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印 印 印

“錢、錢、錢”,已經成為了歐洲各國政府的魔咒。“十二億”不是“十二塊”,因為之前的戰爭打空了國庫,縱使維也納政府一時半會兒也籌集不到這麼多資金。

沒有辦法,資產和現金是兩個概念。想要在不影響經濟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抽離十二億神盾簡直就是一個神話。

無論是從銀行借款,還是發行債券,都在減少市面上的流動資金。一旦超過了市場的承受極限,就會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轉,再次反噬到經濟上加劇危機。

經濟危機的本質之一就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過度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普通民眾兜裡比臉都乾淨,喪失了購買能力,經濟迴圈自然會出問題。

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讓有錢人把錢花出去,啟用經濟市場。只要錢流動了起來,經濟危機就不存在了。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縱使在百年後,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弗朗茨不認為自己就能夠解決。

某種意義上來說,支援貴族建設海外封地,就是最大的政策刺激。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新興的軍功貴族,發家的時間太短,大部分人的身家並不那麼富裕。

除了貴族集團之外,還一個握有鉅額財富的就是大資本家。這些人的腰包更難掏,一個個都鬼精鬼精的,就等著危機過後抄底。

除非動刀子硬上,要不然這些想要利益最大化的傢伙,根本就不會乖乖掏錢。

沒有什麼好指責的,趨於利弊是人性的本質。真正大公無私的,那是聖人。

誰也不比誰高尚,易位而處大多數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包括弗朗茨也不例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自然也不會奢求別人能夠做到。

“資金怎麼解決?”

具體救市方案,弗朗茨不關心。能夠被各國政府所接受的方案,一定權衡了各方利益最後博弈的結果。至於是不是最優方案,那就只能去問上帝了。

相比之下,資金缺口才是問題關鍵。神羅的家底兒,弗朗茨再清楚不過了,能夠解決一半的資金,都是大家配合的結果。

剩下的缺口,就只能從歐洲各國的金融市場上想辦法。如果在一年前確實不難,很遺憾現在是經濟危機時期,恰好是市場上最缺錢的時候。

以弗朗茨自己為例,在不計算土地資源等不動產的情況下,巔峰時期身家高達一百四十六億,妥妥的富可敵國。經濟危機爆發後,直接縮水了百分之五十四。

沒有辦法,股市就是這麼神奇的地方。連這都是有內幕訊息,提前撤退的結果,慢一點的話可以參考科技概念股大盤。

反正都是眼淚,弗朗茨一手搗鼓起來的泡沫,苦果自然也只能由自己來……不對是韭菜來咽。

這是科技進步的代價,若不是有一堆上市企業不斷融資燒錢,神羅的科技也不可能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衝到最前面。

平均下來,最近三十年神羅帝國每年投入科技研發的資金高達八千萬神盾;如果把時間拉近到最近五年,這個數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二點一億神盾。

除了從資本市場融資,由所有投資者共同承擔,沒有任何機構和個人能夠支撐的起這筆開銷。

投入和回報是成正比的,二十多億資金砸了下去,飛機、坦克、戰列艦都出來了,民用設施更是多不勝數,人類也提前進入了電力、內燃機時代。

悲劇的是和眾多股民一樣,弗朗茨變窮了。手中的上千家科技公司,能夠賺錢的不到五十家,除了已經進入破產重組的那兩百多家外,剩下的都在繼續燒錢模式。

儘管壓縮了企業運營成本,放緩了燒錢進度,但是匯總起來,每月仍然有高達上千萬神盾的虧損。

市場環境好的時候,有的是資本願意陪著燒錢,現在市場形勢惡化了,原本由大家一起養著的“割韭菜”公司,就只能弗朗茨自己先兜著了。

不死撐不行,要是公司倒閉了,未來再想要重新樹立招牌就難了。畢竟,故事講得再好聽,那也是一個曾經失敗的專案,投資者們掏錢肯定不會那麼爽快。

堅持下去就不一樣了,只要撐過了這一波,後面有的是資本進場。要是中間技術突破了,那更是血賺。

有這麼多拖油瓶在,縱使兜裡還有錢,弗朗茨也必須要先留著。畢竟,自己手中的這些都是優質專案,雖然可能超前了一些,那也是世界的未來。

弗朗茨的日子都不好過,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凡是做實體經濟、想要幹出一番事業的,現在有一個算一個,都在儲糧過冬,誰也不敢擅自動用手中寶貴的資金。

