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十三朝殘存龍氣,大梁國運顯化

北平城南,飛放泊。

此地原本是初代燕王的獵苑,專供北境勳貴狩獵,牧馬訓鷹之地,是以名為飛放泊。

而自從李玉鑑和雍博榮到來之後,這處佔地極廣的獵苑,便成了隱秘練兵之地。

近來北境戰事之中大放異彩的神機營、海東義從軍、三千營精騎,校場大營皆是隱藏在此。除此之外,鍛造火炮的神機營炮坊隱藏其中,高麗都司運送而來的無數軍械兵甲囤積。

若論安全隱秘,戒備森嚴,飛放泊倒是比北平城還厲害些!

為了安全起見,為雍博榮嫁接氣運之事,也便安排在了這裡。

今日飛放泊之中留守的數千兵馬盡數調動起來,三千營精騎遊曳在外,巡查不斷,杜絕外界一切窺覬。

神機營火炮就位,直指向外,只為以防萬一。海東義從統領阿克墩更是親自把守要緊之地,禁止任何人靠近飛放泊內部。

而在飛放泊外圍,尋常人無法注意到的地方,更有無數青丘大妖隱藏四周,將外圍守衛得水洩不通。

飛放泊深處湖心島之上,一座新建的樓臺佇立於此。

面色蒼白,身形虛弱的雍博榮在王不二的攙扶之下,登上這座湖心島,然後掃視了一眼四周安排佈置。

當看到整個內湖之上的船隻都被清理一空,他不由眼角一抽,無奈地道:

“倒也不必,如此大的陣仗……”

此時飛放泊外圍內圍數道防線,戒備如此森嚴,根本不可能有人闖入其中,更不至於要小心地躲到這湖心島之上。

一旁的有蘇妙姿聞言,卻是當即搖頭,凝聲道:

“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若非是怕太過引人矚目,我都想要再調一些青丘大妖前來了。”

天一道人也順勢點了點頭,接話道:

“嫁接氣運,本就是逆天而為,動靜必然極大。更何況,這次用的還是傳國玉璽之中的歷代殘存國運,必然引來天地異動。”

“為防有心人趁機作亂,還是小心點好!”

雍博榮聞言,頓時啞口無言。

有蘇妙姿此時又看向天一道人,神色鄭重地問道:

“道長,可有十足把握?”

天一道人略作沉吟,然後開口道:

“此前從無先例,所以只有一半把握吧……但就算失敗,也就是再重來幾次而已,總也不會讓公子陷入危險之中的!”

對於磅礴深厚之氣運,修行之人從來都是避而遠之的。也就是天一門歷代傳人另闢蹊徑,摸索出了借用氣運之力的秘法。

真論起來,當初在蘇州,助李望舒氣運化鳳為龍的那一次也算成功經驗,勉強可以借鑑一二。

有蘇妙姿聞言,心中這才微微一鬆。

“不管了,開始吧!”雍博榮開口道。

他倒是坦然,反正諸多事宜也安排得差不多了,就算這次出了意外,頂了天也不過是提前數月成神而已,實在算不得大事!

