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說的金富軾,是高麗王俁派遣出使到開城的使節。

且不提金富軾故地重遊,種種物是人非之感慨,只金富軾來的目標,梁山上下大概是有個猜度的。

大機率是請降。

原因也簡單,就是高麗如今的戰爭已經輸了,徹底沒得打了。

戰爭在很多時候被稱為欺詐的藝術,但是王燁這個人不行。

這個人不僅心眼實誠,不太會騙人,關鍵人也不太聰明。

所以王燁喜歡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結硬寨打呆仗。”

便是平日打仗的時候,也很少選擇出奇,而是選擇出正兵,一路平推的流派。

軍陣、甲冑、裝備、士氣,綜合而來的硬實力,這些大概便是踐行這一套梁山戰爭理念的基礎,也證明了不出奇也能致勝。

面對高麗也是,自從去年許貫忠把高麗殘餘逼進了大山之中,他們便只高麗半島東北角那一點平原了,自然是不能養活那麼多百姓的。

在沒有外界支援的情況下,只能說復國無望。

而且梁山天輝軍還在步步緊逼,眼瞅著滅國之禍就在眼前,金富軾來到梁山,那大機率是為了請降的了。

天輝軍的腳步沒有停。

修路,紮寨,一步步的在朝著高麗最後的據點侵蝕,那王燁自然不急。

走的不快,一路上不是遊山玩水,主要還是體察風俗民情。

王燁是從絕影島,也就是後世釜山位置登陸的,此處如今已經不復當初漁村模樣,畢竟後續如果連線日本,那此處便是相當合適的建城地方。

天然的大港口。

當然,釜山建設得等梁山騰出手了,如今大邱和大田還在收尾階段一時也不合適再開一個大工程。

畢竟開城位置不太好,如今計劃在楊州也就是後世首爾位置再開一個新地圖。

釜山開發需求沒那麼強烈,就可以讓尚州知州,也就是韓誡舅舅自已弄。

確實是不一樣了,自打王燁成為齊王,梅花韓氏跟王燁便恢復了場面上的來往。

雖然作為晚輩,王燁沒去主動拜訪有些失禮,不過考慮到王燁忙,韓家自然是體諒的。

然後王韓氏那裡就熱鬧了,同輩的,晚輩的,拜年的,拜訪的,絡繹不絕。

王燁在濟州島的時候,有時候還能遇到前來拜見的年輕女子,膚白貌美,嫋嫋娜娜,看著王燁還一臉羞答答的見禮。

當然,王燁如今已經成長了,少年人才想著所有的美女都是自已的,成年的話~

只選自已喜歡的。

梅花韓式最早過來的韓浩和韓誡,自然的就更不一樣了。

他二人如今在梁山也算是位高權重,朝廷那邊也說的過去,不需要再隱姓埋名,過去的親朋好友也可以正常往來,那自然的個人狀態就不一樣。

如果說以前是投資,現在大概就算是收成了,畢竟在大宋朝廷想做一個知州,可是也不算容易,尤其梅花韓氏這種,朝廷淨給你聽著很厲害,卻沒什麼權力的官職。

在昌原留了兩天,跟舅舅聯絡一下感情,也認識一下表兄弟,雖然不親近,但是面子上這都是自家實在親戚,禮數上總是不一樣的。

“看的過去,就用,看不上眼,也不用勉強。”韓誡道。

“舅舅說笑了,咱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自家親戚,也都是飽學之士,如何就看不上了?舅舅可知以前,認識字的在山寨都是人才~”

“那是以前,如今已經不一樣了。你韓浩舅舅之所以掄才大典沒有錄取韓家人,自然有種種考量。只不過最重要的便是,韓家已經沒有優秀的拔尖人才了,學問高的未必便適合做事。”韓誡搖搖頭,“尤其在梁山,你練兵弄的有《指揮使操作手冊》,當官的也有類似文書,所以基層官吏只要識字,便差不多了。”

“而真正德才兼備又能擺弄庶務的,那還真就沒有多少了,這些年梁山發展那麼快,有出挑合適的,早填進來了。”

王燁點頭,臉上帶著笑。

所以說梅花韓氏在梁山的勢便是這般,梁山有資歷的官吏,出自梅花韓氏的很多。

而只要這些人自已不出原則問題,那隻憑藉資歷,那他們在梁山官吏體系中,便已經是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而且梁山還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是那種需要等前面的人退下來才有機會,像日本,這般大的地方打下來,只知縣便需要多少?

