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優勢在我!

眾位使者都回來後,張無忌召集眾人在御書房內,召開御前作戰會議。

參會的臣子有劉福通,楊逍,張定邊,趙普勝,韋一笑。

至於劉伯溫,眼下他的職銜還太低,還沒資格參加這麼高規格的御前作戰會議。

而陪同參加會議的還有趙敏,周芷若,蘇夢清。

眼下這裡沒有外人,她們三人倒是也不必遮面。

張無忌看著躍躍欲試的韋一笑隨後說道:“有什麼話韋蝠王先說吧.”

韋一笑站起身來說道:“張士誠那廝是真的要造反了。

他派出了大軍劫殺我們,幸好教主早有防備,要不然我們這一隊人恐怕要全軍覆沒了.”

蘇夢清說道:“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張無忌望向了周芷若問道:“芷若你那邊呢?”

周芷若回答道:“朱元璋倒是沒有跟我們翻臉,畢竟他的下屬當中有不少都是明教的舊部。

我在金陵的這段時間,他總是躲著我,然後讓馬王妃帶著幾個孩子來應付我。

不過我也注意到整個金陵城也已經開始嚴陣以待了。

而且昔日明教系的將領,比如常大哥等人都被調離了金陵,我也是因為他的調離,才離開金陵城的.”

趙敏問道:“調離?調離到哪裡去了?”

周芷若此時搖搖頭說道:“這個就不太清楚了。

常大哥對我還是很有戒備心的.”

張無忌說道:“調到哪裡都不重要。

況且常大哥調走了,也省的我們兄弟兵戎相見了。

這樣也好.”

張無忌抬眼看向了楊逍問道:“楊左使,其他兩路的使者如何?”

楊逍回答道:“陳友定是想坐山觀虎鬥。

他既想做蒙元的忠臣,又不想背棄之前和皇上定下的招安盟約。

因此他坦言坐觀成敗。

但是即使是我們兵敗,他也不與我們為敵就是了。

至於方國珍”

蘇夢清此時補充道:“這廝就是一株牆頭草,他一邊對蒙元那邊要官爵,要糧餉。

一面又來敷衍我們。

我麾下的密探已經探明瞭,他與蒙古人有聯絡,也收集齊了他勾結蒙古人的證據,之後我們只要將這些證據公之於眾,那麼就可以隨時剷除這個勢利小人.”

張無忌長出了一口氣,隨後說道:“還好,眼下的形勢雖然對我們有些不利,但一切都還在預料之中。

至少我們有由頭來征伐這些叛逆了.”

張無忌說道:“楊左使,你以中書省的名義起草一份討逆檄文,將張士誠打成反賊。

將他劫殺天朝使者的罪過一一寫明。

之後昭告天下,先讓張定邊失了天下民心.”

楊逍站起身來說道:“謹遵皇上吩咐.”

張無忌點點頭,隨後說道:“至於其他三路諸侯,他們既然沒有明確的反對我們,我們暫時也不必大動干戈。

至於朱元璋雖然勢強,但他之前一直依附於明教,他不敢明目張膽的造反。

我們不必太在意他。

我們的目光可以直接看向汝陽王在淮河一線擺下的‘龍門陣’了.”

趙敏此時搖搖頭說道:“這可不是龍門陣,而是‘天門陣’!”

“啊?天門陣?”張無忌滿臉疑惑看向了趙敏。

天門陣張無忌是聽說過的,只不過那是演義小說楊家將裡的陣法。

而楊家將更傾向於神怪故事,而非是武俠故事。

他沒想到這個時間線的師世界裡,竟然還有“天門陣”!

那他身邊可沒有穆桂英了。

趙敏此時看向了劉福通,劉福通站起身來說道:“回稟皇上,皇貴妃所言不差。

根據我們的探子來報,汝陽王在淮河沿岸與張士誠所部共同解下的陣法看樣子確實是昔日遼國統帥蕭氏兄弟所用的‘天門陣’。

此陣以伏羲六十四卦的方位沿河而布,可謂是易守難攻.”

聽到劉福通的解釋後,張無忌明白了。

這裡的天門陣並非是演義小說裡那麼玄乎,只不過是沿河下寨,一種攻守兼備的軍陣罷了。

不過張無忌也沒有害怕,他說道:“不管他擺的什麼陣法,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如今蒙古軍士氣低落,根據劉大人和呂大人所提供的情報,元廷府庫將近枯竭。

且有孛羅帖木兒舊部餘黨,汝陽王尚未全部收復。

這些人如芒在背,蒙古軍雖眾,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張無忌自信的說道:“這一次我們不算李將軍麾下的西線關中大軍,單憑現在我們麾下足有水陸軍共計八十萬人馬。

彼軍雖眾,但定不及我們,況且對方一無錢糧供給,士卒皆無戰心。

所以這一仗勢必‘優勢在我’!”

張無忌望向了一旁的趙敏問道:“那我們按照原計劃進行如何?”

趙敏思慮了一下,隨後看了看蘇夢清的反應。

蘇夢清點點頭後,趙敏說道:“好!就這麼辦!”

這個時候張定邊站起身來說道:“皇上,臣有異議.”

張無忌問道:“不知道愛卿還有何高見?”

張定邊走到了堂中,隨後跪下說道:“啟稟陛下,陛下乃是真龍天子,萬金之軀。

非不得已不可御駕親征。

西線由李侯爺與太尉大人統兵。

而中路軍又有郭大帥親自領兵掛帥,這些臣毫無異議。

只是這與元軍決戰的一路.臣願意毛遂自薦,替君父分憂.”

說罷張定邊便給張無忌扣頭。

楊逍聽完張定邊的話,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直呼這傢伙不要命了。

自願請戰倒是沒什麼,只不過領兵掛帥非是一件小事。

張定邊此舉頗有與皇帝爭奪軍權之嫌。

若是換成另外一個皇帝,多少會懷疑張定邊有反心。

但張定邊卻是沒有這個意思。

他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

他既然投靠了張無忌,自然也是忠心為主的。

他這一次主動請纓,便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椅子有些“扎屁股”罷了。

因為張無忌的朝廷,大部分是前宋的舊制度。

樞密使算是武將裡面最大的官銜了。

但張定邊雖然做到了最大,但他心裡卻是十分的不安。

無論是後來的李思齊,還是一直跟隨張無忌打天下的劉福通,這些人的職位都低於張定邊。

尤其是作為天下首義,義軍元老的劉福通,才是個樞密副使。

雖然在爵位上比張定邊要高。

但是在官銜和權力上卻是不如張定邊。

眼下眾人都被委以重任,同樣是陳漢降將,趙普勝有指揮水軍滅明夏的功勞。

就算是傅友德和丁普郎都有平南之功傍身,眼下就只有他尚未建立寸功,卻身居高位。

這讓他多少有些如芒在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漫漫欺天路

南疆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