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禮拜五。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Benz’300sl X1”

看著空間裡的那臺銀色賓士好一會兒,杜守義才發覺哪裡古怪了。

‘鷗翼門?’

這個發現讓他樂壞了,他兩輩子加一塊還沒玩過鷗翼門呢。

不過這車好歸好,可不能光天化日開上大街。以它這前衛的造型,一旦出現一定會有人報告派出所的。這隻適合在夜深人靜時炸街用。而且這車是雙座的,根本不適合一大家子用。

系統似乎發現了偏差,在第二天簽到了一輛賓士W230。W220,230,就是‘S’級的前身。日後的上海牌轎車就是模彷W220外型來開發研製的。

還有件意外之喜就是,這次簽到的W230是特製加長版,前後兩排座椅間有一排倒置的隨員摺疊椅,一輛車能輕輕鬆鬆坐下六到七個人。這種載量足以堪比這個時代的麵包車了,而舒適度更不可同日而語。

兩輛賓士都是直列六缸,四速手動,這顯然是考慮到了建國學習手動擋的需求才來的。就像香蕉一樣,系統發現錯了一回就立馬再補一個,最後便宜的都是杜守義。

下班後,杜守義把建國、小偉、婁小娥、杜守桂,一大家子能拉的都拉上了,大家找個合適的地方,跑跑車,輕鬆一下。

這時候德勝門到十三陵這一段已經鋪上了柏油路,路況相當良好。這條路白天就沒幾輛車,到了晚上更是安靜,連個行人都沒有。

空曠的馬路被猴子、幼獸、賓士、勞斯來斯來回碾壓。累了就上車孵孵空調,喝點酸梅湯,休息夠了下車繼續玩。

這一晚六個人過得就像機動車狂歡夜一樣,而建國也不用等明年,當晚他就能自己開著手動擋回家了。

返程路上杜守桂意猶未盡,提議道:“明天去十三陵玩吧?”

杜守義有些無奈,“明天真沒空。一大堆事等著,還有個棋賽。不過等天涼快些了咱們上香山看紅葉去。”

開到南鑼衚衕口,把小北一行放下後,杜守義掉頭取車洗車去了。玩的是挺痛快,可後續收尾只能他一個人幹了。

把事情忙完再回到四合院,都已經快晚上十二點了,這時他發現小診所的燈還亮著,建國和李奎勇正在裡面乘涼聊天。

“師父。”李奎勇見他進來連忙起身問候。

“怎麼這麼晚過來了?”

李奎勇笑著從口袋裡摸出幾張戲票道:“來給您送這個。明晚的相聲表演,說是劉保瑞劉先生會去。”

杜守義看著他憨憨的笑容,心也放了下來。他接過戲票看了看,問道:

“長安大戲院的?哪兒來得?”

“我一同學,也是發小,他爹就是曲藝團的。這次下大雨我給他家送了點乾糧和罐頭。這不,他今天就給我送來了這個,我回去晚了連人都沒碰著。”

杜守義想了想道:“四張票?行,你我,再加上建國和小偉,正好四個,票先擱我這兒了。”

“師父,您和師孃去吧,我就不去了。”

杜守義笑了,“不帶她。娘們明天過她們的乞巧節,咱們四個老爺們自己找地方樂呵樂呵去。”...

說起相聲大師劉保瑞,他和後世的桃兒還有點牽連。在桃兒剛開相聲園子的時候,邢聞召先生曾經幫扶過他,而邢先生就是劉先生的徒弟,張壽成先生的親徒孫。

桃兒在相聲裡幾次三番提到過張老先生,那麼他到底是誰呢?張先生是壽字輩的大師兄,相聲行業裡的第五代,壽字輩的門長。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解放前後相聲界的‘扛把子’,‘一哥’。

這麼一個‘大人物’本該寵辱不驚才是,可張壽成先生在得知自己進了曲藝團,還被稱為人民藝術家後,竟然激動地痛哭流涕。為什麼呢?因為在舊社會,相聲屬於‘團’行,地位實在太低太低了。

說到這兒又忍不住要扯些題外話了。

老京都的江湖中有‘內八行、外八行’,又稱為‘明八行、暗八行’。

‘金瓶彩掛,皮童調柳。’這八門是內八行。

‘蜂麻燕雀,橫葛蘭榮’。這八門是外八行。外八行在三教九流之中,卻在三百六十行以外。明白什麼意思嗎?就是說這些是不為社會公理良俗所容的行當。

內八行中‘金’指的是相面算卦,他們手裡總會拿個小金鑼,所以稱作‘金’。這也是對他們‘金口玉牙’的一種敬稱。

‘瓶’就是‘評’,指的是評書藝人。單口相聲和評書其實是‘近親’,一桌一醒木的表演形式就是來源於評書。而相聲的‘二世祖’沉春和原先是一位評書表演藝人。這以後有機會再細聊吧。