真正有大筆閒置資金的,還是玩兒金融的。有時候弗朗茨甚至想釜底抽薪,直接將銀行收歸國有,把這些傢伙咔嚓掉算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神羅的金融資本力量趕上不列顛,那麼弗朗茨可能會真的忍不住掀翻桌子。

問題是神羅的金融資本實力本來就有限,又跳了弗朗茨挖的科技坑,股災爆發的時候都被埋得差不多了。

當然,這樣的好事也就這一波。吃一塹,長一智。等下一波行情開始,估摸著玩科技的主力就要換成散戶了,畢竟這個成功率實在是太感人。

所有人都沒錢,那麼錢去了哪裡?

答案很簡單:被戰爭燒掉了。戰爭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破壞了經濟的正常迴圈,為了遏制通貨膨脹、穩定幣值,維也納政府不得不減少神盾投放量。

戰後的市場繁榮,靠得更多是虛擬的信用支撐起來的,而不是真實流通的貨幣。

這也是弗朗茨要爭奪貨幣霸權的主要原因,只有讓神盾成為了國際結算貨幣,才能夠避免一場戰爭打空家底的尷尬。

卡爾首相:“陛下,眼下的金融市場不適合融資。想要解決資金困境,唯一的辦法只有抬高槓杆,增發貨幣。

我們的儲備金相對充裕,一直以來神盾的槓桿比例都偏低。財政部計算過,只要將神盾發行槓桿比例提高到英鎊水平,就能夠增發八點三億貨幣。

如果有歐洲各國聯合背書,就算是一次性增發十二億,市場也能夠容納。”

作為後起之秀,神盾想要擊敗英鎊成為國際貨幣,自然要有自身的優勢。

歐陸戰爭結束前,神羅都沒有統一,距離世界霸主更是十萬八千里,國際地位遠遠趕不上不列顛,神盾只能靠“低槓桿比例”、“穩定性”獲得市場的認可。

正好神羅又是世界黃金第一生產大國,產量比後面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加起來都多,為政府的貨幣發行提供了充足的保證金。

知道歸知道,弗朗茨被政府的解決方案驚呆了。缺錢就“印票子”,看似沒有毛病,實際上的問題就大得去了。

現在可能19世紀,畫風突然變到了21世紀,怎麼看都覺得不正常。不過就眼下而言,貌似“印票子”還真是解決危機的好辦法。

加印鈔票,通航膨脹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是有歐洲各國一起背書就不一樣了,這相當於整個歐洲一起幫忙消化通脹。

一次性多印十二億,歐洲世界人均攤銷下來,也就不到一個月的工資。這點兒錢流通到市場上,即便是發生了通脹也不會太大。

只要維也納政府的黃金儲備充足,咬死神盾兌換比例不動搖,內部的通脹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消化掉。

最關鍵的是,在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還推動了神盾成為世界貨幣的步伐。一旦危機過去,市場對神盾的信心,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弗朗茨是越想越覺得可行,有一句話說得好:“只要印錢的速度足夠快,債務就追不上我”。

猶豫了一會兒功夫後,弗朗茨問道:“怎麼讓各國承認?如果他們提出同樣的要求怎麼辦?”

