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念萬萬沒想到,逛個貼吧還能逛出這樣的意外收穫來。

二氧化碳澱粉合成技術,這玩意兒雖然現在聽起來雞肋,但其實是潛力無窮的。

畢竟,走向星辰大海是仰望星空的文明的宿命,到那個時候,難道你還真要在寶貴的飛船空間裡專門設定一片種植區?

而人工合成澱粉,其本質就是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工業化轉化過程,打破了資源約束的瓶頸,極大提高了人類的“生存邊界”。

——

但當然,現在去妄談全面應用這項技術還為時過早。

雖然在這個年代,國內的電力資源總體來說是過剩的,不需要考慮用光伏電能來節約成本,但問題是,轉化酶貴啊。

在陳唸的印象裡,這玩意兒哪怕到了2020年都還是天價,一直到23年第一座工廠落成時才算是下降了一些。

造不起,根本造不起。

——

但將其作為高潛力專案提前佈局、提前儲備起來,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真是賺爆了!

僅僅個源點,居然能解析這種東西。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買彩票兩塊錢中了五百萬一樣……

——

不對,應該說是像跑去奢侈品店見世面,結果正好遇見人家處理尾貨殘次品,一下子就被自己用地板價拿下了……

陳念樂呵呵地在房間裡轉了兩圈,隨後把催化酶的化學式和合成方法輸入電腦,扭頭就打了陳果的電話。

他簡要地向陳果說明了自己的“發現”,後者目瞪口呆地聽完了全程,隨後難以置信地問道:

“所以說,你是在網上看了別人的發表的謬-——額,幻想,然後自己去試了試,就把這玩意兒搞出來了?”

“你確定它真的能把甲醇轉化成澱粉?這有點太不可思議了吧?”

“雖然成分相同,但……害,我在這說啥呢。”

“你把技術文件傳過來吧,我給你找人。”

陳果說到一半便突然頓住,事實上,他剛才的那番話完全是出於自己下意識的反應,但很快他便回過神來:

這不扯犢子嗎?

明知道對面這小子是有秘密的,上級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自己多什麼嘴?

人家給什麼收著就行了,刨根問底對誰都沒好處!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陳念居然還一本正經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陳教授,你也知道的,無論是材料學,還是生物化學,其實做實驗的過程都跟抽獎沒什麼兩樣,大多數時候,能抽出來想要的東西純粹就是靠運氣。”

“而我當然,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啦。”

“是是是,你的運氣一貫很好嘛。”

陳果連忙附和,心裡暗暗說了一句:

臭小子真能演。

兩人寒暄了幾句,陳果帶走了二氧化碳澱粉轉化酶的文件,打算交給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那邊進行實驗探索,而陳念則悠然自得地回到了自己書桌前,開始研究起數字陣列雷達科技樹的下一個節點來。

現在,擴散爐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那麼下一步就是單晶爐。

搞定了這兩樣,基本上數字陣列雷達所需要的T/R原件就能量產了。

至於進一步提升效能所需要的光刻機、刻蝕機?

嗯……如果有富餘的源點,也不是不可以搞一搞,但總體來說,價效比不高。

實際上,任何一種軍工電子產品,它所需要的半導體技術都不會是最尖端的那一批,甚至在老毛子那邊,有很多武器、包括蘇-27在內,用的還是60、70年代的電子裝置。

那時候的電子裝置都是些啥?

大型PCB、封裝的SMD晶片、卡塞格倫技術造的雷達、甚至還有大型分立式電晶體這種略顯賽博朋克的玩意兒。

可這麼落後的電子裝置,對其空軍的戰鬥力影響卻是有限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相對極端的例子,進入到相控陣時代之後,大家都開始對自己的雷達系統進行更新換代,但哪怕是最先進的雷達晶片,都會落後於民用晶片好幾代,直到20年以後,世界上大部分雷達都還停留在70到40nm的水平。

所以,單純為了數字陣列雷達去搞光刻機,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還不如趁著這個還不算敏感的時間點去多買點回來……

想到這裡,陳念輕輕搖了搖頭。

那就還是不要佈局太遠了,先把單晶爐的技術搞定。

至於剩下的,走一步看一步也沒關係。

於是,他取出了之前的會議上輸出的有關單晶爐裝置的技術難點清單,開始逐個用系統進行掃描。

這一次,技術難點清單相比起擴散爐要少得多,但所需要消耗的源點數量卻相差無幾。

主要的原因是,單晶爐的製造涉及到程序導向的彷真軟體,而彷真軟體初始化必須有大量資料支撐。

很顯然,系統幫他跳過了這個環節,並且把這個環節的成本計入了源點消耗中。

總體算下來,製造一臺先進水平的單晶爐,自己需要消耗的源點數量是。

看到這個數字,陳念不由得在心裡暗暗吐槽:

果然當初F-22那麼便宜都是新手福利,專案完成以後,系統的物價立馬就回歸到正常水平了……

不過,自己也沒辦法跟系統討價還價,只能想辦法去賺夠所需要的源點。

還差個源點。

陳念嘆了口氣,記下“”這個數字之後,又開始默默計算起自己賺夠這麼多源點所需要的時間。

看來矽材料課程的學習日程,還得再繼續往前趕一趕啊。

一方面可以多賺點源點,一方面也要儘量透過提升知識水平,跟系統好好地“殺一殺價”。

陳念默默撓了撓頭,隨後拿出早上記下的筆記,翻到“晶面指數”的頁面,開始複習鞏固早上學到的計算過程……

……

與此同時,陳果已經以極高的效率聯絡上了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負責人徐敏,並向他告知了有關二氧化碳製取澱粉催化酶被發現的訊息。

後者的反應同樣驚訝,要知道,他們所裡雖然有這個課題,但那都還是停留在假設和理論論證階段,至於工藝和流程,那都是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而現在,你居然跑過來跟我說你們已經把最關鍵的催化酶搞出來了?

這怎麼可能……

——

但是,從他剛剛收到的文件來看,這又確實不是沒有可能……

“陳教授,你能告訴我他是怎麼發現這種酶的嗎?”

徐敏一遍反覆閱讀文件推理,一遍謹慎地問道。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只能說,他運氣很好,恰好發現了這種酶。”

“至於怎麼做到的……這誰能說得清楚呢?其實哪怕是你們自己在實驗室裡的實驗,也不可能保證能穩定地製造出需要的材料,對吧?”

“都是運氣……咱們就把它當做運氣就行了,明白嗎?”

“明白了。”

徐敏點了點頭,隨後開口道:

“既然這樣,那我這邊來安排資源進行試製吧。”

“如果真的能把這東西製備出來,那我們可就要名留青史了……”

陳果贊同地點頭附和,但突然,他察覺到了一絲不妥:

“-——不對啊,我怎麼感覺最近名留青史這詞聽得那麼多呢?”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雛田,但有養成系統

普通的小書蟲

末世重生之喪屍是我小跟班

細雨嘩嘩

穿越洪荒成為欲之神魔

白杺丶誓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