萬裡的修士都有感應。

什麼變故都有可能發生。

人分善惡,道分正邪。

哪怕是四階上仙中,也並非全是善類,其中不乏魔道中人,不乏邪道敗類。

不可不防。

三階晉四階。

九九重劫是天地劫數,此外還有種種出人意料的人劫。

多多準備總不會有錯。

“我在七玄山中得了兩件四階法寶。”

“又得到白骨尊主等人遺留下來的一共九件四階法寶。”

“但其中一件防禦法寶都沒有。”

陳季川此刻身家不菲,主要都在法寶上面——

紫府仙葫、金剛神火弓、火龍叉、劍琴、問蟲鏡、馭蟲幡、太陰神針、白骨幡、絕情寶鏡、覆海珠、大力神杵、佛光寶錢。

四階法寶多達一十二件。

但多以奇門法寶居多,在正面拼殺時的作用不大,渡劫時也不大用的上。

“再一個。”

“我在七玄山中待了二百年,在仙葫中修行了二百年,身上丹藥早就消耗殆盡。”

“渡劫前也得補充。”

四階當前。

陳季川愈發冷靜,將方方面面的情況都考慮到——

渡劫前。

渡劫時。

渡劫後。

各種方案在心中推衍多遍。

現在修為已經達到四階門檻外,只差最後一腳,陳季川及時剎住,身形閃爍,離開仙葫空間。

……

時隔二百年。

七玄山早已從域外虛空迴歸天地。

迴歸後依舊是四處漂泊,找到靈石礦脈後就停留一段時間。一隻只飛蟻如同勤勞的小螞蟻一般,在礦脈中開採靈石。

等到開採一空,再繼續轉移。

機械。

枯燥。

不知疲憊。

七玄飛蟻並無太高的靈智,它們近乎本能的追求強大,追求生存。

二百年間。

陳季川藏身仙葫中,七玄山外無法感應,但山體動向還是大約能掌握的。

這山自一百九十年前出虛空,而後轉移了三次。

眼下已經是第四處靈石礦脈。

“不知此地歸屬何方。”

陳季川出仙葫,落在山中,心中暗想著。

虛空中方向難辨。

七玄山也是亂走。

在虛空中漂泊十年,再出來時,早已不知到了何方。

甚至連在不在圖洲都不確定。

這些飛蟻膽小如鼠,受不得驚嚇,一驚就走。

陳季川在出了虛空後的這些年裡,一直很剋制,沒有出來嚇它們。

以免又要經歷一次虛空旅程。

這還是出虛空後第一次出仙葫空間,第一次真身出現在七玄山中。

一出現。

嗤嗤嗤!

就有一陣陣七玄飛蟻包圍過來。

“今時不同往日了!”

陳季川輕揮一袖,玄光閃過,四周密密麻麻的飛蟻就被收入袖中。

歷經十年虛空,亂流湧動。

曾經數量驚人的七玄飛蟻損失慘重,近二百年過去也遠遠沒有恢復二百年前的巔峰規模。

在虛空中,飛蟻抱成團,守護著蟲卵、靈藥。

最外圍是刀槍不入的黃蟻。

在虛空亂流的衝擊下,黃蟻近乎死絕,包括三階、四階黃蟻。

等到迴歸正常天地時。

在陳季川的感知中,飛蟻數量已經十不足一,只剩下數萬只。

已經不成氣候。

陳季川在山中行走,不時揮袖。

很快。

山中飛蟻就被陳季川收攝一空。

山中為之一靜。

“我雖還未晉升四階,但也有三階巔峰修為,施展術法,依舊不弱。”

“只是不知跟一紋上仙比起來孰高孰低。”

沒有比較的物件,沒有親眼看過一紋、二紋上仙的戰力,陳季川也不知道自己此時的實力處在一個什麼檔次。

這也是他對渡劫更為慎重的原因之一。

畢竟渡劫中、渡劫後會遭遇什麼變故,誰也不知道。

陳季川掃蕩七玄山,將山中飛蟻清空。

這才躍出山外。

又一揮袖,將比起二百年前規模小了很多的七玄山收起,放入紫府仙葫中。

然後將身藏住,悄然遁走。

……

七日後。

陳季川看著前方山城中進進出出的一群鳥人,心下一沉——

……

姓名:韓昀

種族:灰翼族

……

“灰翼族。”