‘金、瓶’兩行需要識文斷字,所以又被尊稱為:算命先生,說書先生。在十六行裡的地位最高。

‘彩’,是指變戲法的,又稱作‘彩立子’。後世把傳統戲法又稱作:古彩戲法。這名字中的‘彩’字就是這麼來得。

西洋戲法叫法不同,稱作:‘色唐立子’,因為江湖黑話中把外國人叫作‘色唐點’,這也屬於彩行。

‘掛’,是摔跤中的一種招式,泛指耍把式賣藝的。烏家以前就是‘掛子行’,而且地位還不低。

‘金瓶彩掛’是上四門,還能登堂入室。而下四門:‘皮童調柳’就有些鄙俗,不太上臺面了。

‘皮’,是賣藥的總稱,又叫‘挑漢兒’。賣狗皮膏藥、大力丸、金槍不倒丸、販假藥的都屬於這一行。

‘童’又稱作‘團’,就是說相聲的。說相聲的一開始畫地為鍋,把人召過來圍攏成一團,所以叫‘團行’。

相聲還分兩種。

一種是‘清門’又叫‘清口雅語’。這一類可以出堂會,能登大雅之堂。

這一門往上算,最早的代表人物該算是旗人阿彥濤。和窮不怕朱紹文、沉春和是同輩。但他一開始就是玩票的旗人,只出堂會,所以說的東西非常乾淨。

還有一種是‘渾門’,又叫‘葷口’。就是講一些下流笑話。這類相聲是專門說給男人聽得,要是有女人湊過來看熱鬧,他們會停下來說一句:‘大姐,我們接下來說得可就不是人話了。’

這話一說女人自會明白什麼意思。這是這一行的規矩,哪怕來了個青=樓的也必須這麼說。

為什麼要分清門、渾門呢?這裡面也有點說道。這種叫法其實借鑑於‘蓮花落’。

大家都知道。相聲本門功課的‘唱’指得是‘太平歌詞’,而太平歌詞的前身就是‘蓮花落’。

‘蓮花落’這種藝術形式非常古老,自唐宋就有。日後逐漸區分為兩個門派:由專業藝人們賣藝表演的叫‘清門’;而乞丐要飯時也會唱‘蓮花落’,這就是‘渾門’。

太平歌詞傳承自蓮花落,很自然,也把‘清渾’這種區分方式帶到了行業內部。直白講,一種就是‘入流’,另一種就是‘不入流’。

相聲屬於下四門,所以看出它解放前地位有多低了吧?

侯大師有三個兒子,可他不願意讓他們子承父業說相聲,這不是沒道理的。

相聲在舊社會被歸於九流中的第八流,‘伶人’,沒有社會地位。吃夠了苦頭的侯爺怎麼會讓孩子們再幹這個呢?

‘調’,就是調包,指的是賣假貨這一行。後來賣大=煙的也歸了進來,而且成了‘調行’主流。

‘柳’就有點意思了,是指唱小曲的。後世說的‘柳活兒’就是打這一行出來的。

可你以為就是唱小曲這麼簡單嗎?單唱個小曲會落入下四門,還是最後一個?

小曲要看唱的是什麼,誰在唱,唱給誰聽。柳活中有不少是‘色=詞豔曲’,所以這一行時不時還帶著皮肉生意,並不太光彩。

以上就是內八行,公開的叫法是:‘金瓶彩掛,皮童調柳’。

說完內八行再來說說外八行。

外八行又稱作暗八行,‘蜂麻燕雀,橫葛蘭榮’,這八個都是地下行業,沒一個能見光的。

蜂,指的是團伙詐騙,就像群蜂蜇人一般。舉個現代例子,加入了二百人的投資理財群,忽然發現就自己一個客戶,其餘一百九十九個都是託,這就是‘蜂’。

也有寫作‘風’,意為騙子們象風一般來去無蹤,瞬乎而聚,瞬乎而散。這麼解釋也行。

麻,又稱作‘馬’,取得是‘騙’字的左半邊部首。也有說是指單槍匹馬一個人詐騙,這都對。

我們平日裡常會聽京都人說:麻熘兒上班去,麻熘兒快走....琢磨過味兒沒有?呵呵,沒錯,‘麻熘’二字就是出自這一行。得不得手都要快點熘。

燕,指的是以女色誘人行騙。這個‘燕’字取自《詩經,國風》中的‘燕燕于飛’。

《燕燕》是中國詩史上最早的送別詩。全篇高度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妹子,你咋走了呢?’。很生動很形象,一下子就描繪出了‘仙人跳’之類色=誘詐=騙的精髓。當然後世男=色=詐=騙也不少,這都屬於‘燕行’。

