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辜寬敏打完電話之後,美方的支援很快到位,而針對華夏的策略也進入高速進展期。

對手的支援很快到位,策略也進入高速進展期。

首先發動的,自然是經濟脫鉤行動,而這一點影響雖然不大,但在感知上,卻尤為強烈。

機電行業,CNC數控機床限制出口讓沿海諸多動力加工廠陷入困境,他們雖然並不是找不到替代品,但早就談好的合同被毀約,也仍然導致了大筆資金損失。

對資金雄厚的大廠還好說,但對那些整場就靠著一臺機床支撐運轉的小型、微型廠家,這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

哪怕立刻調動資金、尋求其他產品替代,也不能解決火燒眉毛的問題。

一時間,整個機加工行業對南島罵聲一片。

他們可不在意做出這種事情的到底是楊鐵、是麗偉、是遠東、還是尤岡,他們只知道,放了他們鴿子、坑了他們錢的就是南島人。

基於這個共識,行業內部甚至掀起了抵制南島裝置的浪潮-——畢竟,沒有人能承擔得起被毀約的風險。

而在這陣浪潮中,一件偶然事件更是把眾人的情緒推向了高峰:

福建某個小型加工廠的老闆,投入全部身家打算升級換代、擴大規模,從麗偉訂購了兩套CNC加工中心,合同籤的是交鑰匙模式,預付款已經支付,場地已經確定,就等著麗偉過來交付了。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麗偉單方面宣佈毀約,理由是產品中美國元素超10%,不能出口到華夏。

這個理由可以說是扯澹到了極致,因為哪怕按照美方所謂的EAR管轄方案,華夏也屬於D1類國家,根本不可能使用專屬E類國家的10%禁運原則。

——

要知道,這個小廠的老闆,他本身可是沒有受到過任何制裁的。

咋的,你麗偉還覺得這個小小的機加工廠,能在自己的廠裡切無縫鋼管、造沒良心炮,然後運到中東、運到蘇丹去支援極端主義?

這算什麼道理?

然而,麗偉卻根本不管老闆的申訴,執意取消了合同,而預付款,也將在稽核透過之後返回原處。

如果換一個人、換一個廠、或者換一個時間,估計就扛下了了。

但問題是,這個老闆的資金鍊確實崩得太緊了,由於裝置安裝延遲,他手頭的訂單也被迫延遲,面對著銀行和客戶的雙重壓力,這個老闆的精神緊張到了極致,甚至連續好幾天都沒法睡覺。

最終,在一次去見客戶的路上,他因為疲勞駕駛跟大貨車相撞出了車禍,不僅自己送了命,還造成了總計三人死亡的可怕後果。

新聞剛報出來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當然還是指責過錯方疲勞駕駛,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知情人站出來曝光內幕,真實的情況呈現在公眾面前。

在出事之前,這個老闆掛掉了七八個來自父母、老婆的電話,撥出了上百個打給各個客戶、各家銀行的電話。

而他的最後一個電話,是打給麗偉法務部的,但通話持續時間,只有不到半分鐘。

憤怒的情緒瞬間被點燃,輿論洶湧到甚至連扇風點火的1450們都有些怕了。

他們擔心過分激烈的情緒會導致自發性的反抗……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對岸幾家公司的股價應聲下跌,合同訂單數量也出現了銳減。

但,好像也僅此而已了。

官方對此事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對於這一點,民眾甚至比對事情本身更加憤怒。

千言萬語,最後還是匯聚成了一句話,那就是:

必須給一點教訓。

可當願望被擺上檯面時,得到的卻不是支援……

失望的情緒逐漸開始蔓延,而在失望之中,卻又夾雜著極端的“期望”。

——

但更危險的是,此時的輿論明顯還沒有發展到頂峰

辦公室裡,李想在一天之內嘆了無數口氣,他已經連續三天沒有睡覺了,但他所能發揮的作用,其實也已經極為有限。

到了這一步,要扭轉輿論,就不能單靠輿論手段,而必須靠現實的利益。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在一場牌局裡,如果有人不斷地逼你去掀桌子、但你又還沒有做好準備,那唯一能讓你忍下去的理由,就是繼續贏錢。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李想拉通了所有他的許可權可以接觸到的部門,把原本的遠期利益全部匯總起來,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維穩”計劃。

這套計劃的核心,就是要逐步釋放出積極訊號,在情緒發展到極致時,對其進行降溫。

總之,就是要避免膨脹的蒸汽把鍋蓋頂開。

然而,這樣的計劃能堅持多久,李想心裡也沒有數。

畢竟,連水果都開始漲價了,對方進攻的勢頭,確實比己方預料的,還要勐烈的多

而另一邊,核動力研究所內。

跟王建成安排好有關stux類病毒的計劃之後,陳念直接來到了研究所,準備開始帶著研究團隊,開始全速衝刺反應堆專案,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096專案、讓這艘可以稱之為最後底牌的戰略核潛艇下水航行。

辦公室裡,陳念坐在陸擎舟對面,兩人剛剛對完了後續的人員安排計劃。

“.所以,我們會藉助星火的力量,盡最大努力從全國抽調相關領域專家,來支援四代小型堆專案。”

“從目前情況來看,能到場的專家數量應該在兩百人左右,這就是我們能做到的極限了。”

“畢竟,這次我們可是上上下下一個也沒放過,只要是手頭沒有其他戰略級專案、並且能力達到要求的人員,都已經抽調過來了。”

