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叔的認知裡面,越大的城市越是不好混。

小小的縣城,就在自己家門口,進城開個門市做點生意,都這麼難。

這要去了大城市,那還不得比登天還難啊!

二叔十分不理解小姑的決定。

“你小姑在縣城幹得好好的,廠子效益那麼好,你小姑父有那麼好的工作。

日子過得夠好了,為什麼要跑到那麼遠去開廠子呢?

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大城市不是那麼好闖的。

大倉你就沒勸勸你小姑?”

大倉笑道:“讓小姑把廠子開到滬海,就是我的主意。”

“你怎麼能給你小姑出這樣的主意呢!”二叔不高興地說:

“你小姑的廠子能幹到那種程度咱們已經很滿意了。

去大城市開廠子未必就比在縣城好。

你小姑父在電力局上班,你小姑一下子跑到南方,一家人就分開了。

還有你爺爺奶奶,咱們一大家子人,都在老家,單單讓你小姑一個人上南方。

你爺爺奶奶也會想她。

再說,孩子呢,孩子是在縣城上學,還是帶著去南方?

方方面面的困難太多了。

反正,我不同意。

你爺爺奶奶也不會同意。

我覺著你小姑父肯定更不同意,對不對?”

“對。”大倉老老實實地回答,“一開始的時候小姑父確實不同意,但是現在同意了。

再說這又不是走了不回來。

就是去創業,只要站住腳了,小姑父也可以調到滬海去上班嘛。

那樣一家人不還是在一起。

你當初把家裡老婆孩子一扔,只帶著建剛來縣城,跟小姑不也是一樣。

現在讓俺二嬸她們都進城,時間長了在城裡買房子,這不就變成城裡人了。

小姑站住腳,小姑父的工作調過去,這不就變成滬海人了!”

二叔不說話了。

雖然大倉說的有道理,但他內心還是一萬個不同意,就是感覺困難太多。

最重要的,是替妹妹擔心。

不管是做父母的,還是做哥哥的,其實真的不在乎兒女或者妹妹能幹出多大事業。

長輩要的只是平平安安,安安穩穩。

身心俱安,是長輩最想要的。

二叔記得自己小時候,老是聽爺爺說一句古話:“有父母在不可遠遊。”

就是教育後代子孫,孝順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

別整天出去胡竄竄,讓父母擔心。

其實這句話的完整版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就是說實在需要出遠門了,必須要告訴父母自己去了哪裡,以及大約的歸期。

之所以孔子要說這樣的話,其實還是反映了廣大為人父母者的心聲。

額,當二哥的也有這樣的心聲。

他以自己來到縣城這些年的血淚被欺史,向小妹現身說法,展示出外求財的種種不易。

希望小妹能夠知難而退,老老實實在縣城開著效益不錯的廠子,過小富即安的生活算了。

對於二哥的意見,小妹表示理解,也感到很溫暖。

但是,有意見你也只能保留了。

為了衝出去,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廠子,小妹已經準備了好幾年。

如果不是大侄子讓她厚積薄發,梁秀香的廠子至少開到省城去了。

同時讓大倉忽悠著去滬海的,還有富貴。

梁家河建築隊之所以能夠在縣城紮下根,越幹越大,建築隊裡面這個三號人物田富貴功不可沒。

田富貴天生就是幹建築的料。

或者反過來說,上天創造了田富貴就是讓他來世間幹建築的。

他文化不高,但是對於建築方面的技術,幾乎就是天才。

從一開始的搬磚、和泥,然後砌磚,後來管施工。

任何工程到了他手裡,那就是成了放心工程。

偏偏他那個在當年建築隊第一漂亮,卻並不妨礙虎背熊腰比較野蠻的老婆,孟凡花,也是個建築天才。

孩子摘了奶,孟凡花把孩子扔給公婆,就立即歸隊。

畢竟建築工還是很來錢的。

本來她就是建築天才,加上男人是個天才中的天才,耳濡目染,她更是天才了。

於是幾乎成了建築隊上的第四把手。

前四名讓他們兩口子包攬了兩個名額。

隊長和會計感覺到了危機。

他們感覺總有一天,梁家河建築隊要讓這兩口子給奪權了。

想要把兩口子的權力削減一些吧,建築上的活兒現在離開他們兩口子根本玩不轉。

最關鍵的是,現在建築隊上所有的技術骨幹,都對富貴兩口子唯命是從。

隊長和會計漸漸給晾起來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隊長就是個老瓦工出身,自從富貴能挑起大梁,老瓦工樂得清閒享福。

會計呢,根本就不懂建築。

當年只不過因為他是肥田村長的親支近派,於是派到建築隊當會計,算是個輕鬆活兒。

也就是說這些年來,隊長和會計就像遠離戰場的朝堂。

而富貴和隊裡的技術骨幹們就是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

大家肯定只聽富貴兩口子的。

等到隊長和會計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富貴兩口子已經功高蓋主,大權獨攬了。

隊長和會計當然不甘心一二把手被架空。

狠了狠心削減了富貴兩口子的權力,扶植建築隊裡另外兩個技術骨幹。

他倆就是想來個溫水煮青蛙,想一點一點削減富貴兩口子的權力,然後慢慢把大權拿回來。

但是隊長離開建築的技術中心太久,會計一直不懂,他們一下子插手工地的事務太多,這就跟富貴出現了衝突。

隊長和會計跟富貴兩口子的矛盾開始升級。

經過一次有一次的矛盾衝突之後。

富貴兩口子終於做出一個最終決定,離開村裡的建築隊,自己出去支攤子單幹。

兩口子一走,帶走了隊裡絕大部分的技術骨幹。

梁家河建築隊一下子元氣大傷,稍微大一點的工程都接不了。

富貴兩口子還算仁義,出來單幹也不在縣城幹了,而是去了市裡。

沒幾年,富貴的建築隊就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

他的建築公司在市裡幹得也是風生水起。

現在大倉要幫助小姑去滬海建廠,他希望富貴把隊伍拉到滬海,在滬海大幹一場。

第一個活兒當然是給小姑建廠。

並且告訴富貴,不用等這個廠幹完,下一個工程肯定就已經排上了。

因為現在已經是90年,4月18日,國家正式宣佈開發開放海東,在海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

只要你的建築公司承攬的工程質量有保證,口碑有保證,那麼你就會有一個接一個幹不完的大工程。

其實大倉有些話現在還不便說。

那就是富貴在滬海發展好了,下一步等房改以後,他就可以開始自己拿地,開發樓盤了。

一開始的時候,富貴兩口子對於大倉讓他們去滬海發展的建議,有些猶豫。

因為他們的建築公司在市裡幹得挺好,這已經讓他們感到很滿足了。

還有就是去南方最大的城市發展,兩口子畢竟有些底氣不足。

大倉也不強求,只是讓他們兩口子跟著去滬海參觀參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心之所願,夢之彼端

許夢生

倒追:開局校花送雪糕?

莐世羙

無妄之真

阿月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