雀,就是‘缺’。先謀個官缺,然後利用身份詐騙。這指的是佈局嚴密的高智商團夥犯罪,是比較高階的騙術了。‘水變油’什麼的都能歸在這一類。

總之,‘蜂麻燕雀’,都是詐騙。有時也會和上四行連在一起講:‘金瓶彩掛,蜂麻燕雀’。具體原因不太清楚,可能因為這些行當都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吧。

跤把式也靠耍嘴皮子吃飯?當然。

摔跤的,變戲法的要靠一張嘴招攬觀眾,討賞錢。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這句話說的就是他們。

特別是戲法。一開始相聲戲法不分家,相聲術語中的‘包袱’、‘抖包袱’等等,這些術語都是從戲法中來得。

相聲名門常氏家族,開門立派的第一代大師常聯安先生,就是從變戲法,表演‘說口’開始闖出的名號。三十歲時才拜入了相聲八德之一的焦德海門下。這事扯太遠,不再往下說了。

既然都靠嘴吃飯,難免被歸到廣義的騙子一列。

這裡又有問題了:算命的,變戲法的歸於騙子也就算了,評書怎麼也會列在其中呢?

因為說評書的往往在關鍵時候就斷章,活脫脫就是個騙子,招人恨啊!

其實寫網文和說評書的差不多:一樣的講故事,一樣的斷章斷更,讓人恨的牙癢癢。

更有意思的是,網文還分了‘男瓶’和‘女瓶’。早早給自己貼了標籤。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瓶’行的......

‘蜂麻燕雀’之後是‘橫葛蘭榮’。

‘橫’,耍橫,幹得就是流氓,截道這些暴=力活。

‘葛’,又寫作‘戈’,乾的是坑蒙拐騙。‘蘭’,指賭=博。‘榮’,是小偷。

‘橫’,還能理解。‘戈,蘭,榮’這三個字號有點突兀,似乎和它們代表的行業並不挨著,那是怎麼來的呢?而且,‘戈行’乾的是坑蒙拐騙,不是和‘蜂麻燕雀’重疊了嗎?

事情是這樣的。‘橫,戈,蘭,榮’是姓氏,就是這四個行業的四大‘祖師爺’家族。究其歷史甚至能追朔到漢朝。

四大家族同氣連枝,弟子萬千,天南海北都有。於是就用‘祖師爺’的姓氏直接稱呼行業了。

有姓橫的?當然有,橫店嘛。只是姓‘戈’還是姓‘葛’,現在年代太遠有些分不太清了,據說應該是前者...

當然,這都是久遠故事,說法萬千。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負法律責任。

有些書友看到這兒也許有疑問了,那五花八門,三教九流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些加一塊兒能水篇論文,這裡只能稍微提兩句。

三教九流的提法最早,唐宋時就有記載,宋代官家甚至在朝堂上都用過‘三教九流’這個詞。它可以理解為全國性的‘職業分類總綱’,上至廟堂高官,下至販夫走卒統統包括在內。

而‘五花八門’的說法借用了兵法中的五行八門陣。它出現在明末清初。是把‘士農工商’之外的江湖行當,再剔除了娼、丐這幾個實在拿不出手的以後,重新進行了細分。也可以理解為江=湖人的一次‘自我身份認證’。

這其中的‘五花’,原先指的是江湖中幾個女人做的行當。比如賣茶賣酒的,唱戲唱曲的,青=樓裡的女大夫等等,這些女子行業相對是乾淨的。

到了清中晚,隨著天橋漸漸興旺,這才逐步有了明暗八門十六行的說法。這原先是京都獨有的,以後也擴散到了津冀。

針對明暗十六行,新種花成立後採取了一套組合拳。該收編的收編,該打擊的打擊。

到了六十年代只有‘橫’,‘榮’兩行還苟延殘喘著。其餘的要麼加入人民隊伍,要麼就徹底消亡。

所以前文說過,五六十年代是京都歷史上,地=下江=湖的‘至暗時刻’。朝不保夕,窮的都快當褲子了。但對萬千遵紀守法的普通百姓而言,這卻是前無古人的‘清朗’時代...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品高手

我能打十個

我!修仙者!遊歷人間!

維生素T

鎖孔塵埃

周緩

套路反轉,我才是正統反派

熱情的四火

開局被虐:我啟用了神話聊天群

紅顏斷長生

異界入侵,我化身055南昌艦

深山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