不是弗朗茨多心,神羅能夠靠印票子解決資金問題,歐洲各國同樣也可以加印票子,緩解財政危機。

各國政府也不是傻子,維也納政府能夠要求他們替神盾的幣值背書,那麼各國政府也會反過來也要求維也納政府替他們的貨幣背書。

大家一起“印、印、印”,那個場面弗朗茨簡直不敢想象。真要是潘多拉魔盒被開啟,金本位就準備歇菜吧,黃金生產是趕不上大家印鈔票速度的。

或許法國人最希望這一幕發生,只有大家印印印,他們的債務才有希望還清。最好是就想之前的法蘭西一樣,人均億萬富翁,那麼分分鐘就能夠還清賠款。

卡爾首相胸有成竹的回答道:“我們可以用無息貸款加物資援助,換取各國政府的承認。

現在他們沒得選擇,加印貨幣雖然簡單,但那也不是誰都有資格乾的。歐陸各國都有各自的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增發貨幣。

已經破產的十國就不用說了,加印貨幣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黑山、亞美尼亞印鈔能力都沒有,貨幣都是委託我們的印刷廠代為印刷。

荷蘭、北歐聯邦、西班牙三國經濟體量有限,加印貨幣馬上就會引發急劇通脹;俄羅斯帝國經濟體量是夠了,但是就沙皇政府的信譽,一旦加印貨幣盧布就是法郎第二。

各國的抗風險能力及其有限,不光國內承受不了,國際上更不會承認。加印貨幣必然會引發擠兌風潮,除非他們能夠放棄金本位,要不然根本就撐不過去。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想要解決資金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外舉債。現在能夠替他們解決資金問題的,只有我們和英國人。

如果有人這個時候背叛了歐洲大陸,倒向了英國人,我們的刀也不是吃素的,正好殺雞儆猴。”

果然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原時空一戰後各國放棄金本位,和現在的局面何其相似。

“放棄金本位”,現在看起來不可能,可一旦被逼急了,不想放棄也不行。

見一葉而知秋,如果沒有神羅這個備選方案,估計這次經濟危機的最終結果,就是以各國被逼放棄金本位終結。

確切的說,已經有國家放棄直接金本位了。歷史驚人的相似,這個帶頭大哥就是法蘭西。

法國政府是沒得選擇,歐陸戰爭結束後,國內的黃金被洗劫一空。發行貨幣的儲備黃金都沒有了,又如何實行金本位?

國際貸款借出去都是紙幣,可沒有借出黃金的。儘管法國政府已經盡力翻箱倒櫃,還是沒有籌集到足夠的儲備金。

最後被逼急了的卡洛斯國王把心一橫,直接借了一筆神盾充當儲備金,開啟了間接金本位體制。

間接金本位也可以勉強算金本位,總比直接上信用本位的好。真要是玩兒信用貨幣,估計法國民眾還是要繼續走人人“億萬富翁”的老路。

很多事情,只要有人帶頭就好辦了,貨幣本位制度也一樣。法蘭西只是開始,緊接著作為新獨立國家的幾個義大利邦國,也走上“間接金本位”的道路。

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比利時還是延續了黃金本位制度。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比利時在歐陸戰爭中損失慘重,可是比利時軍隊的拼死抵抗,還是為政府撤離爭取了時間,搶出來的黃金儲備被利奧波德二世帶到了神羅。

作為有道德、有修養的君主,弗朗茨自然幹不出趁火打劫的事情,擁有足夠儲備金的比利時,自然要繼續實施更加自主的金本位制度了。

雖然遺憾,弗朗茨並不後悔。神盾取代黃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步子邁得太大是會扯到蛋蛋的。

至少也得先過度一下,給大家一個接受的時間。比如說:先實現“黃金——神盾”並列本位制度。

要做到這一點不難,只要神羅減少黃金出口,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國早晚會因為黃金儲備不足而頭疼,到時候推廣並列本位制度,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等時間長了,大家習慣了神盾做本位金,才是神盾取代黃金,奠定貨幣霸權的時候。

計劃歸計劃,沒有完成前,誰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類似的方案,或者說備選方案還有很多,這只是看起來相對容易的一套。

不得不承認歐陸戰爭的結束,給維也納政府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往日裡遇到這種事情,卡爾首相最多也就事後給穿小鞋。

現在明顯不一樣了,先是把歐陸叛徒的大帽子扣了上去,緊接著就要殺雞儆猴,妥妥的霸主作風。

事實上,這才是19世紀的正常操作。盟約都締結了,這個時候向英國人靠攏那就是背叛,叛徒必須死沒得商量。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革命軍委員會

遊厲江湖的小生

穿越大秦:我靠手機逆轉國運

三個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