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後,分別之日就要來臨。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將舉家搬遷回到成都。

在這之前,卓家已然替他們二人安置好了一切,卓王孫先是在成都最好的地段購置了一座宅子,又添了眾多僮僕給他們,還在卓文君臨走之際揹著司馬相如交付給她好幾家商鋪的地契。而卓武則是趁著卓文君不注意悄咪咪地將自已小金庫中的一部分銀票塞到卓文君的嫁妝皮箱當中。

一輛馬車在道路上行駛著,車輪轆轆地滾動著,發出清脆的聲響。

這輛馬車的車廂是用厚實的木板製成的,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車廂的四周掛著厚厚的窗簾,窗簾隨著馬車的行駛而微微飄動著。

車廂內一角,擺放著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一壺熱茶、幾個茶杯和幾盤香氣逼人的糕點。司馬相如端坐在車廂內,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他看著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期待。他已經很久沒有回到這個地方了,此刻他的心情無比激動。

車窗外,道路兩旁的樹木飛快地向後退去,遠處的山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馬車行駛了一段路後,漸漸地離開了繁華的城郭,路途中經過了一片寧靜的鄉村。

這裡的空氣清新宜人,田野中一片片金燦燦的麥浪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馬車經過一座小橋,橋下的溪水清澈見底,溪水聲和著鳥鳴聲,構成了一首美妙的田園交響曲。

馬車繼續行駛著,最終停在了一座廢棄的宅院前。他們夫妻二人下了馬車,一齊走進院內,只見其家徒四壁,院內四周雜草叢生,荒無人煙,破落慘淡。

卓文君看見眼前場景,也難免被震驚。她注意著司馬相如的變化,好在他沒有什麼太大的感傷。

卓文君揚唇對司馬相如說道,“夫君,從今以後我們也有自已的家了。這裡是你和你家人美好的回憶,等我們回府後,便派人來這裡日日打掃著吧。以後你若念起家人來,這裡也算作是個回憶的寄託,不是麼?”

司馬相如聞言,心中好像有一塊原本空缺的遺憾在被一點點填滿。

愛似一場春雨,潤澤著世間萬物。春雨有形,灑滿大地讓萬物煥發生機。愛無形,悄然無聲滋養著愛人的心。

司馬相如主動地拉起卓文君的手,上了馬車,離開這裡去往他們的“家”。

啟程時馬車在土地上留下了一串長長的車轍印,彷彿在和過去告別,訴說著新的故事的開始。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無數個春夏秋冬已經悄然變換,世間萬物也在這更迭中發生著變化。

曾經的嫩葉已經長成了茂密的大樹,曾經的雛鳥已經長成了矯健的雄鷹。大地也在這變化中不斷地換裝,從嫩綠的春裝到濃綠的夏裝,從金黃的秋裝到雪白的冬裝。每一個季節都有著獨特的美麗,每一個季節都在為大自然的變幻增添著色彩。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地成長和變化。他們共同經歷了愛情的熱戀,生活的酸甜苦辣,收穫了成長和智慧。

時局在一年四季的更迭中悄然變化,有些人的夢想也在這變化中不斷地實現和調整,他們的目標也在這變化中不斷地明確和改變。

後元三年正月甲子日,漢景帝劉啟患病,病勢越來越重,他自知不行了,於是病中為太子劉徹主持加冠典禮。

不久,病死於長安未央宮,享年48歲。葬於陽陵,諡號“孝景皇帝”。太子劉徹即皇帝位,是為漢武帝。

年輕的漢武帝喜歡文學,他身旁常有一批文學家陪他吟詩作賦。一次,劉啟讀了一篇《子虛賦》,拍案叫絕,愛不釋手,連聲嘆道:如此好辭賦,真是難得。只可惜不能見所作之人一面,讓他為朕多作幾篇!武帝的侍從忙對武帝說:此篇乃司馬相如所作,正是本朝文人,並與小人同鄉。劉啟喜出望外,忙下令召司馬相如入宮。

武帝劉啟派人來召,司馬相如立即辭別妻子卓文君,入宮面聖。司馬相如內心竊喜 ,得武帝如此賞識,恨不能剖肝瀝膽為君王效力。此次為了報效武帝知遇之恩,決心要超過《子虛賦》,所以更加用心,創作出鴻篇鉅製《上林賦》獻給武帝。

漢武帝本就喜歡詩詞歌賦,看完《上林賦》後更是龍顏大悅、讚不絕口。於是更加倚重司馬相如,將他封為郎官。

之後中郎將唐蒙奉漢武帝詔命開通西南夷,蜀地百姓看到兵士橫行都以為要打仗了。十分恐慌,四散而逃。漢武帝得知就派出身蜀地的司馬相如前去安撫,司馬相如不僅成功安撫了蜀地百姓,還說服了西夷稱臣,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在這之後司馬相如因為受賄被漢武帝罷黜了一年,又因為想念他的才氣官復原職。

……

剛剛官復原職的司馬相如受武帝邀約參加秋菊宴。他在席間遇到了一位茂陵女子,那少女身段玲瓏,嬌豔明媚,彎彎的柳眉下雙目似一泓清水,紅唇嬌豔欲滴,鼻樑一側的小痣平添了幾分韻味。

那少女是唐家千金唐婉如,她此刻正與一旁的姐妹們閒談,巧笑倩兮。

司馬相如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他素來聽聞茂陵唐家之女唐婉如才情出眾,姿容絕世,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他心中一動,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那唐婉如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微微頷首,臉上紅暈更添幾分嬌豔。

武帝見司馬相如與唐婉如似有默契,便打趣道:“相如,你與唐小姐這般投緣,何不共飲一杯?”司馬相如回過神來,忙起身向武帝行禮,又轉向唐婉如,微微一笑,舉杯示意。唐婉如亦起身回禮,兩人對飲,氣氛頓時融洽起來。