“可以說,是百分之百榨乾了。”

“但你也知道,搞科研,尤其是核動力方面的科研,有時候並不是人越多就越快。”

“對最終的結果,我們沒辦法做出保證。”

“6個月,這是我們的目標,但底限值,我們要放到12個月。”

聽到陸擎舟的話,陳念緩緩點了點頭。

“12個月之內能保證完成的話,問題也不算大。”

“畢竟,船體那邊,中船重工也需要時間,他們給出的目標是9個月。”

“再加上各種測試所需要的時間,你們兩邊的進度是基本能夠匹配的。”

“那就好。”

陸擎舟稍稍鬆了口氣,略微有些感慨地說道:

“12個月造出一艘全新的戰略核潛艇來,這進度,放在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哪怕是老美,也只有在戰時狀態下能達到這樣的產能”

“當年他們保持的9個月5艘潛艇的記錄,到現在還沒有人能打破。”

“看來,以後我們要成為他們的記錄最有力的挑戰者了。”

陳念微微一笑,回答道:

“那畢竟是40多年前的記錄了,說實話,現在要打破也不會太困難的。”

“你要對我們的工業生產能力有信心,在沒有技術難點的情況下,別說9個月了,6個月都有可能。”

“不信你看吧,只要這艘096能順利下水,後續我們再要造同類潛艇,時間會大幅縮減的”

“那倒是這個道理。”

陸擎舟點了點頭,隨後又突然問道:

“所以,現在情況真的緊張到這種程度了嗎?我們是真的要靠這艘核潛艇來做最後底牌了嗎?”

話一出口,他又覺得自己問得有些不妥,於是趕緊說道:

“我就隨口一問,不聊這個也沒事。”

“沒什麼不能聊的。”

陳念坦然回答道:

“說要靠這艘核潛艇來做最後的、唯一的底牌,那未免是有些誇張了。”

“實際上,無論是我們的航母、四代機、還是H-20,都可以作為底牌使用。”

“但是吧,他們所帶來的威懾力,肯定是不如一艘全新的核潛艇那麼強的。”

“這個計劃的重點,就在與新。”

“或者換句話說,096所扮演的角色,是拒止作戰中,壓倒對方的最後一根稻草-——這麼說你明白了嗎?”

“明白了。”

陸擎舟的臉上浮現出恍然的表情,他雖然是個搞核動力裝備的,但長期浸淫軍事領域,也不會對這些戰略上的博弈一無所知。

所謂的最後“重點在於新”、所謂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用更明白的話來說,就是在兌子該過程中,能繼續拿出來的那一枚新的棋子。

它未必會真的被排上戰場衝殺,但只要它出現了,對方就不得不考慮要不要繼續去兌子。

而當他們開始猶豫時,整個對峙,就會自然而然地結束了。

想到這裡,他開口說道:

“不管怎麼說,這計劃還真帶著點.慘烈的味道。”

“國爭哪有不慘烈的?表面上再平靜,水下面也是暗潮湧動。”

“別說我們了,你看對岸,雖然現在看上去一片歌舞昇平、平安無事,但實際上,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

“等著看吧,再過一段時間,那邊肯定會迎來一波大洗牌的。”

“洗牌完之後,就是要跟我們攤牌的時刻了。”

陳唸的語氣平靜,但他所敘述的內容,卻是驚濤駭浪。

聽完之後,陸擎舟下意識地問道:

“綠要上位了?”

“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誰?辜寬敏?”

“大機率是。當然,也有可能是吳釗燮。”

“但不管是誰,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都是狗東西啊。”

陸擎舟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要是最後真的達到了我們希望的那個結局,我的建議是,這些人,最好一個都不要留。”

“看看這兩天發表的講話內容,那叫一個氣人。”

“不虧是民國出生的畜生啊,說話還是那一套偽國學風。”

“他狗日的還以為是當皇帝呢?.”

聽著陸擎舟咬牙切齒的語氣,陳念突然覺得有幾分滑稽。

他調侃地說道:

“陸總,您以後還是少看點論壇吧,對您心臟不好。”

“讓這些人繼續蹦躂才是對我心臟不好-——算了,不說這個了,你說的也對,我以後得少看點類似的東西了。”

“現在的輿論越來越激烈,越看,人也越極端,對科研沒好處。”

陳念沒有說話,但心裡卻暗暗讚歎。

不愧是這個國家最頂尖的那批聰明人,哪怕自己從來沒有跟陸擎舟說起過有關輿論攻勢的問題,但他卻已經感覺到了其中的異常。

這一點,讓陳念很放心。

至少,己方的核心隊伍,是不會出問題的。

而這些隊伍,也正是陳念敢在這個時間點,去嘗試碰一碰的底氣。

兩人繼續聊了幾句,陳念起身告辭,但就在他剛剛走出門口的時候,他的手機上,卻突然收到了一封郵件。

而郵件上所顯示的資訊,則讓他剛剛才放鬆下來的心情,立刻又變得緊張起來。

內容並不複雜,核心點只有兩個。

三航母編隊完成維護,進入太平洋。

對手將組織大規模反導防空行動,劃定演習區域和防空識別區。

陳念深深吸了一口氣。

看到這兩條訊息,他知道,對方的手段,已經開始升級了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摘星入目

馮七公

我有無線分身,本尊卻苟在藍星

無線敘述

穿越末世,怪獸橫行

楓之客

洪荒之吾為無量道尊

書荒了就自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