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我預判了你的預判

張無忌尚未說話,一旁的張定邊卻說道:“聖女多慮了,自古行軍作戰,不是以兵馬多少而分優劣的。

而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

甚至是天氣和士氣都是決定性的要素。

儘管蒙元軍比我們要多。

但兵貴精不貴多。

而我們有陛下親自督陣,我軍士氣大振。

對方不過是群兵無戰心的潰兵。

若我軍攻打,如驅虎狼入羊群罷了.”

趙敏此時上前說道:“話雖如此,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我們探子的回報,我父王這一次算是把家底都拿出來了。

之前追隨我父王最為精銳的‘驍果營’也在其中,儘管玄冥二老在內的王府高手,當年死在了霍伽姐姐的手中。

不過除此之外,汝陽王府尚有其他高手。

這些人都是以一當十的高手.”

張無忌看著趙敏擔憂的樣子,他笑道:“敏敏你好像忘了一件事,這一次我們不過是個誘餌罷了,只是來這裡吸引王爺注意力的。

這次的作戰目標是奪回中原。

算算時間的話,劉大帥和劉軍師的大軍已經快要抵達南陽了。

而關中方面想必沒有什麼問題。

只要我們在這裡拖住王爺的主力,那麼他的大軍定然會全線動搖。

不然的話,他很快就會被劉大帥的軍隊合圍.”

趙敏看著張無忌說道:“我不過是讓大家不要掉以輕心罷了。

但如果我們在這裡擊潰元軍主力的話,那麼劉福通和李思齊那邊的壓力也會減小不少。

大元雖然已經日薄西山,但仍有雄兵百萬。

我父王這次南征帶來了五六十萬。

剩餘的軍隊全都駐紮在中原之地。

西路軍和中路軍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可言.”

張定邊此時也說道:“皇貴妃娘娘所言不差,若是我們在這裡徹底擊潰蒙元主力的話,那麼不必合圍,也可三路並進。

況且我們的糧草和餉銀也不是很多,若是不能儘早拿下蘇州城,找到蘇娘娘口中的百萬兩白銀充做軍資的話,那麼有危險的或許是我們.”

張定邊望向了蘇夢清,他行了個禮後問道:“娘娘,微臣還是很有疑慮。

娘娘口中的百萬兩銀子是否真的存在?難道不會被張士誠挖走嗎?”

蘇夢清自信的說道:“張將軍放心吧。

這件事,我可以拿自己的腦袋擔保。

那張士誠就算是把蘇州城掘地三尺他也拿不到那筆錢.”

張無忌說道:“好了,我們暫且按照原計劃進行吧。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想和劉帥大軍會合,合圍王爺的軍隊。

畢竟翁婿一場,我也不想徹底撕破臉。

若是王爺識時務一些,與我合兵一處,未來大汗之位或許就可以落在他老人家身上。

只可惜我這岳父就是榆木腦袋,想不明白.”

這個時候趙敏揚起手,在張無忌的腦袋上狠狠地敲了一下,她說道:“你才是榆木腦袋!你全家都是榆木腦袋!哼!”

張無忌摸著自己的頭說道:“知道了,算朕失言還不行嗎,愛妃莫要生氣,莫要生氣.”

張定邊見到眼前的一幕,甚覺尷尬,隨後兩人便轉身離開了。

在岸上安營紮寨的汝陽王和張士誠也在營帳的哨樓上,望著江面上的大船。

汝陽王感嘆道:“好大的戰船啊。

若是我們大元還有這樣的戰船何愁跨不過長江天塹!”

張士誠附和道:“這些都是陳友諒之前留下的。

本來陳友諒信心滿滿想憑藉六十萬水陸兵馬橫掃江南,一統天下。

可惜到最後反給張無忌做了嫁衣.”

汝陽王看向了身邊的張士誠問道:“不知道周王殿下,對於明王的軍情還知道些什麼。

既然如今貴我兩軍已然聯合,而我主陛下也同意將淮南之地盡數封賞給周王殿下,甚至還特許周王殿下只稱臣不納貢,就藩淮揚。

那麼周王殿下也應該拿出一點和我們合作的誠意來才是.”

張士誠此時笑了笑說道:“王爺言重了。

王爺也是久歷中原之人,也聽說過中原有句古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唇亡齒寒’。

如今我張士誠已經被張無忌小兒逼的走投無路了,不然的話,也不會投效元廷帶上個‘漢奸’的惡名.”

“如今我已經成了天下人眼中的‘漢奸’‘元廷鷹犬’了,我已無回頭路。

又怎麼不會跟王爺傾力合作呢?”

“至於張無忌如今的軍力如何,本王之前已經全部告知王爺了,他麾下軍馬至少八十萬,而且還擁有陳友諒留下的一支完整的水師艦隊。

就是眼前江面上的那支。

不過看樣子,張無忌似是隻拿出了水軍來與我們一戰。

這倒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

汝陽王問道:“警惕什麼?”

張士誠回答道:“警惕這小子想要聲東擊西。

如今他親率大軍前來,如今就把戰船下在江面上,尚未與我們開戰。

似是故意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本王的領土皆在此處倒是不擔心什麼.”

“但王爺是否需要擔心一下中原方面,我怕這次這小子想用聲東擊西之策,自己在這裡拖住我們,然後派遣其他人率領步軍偷襲中原。

畢竟他手下可有一名通曉元兵作戰的劉福通在.”

汝陽王聞言冷笑一聲說道:“哼!周王殿下過慮了,別以為就這小子會用計策。

本王也已經布了一個口袋陣等著他。

本王早已派遣我兒在南陽關,等地駐紮以逸待勞。

若是荊州兵北上攻中原的話,那麼正好落入他佈下的伏擊圈當中.”

張士誠此時問道:“哦?那麼河南王可有這麼多的兵馬?張無忌只是率領水軍前來,他的步軍至少有六十萬,就算是分兵,劉福通至少也能分到二三十萬。

河南王真的能抵擋得住嗎?”

王保保因為平定孛羅帖木兒的叛亂有大功,因此皇太子表奏元順帝后,便敕封王保保為陝州行省左丞相,封郡王銜,封號“河南王”。

因此張士誠沒有稱呼王保保為世子,而是稱呼他為“河南王”。

汝陽王說道:“這個周王殿下不必擔心。

就張無忌這小兒還嫩了點。

別以為就他會玩聲東擊西之策。

實話告訴周王殿下吧,眼下本王麾下只有三十餘萬兵馬,剩下的二十餘萬本王早已令我兒部署在南陽一線隱匿了起來,其實我軍後方的大營都是空的,只不過本王每日都令人點起篝火,已做疑兵罷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刀經

懶癌是種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