席間,武帝又詢問司馬相如官復原職後的打算。司馬相如沉思片刻,回答道:“臣蒙陛下厚愛,得以官復原職,自當盡心竭力,輔佐陛下治理天下。臣願繼續致力於文學辭賦,以筆墨歌頌盛世,為陛下揚名立萬。”武帝聞言大喜,對司馬相如的才華與忠誠大加讚賞。

此時,唐婉如也開口了,她輕啟朱唇,聲音婉轉如黃鸝:“司馬大人,婉如聽聞您的辭賦名揚四海,不知可否有幸請您為婉如寫一篇辭賦,以紀念今日之會?”司馬相如聞言,心中一動,他素來喜歡以文字記錄生活點滴,此刻唐婉如的請求正合他意。

於是,司馬相如便應允了唐婉如的請求,席間眾人皆期待著他能即興創作一篇佳作。司馬相如沉思片刻,提筆蘸墨,揮毫而就。那辭賦情感真摯,文字優美,將今日秋菊宴的盛況與唐婉如的嬌美描繪得淋漓盡致。眾人讀後無不拍案叫絕,唐婉如更是喜不自勝,對司馬相如的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

自此以後,司馬相如與唐婉如便成了知音好友,兩人時常聚在一起品茗論詩,共同欣賞文學之美。

直到有一天,在那風光明媚的日子裡,司馬相如與唐婉如的友誼,原本如同山澗的清泉,純淨而深沉。他們共同賞過春花秋月,共飲過清酒淡茶,彼此的心靈在歲月的長河中悄然靠近。然而,隨著時光的流轉,那份友情在不經意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司馬相如,才華橫溢,風度翩翩,他的眼中總有一種獨特的光芒,讓人難以移開視線。而唐婉如,則是唐家的千金,容貌秀麗,氣質高貴,她的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大家閨秀的風範。兩人的相處中,原本的朋友情誼逐漸升溫,最終化為了纏綿的情愫。

然而,愛情總是伴隨著甜蜜與苦澀。司馬相如深知自已已有一位結髮妻子卓文君,而唐婉如也清楚自已的身份和地位。她雖然對司馬相如心生愛意,但身為唐家千金,她絕不可能成為別人的妾室。這份矛盾與掙扎,讓兩人的心情都變得沉重起來。

司馬相如在得知唐婉如的想法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既不想辜負卓文君多年的陪伴與付出,又不想錯過與唐婉如的深情厚意。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掙扎,他最終決定寄回一封信給卓文君。

他在信中隱晦的表達了對卓文君的歉意與感激,同時也坦誠地表達了自已與唐婉如之間的情感。他知道,這封信一旦送出,將會給卓文君帶來無盡的傷痛,但他也明白,這是自已必須做出的選擇。

而唐婉如在得知司馬相如的決定後,心中既有歡喜也有憂慮。她歡喜的是自已終於得到了心愛之人的回應,憂慮的是這份愛情是否能夠經受住世俗的考驗。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們需要共同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

就這樣,一段原本純真的友誼在愛情的衝擊下發生了改變。司馬相如、唐婉如和卓文君三人之間的糾葛與情感糾葛,如同一幅複雜而美麗的畫卷,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展開。

……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卓文君在司馬相如赴京之後,孤獨地在成都管理著卓王孫留給她的商鋪。她每日都在期盼著司馬相如從京城寄來的家書,思念像一團火撩燒心臟,流下的眼淚將人的面板燙了個疤。

夜深人靜,卓文君總是望著窗邊的一輪明月。她在想她看向天空中高懸的明月,司馬相如也在看的時候,明月或許就會將她的思念不遠萬里傳達到對方身邊。

然而,這樣的期盼已經持續了許久,卻始終沒有收到過任何音訊。

某一日,卓文君從繁忙的商鋪歸來,疲憊的身體讓她在回府的路上不慎摔倒。那枚司馬相如贈予她的玉佩,也隨著她的跌倒而摔落在地,碎成了數片。她急忙撿起那些碎片,心疼不已,匆匆返回屋內,試圖將它們拼湊復原。

就在此時,一位僕役急匆匆地闖入屋內,手中高舉著一封書信,對著她道。

“夫人,夫人!老爺傳信回來了。”

那僕役邊說邊將書信遞給卓文君。

那是司馬相如的家書。卓文君原本滿懷期待的心情瞬間被點燃,然而,當她拆開信封,閱讀信中的內容時,她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信上的內容讓她震驚、無助,甚至無法相信自已的眼睛。

信上只有寥寥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看後一瞬間便明白了司馬相如心中已經移情別戀沒有了她,這封信的意思就是無億,就是“無意”於卓文君了,這變相而言就是一封給她的休書。

就在她心神恍惚之際,她的手指不小心被玉佩的碎片割破,鮮血瞬間湧出。她低頭一看,那割破的傷口處,竟然是她與司馬相如婚內時親手繡給司馬相如的平安符的位置。那一刻,她彷彿感受到了命運的嘲弄和冷酷,心中的痛苦無法言喻。

卓文君獨自坐在屋內,淚水無聲地滑落。她看著手中的玉佩碎片和染血的平安符,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絕望。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她的生活。她對司馬相如的愛就像扎進手指裡的木刺,按下去疼的鑽心,拔出來是更為纏綿的痛苦。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號外!科研大佬她只想擺爛

木柯枝

凹凸,情深以往

無名夜臨沐風

穿越古代後我逆天改命

羽墨不失眠

徵梔如此

一祁日和

從血族開始的異界生活

Herobrinen

在櫻花樹下告白

果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