這些知縣哪裡來?

梁山治下高麗半島現有官吏中便需要出一大部分,這些在半島做了兩三年的年輕官吏,只要表現優秀的,那自然到日本做官是要提拔任用的。

梁山需要這些人的支援才能發展,他們需要梁山提供的平臺,這便是共贏。

這些事情聊到這裡就差不多了,如今雖然是齊王,但既然是來拜訪舅舅~

“金富軾在開城鬧出的動靜不小,你韓浩舅舅來信跟我說過,既然今天你來,便跟你聊聊這個,關於高麗殘餘,你打算如何處理?”

“犁庭掃穴,滅國。”王燁道。

韓誡點點頭,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麼做自然是對的。

“金富軾大概是真要降了。高麗百姓原本該有二百八十萬人,如今咱們梁山治下便有一百三十餘萬,如今高麗殘餘不到五十萬人,還窩在那麼大點地方,便是隻圍著他們也活不下來的。”韓誡道。

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情,人口才是根本,高麗已經沒有能翻盤的可能了,梁山治下如今的高麗百姓很安穩。

近百萬人口的直接和間接死亡,讓高麗百姓畏懼;

而梁山上下更高明的利益分配,讓高麗百姓服從。

時間過的越久,梁山在高麗的統治便越牢固。

同樣的,地盤越小,資源越缺乏,就越容易爆發各種矛盾。

在家庭,大概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在國家,那就是越窮困潦倒的時候,治安越差,階級矛盾越明顯。

不是誰都有本事,帶領國家一貧如洗的情況下,還能逆風翻盤的。

“高麗亡國已成定局,只是不知道他們會開出什麼條件。”王燁道,問的是問題,卻不是問句,誰知道人家怎麼想的?

“不管什麼條件,與其糾結,不如送他們到東京?”韓誡道。

王燁一愣,繼而沉默。

半晌,王燁道,“我會好好考慮的。”

··· ···

韓誡是第一個勸王燁,讓金富軾去東京的,但不是最後一個。

一路行來,王燁諮詢了很多人的意見。

這也是王燁選擇從釜山登陸的原因,一是看看如今高麗半島的情況,然後便是跟各處知州做個簡單會面了。

先說半島情況,只能說戰爭造成的影響恢復的很快,安定、繁榮、生機勃勃,這便是王燁的最直觀的感受。

所以有些時候,只要看,就能有收穫。

對王燁來說,需要很深入的研究家庭收入、官吏清明程度、百姓收成等等細節嗎?

騎馬過去不能看到炊煙?

路過的百姓不能看到面色?

田畝之中不能看到莊稼長勢?

而所謂的管理,最重要自然就是管人,那便要跟各處知州有個溝通,只公文往來能成?

人情世故是那樣的?

既然是聊,那金富軾就是一個話題,自然的王燁也想問問,到底要不要送他到東京?

人是不是送東京,實際上自然不是給他一份盤纏的問題,而是高麗殘餘投降的物件是誰的問題。

到底是該自已受降,還是把這滅國的功勞,或者說面子上的功勞給趙官家的問題。

結果讓王燁有些複雜,許是官員群體的天然追求穩定,他們更傾向於把金富軾送到東京。

王燁也能理解,他們滿意於現在的生活,滿意現在作為齊王帳下的知州,同時在大宋也被認可的這種狀態,壯志得酬,而無後顧之憂。

王燁在接受齊王身份的種種便利的時候,自然也要承受這種後果。

王燁也能接受。

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王燁又不是非得做皇帝,既然當初的目標是讓百姓的日子過好,那就圍繞這麼一個目標行動,一以貫之。

所以皇帝是誰重要嗎?

趙宋官家都是什麼貨色,王燁很清楚,跟自已有什麼關係?

如今梁山治下,四百七十萬百姓,十萬正規軍,稍微動員一下,便是二十萬大軍也是有的。

要糧食有,要錢財有,那還怕什麼?

既然條件不允許,那就只做齊王就是了,只要不是現在稱帝,王燁基本上可以百無禁忌,過得相當舒心。

所以王燁回到開城之後,王燁對金富軾說的便是,“你去東京吧~”

看,就咱這覺悟,多好的忠臣。

還知道自已避嫌的~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嫡女錯撩,病嬌太子寵妻入骨

追星尋月

偏執大佬的清冷美人颯爆了

繁星am

貞觀敗家子

錢富貴er

饑荒時代,我有系統腰纏萬貫

何可人J

大佬們的團寵

Xing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