陳季川看著不遠處的鳥人,腦海中劃過有關這一族的介紹。

灰翼族天生就有羽翼,從小就能翱翔虛空。

他們成年後身高五六米,眼瞳為暗綠色,肋下生有灰色羽翼,身子極高,體型卻很消瘦,加上羽翼,猛一看像是某種靈禽在直立行走。

其族群實力不弱,在重明界百族中能排進前十,跟人族不分上下。

佔據燭洲。

“這裡不是圖洲。”

“但也不是燭洲。”

圖洲人族獨尊,異族罕見。

灰翼族雖是獨霸燭洲,在燭洲中最為常見,但畢竟族群廣大,在整個重明界中都有分佈。

見到灰翼族,並不代表就是到了燭洲。

事實上。

在這七天裡,陳季川見到不少異族。

其中以泰坦居多。

灰翼次之。

重明界中具體有多少種族,沒人統計。

但當中成規模,在十天下、四方天都有一席之地的種族,差不多有上百個。

而這上百個種族中。

人族、灰翼族都能排進前十,不但在十天下中獨佔一洲,在四方天上也有極大的影響力。

可惜的是。

是人就有私心,修士間、各門各派的理念有不同,難免會有衝突甚至對立。

因此重明界雖有百族,但人族依舊鬆散,並沒有如想象中抱成團。

這可能也跟人族勢雄有關。

越是弱小的種族,就越會抱團取暖。但如果是人族這樣能在上百個大族中排名前十,反而就會有更多的內鬥。

不過好在不僅是人族會這樣,其他百族同樣是一盤散沙,各自種族中,也有一個個陣營。

如灰翼族。

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同樣會有許多分支。

有的甚至只能淪落外海。

總體來說。

同族間當然更為親近,但百族並非單純的抱團對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重明百族。

人族穩佔圖洲。

翼族佔據燭洲。

泰坦佔據柳洲。

此地異族混居,顯然不是圖洲、燭洲、柳洲任何一地。

而是圖柳燭三洲交界——

……

“星宿海。”

早在大周時,陳季川就已經對這方天地有了大致瞭解。

往後遊歷百年,也弄清楚重明界中的地域劃分。

‘四方天’且不提。

‘十天下’則分作十洲,圖洲僅是其一,佔據南方,地域遼闊。

陳季川一開始所在的大周地界,往西、往西北跟蛇洲、構洲更近。

他一路西行。

沒想到遇到七玄山,進入虛空中顛簸十年,結果卻來到位於圖洲東北方位的‘星宿海’。

這裡跟十天下中的柳洲、燭洲更近。

是三洲交界之地。

“重明界以‘四方天’最為適宜修行。”

“其次為‘十天下’。”

“而海外則最是貧瘠。”

故而上仙多在天上,地上頂尖仙門、頂尖勢力也多佔據十洲中的靈山、妙地。

如星宿海。

這裡魚龍混雜。

除了土生土長的各族修士外,多是在各族中、各洲中混不下去的,不得已才來到外海。

……

“外海修士不比十洲少,但資源卻比十洲匱乏,因此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對我來說,倒是沒什麼差別。”

陳季川自信去哪裡都能混得好。

但必須熟知一地的規則,才好施展一身本領。

於是。

他花時間四處行走,打聽此中虛實,以及各方勢力。

四方轉過。

陳季川心中有數。

“依舊是化神稱尊。”

“但在星宿海中潛修的四階上仙也有不少。”

“我現在正處在泰坦、灰翼、角魔等異族的圈子中。”

“各族各勢力犬牙交錯,太複雜了。”

他一個人族化神,想要在異族的勢力範圍內渡劫成就上仙,兇險太大。

不過星宿海中四階上仙正邪難分,即使同為人族上仙,也未見得就完全信得過。

“最好是找個大勢力掛靠,請他們幫忙護法。我修成四階後,再擔任一段時間的客卿作為回報。”

陳季川想著星宿海的局勢,心中定下計來,直奔南面去。

……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個最惡的崽

三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