天一道人聞言,連忙引著雍博榮坐於湖心島上法陣之中。

八面古樸寶鏡佈於雍博榮四周,輔以陣法令旗,組成了一道玄奧深邃的玄門法陣。

法陣最中央成陰陽雙魚圖,雍博榮端坐於陽眼處,傳國玉璽則擺在了陰眼處。

此時陣法尚未啟動,但雍博榮只是入坐其中,便能夠隱隱感受到與傳國玉璽之間那若有若無的聯絡。

天一道人站於法臺之上深吸一口氣,手掐道訣,周身純正道家法力洶湧而動。

法陣之中的八面古樸寶鏡大放光彩,投射光輝從八面匯聚而來,聚集中央。

陰陽雙魚圖立時而動,將傳國玉璽與雍博榮更加緊密地聯絡一起。

霎時之間,傳國玉璽其中蘊藏著的歷代殘存國運被引出,浩蕩氣運直衝天際,讓天地為之變色。

氣運之力,於冥冥之中顯化,尋常人本是看不見的。

可此時也不知是傳國玉璽之中的殘存國運之力太過特殊,竟然凝聚出實體,顯露在世人眼中。

飛放泊上空,神異彩霞浮現。

十三條形態、顏色各異,大小不同,身形虛浮程度不同的氣運真龍同時盤旋迴繞於天空之上。

傳國玉璽自誕生之日起,輾轉歷經十三朝。這十三條氣運真龍,正是傳國玉璽之中蘊藏的歷代殘存國運。

在天一道人的法陣引導之下,這十三朝殘存氣運盤旋著,不斷朝雍博榮靠近。一絲一縷的氣運,不斷湧入雍博榮的身軀之內。

雍博榮頭頂之上,此時也顯化出自身氣運。

正如天一道人此前所說,雍博榮自身氣運赤中帶青,上有紫光垂落,本是大富大貴,智謀過人,執掌一方權柄的貴重氣運。

可代表著夭折早亡的灰敗氣運,卻是摻雜其中,使得雍博榮一身氣運難以凝成實體。

所幸,隨著傳國玉璽之中的殘存十三朝國運不斷湧入,灰敗氣息被逐漸沖淡。

雍博榮本身那代表著自身權勢的紫色氣運,此時越發濃郁深沉起來。

隨後原本虛浮的氣運開始不斷翻湧,在十三朝殘存氣運的幫助之下開始靠攏凝聚,最後竟然顯化出了一枚玉質小印來。

這枚玉質印章小巧玲瓏,其上僅僅雕刻著一個“雍”字,看起來不比尋常文武大員顯化的官印虎符。可玉質小印周身卻是紫光濃郁,流轉不斷,代表著極為深重的權勢!

這倒是極為符合雍博榮如今的境地,雖然他名義上的官職只是燕王府的正七品典簿。

可從北平到高麗都司,在整個燕藩封地之中,他的“雍”字小印,卻是僅次於燕王大印的存在。甚至如今已經發展到了無論地方、軍中的重要公文,都可以直接代替燕王大印的地步。

雖然對氣運之道不甚理解,但一旁的有蘇妙姿、王不二等人,卻還是能夠理解這一切都是好的變化,不由露出振奮高興之色。

可就在這個時候,天地之間再次異動。

一道低沉厚重的龍吟之聲,突然於虛空之中響起。

身形逾萬丈的氣運真龍憑空凝聚,盤亙於天空之上。

龍首低垂,那雙腐朽昏沉的金色龍瞳看向下方的十三朝氣運凝聚,眼中竟然浮現出人性化的忌憚警惕之色。

這是,大梁國運顯化!

雖然這十三道氣運真龍同時盤旋迴繞,場面極為壯觀。但在凝聚出來的大梁氣運真龍面前,卻顯得有些不值一提。

縱然大梁如今國勢搖搖欲墜,就連氣運真龍身上都有著腐朽衰敗氣息,可大梁到底還沒有覆滅。

而這前朝殘存氣運,縱然當初再是如何強盛,也隨之王朝覆滅而煙消雲散,只剩下殘存氣運寄宿於傳國玉璽之中……

大梁國運凝聚出來,原本運轉極為順利的法陣突然一頓。

天一道人只覺原本週身如臂指使的道家法力,此時就宛若凝固一般動彈不得,整個身體更是宛若被泰山鎮壓,根本無法動彈。

一時之間,天一道人頓覺眉頭冷汗直冒,有些手足無措。

明明當初蘇州之時,同樣是操弄氣運,甚至還是針對大梁皇室血脈,可國運之力卻是毫無反應。

今日不過稍稍運作陣法,尚未正式開始嫁接氣運,大梁氣運真龍便立時出現。

說到底,這前朝殘存國運之力雖弱,但卻始終為大梁氣運所忌憚,更何況是十三朝殘存氣運被一同引出?

就在天一真人心中哀嘆一聲,準備撤回法力之時,卻見雍博榮原本身上的氣運突然運轉,“雍”字小印之上紫光大盛。

遠處的北平城之中,再次有氣運真龍凝聚出來。

這條氣運真龍身長千丈,頜懸龍珠吞吐雲霧,腹下四爪頭角猙獰,雍容尊貴氣勢煊赫,攜有錚錚兵戈殺伐之氣,更與大梁國運同出一脈。

雖不比大梁國運之深沉厚重,卻也沒有其周身腐朽衰敗,周身氣勢強橫蓬勃就若如朝陽初升,恢宏光明。

這正是李玉鑑的親王氣運顯化!

雍博榮與李玉鑑之間聯絡緊密,更是在她的無條件縱容之下幾乎化作一體,共享尊榮。此時只憑雍博榮的氣運,竟然也能夠調動她的氣運之力顯化!

皇帝之前欲要將李玉鑑哄騙回京,不惜做出各種表態,表露出讓燕王入主東宮的意思。

這雖是皇帝的手段,可卻也一定程度上引導著天下人心民望。

神京朝堂之上憑空冒出來的燕王黨,民間如日中天的威望,以及天下臣民盡數預設的太孫之位,這些都是體現!

世間種種,也在影響著冥冥之中的氣運。眾望所歸之下,李玉鑑身上的氣運更加深厚。

原本盡得北境軍民之心後而得三分真龍氣的親王蟒龍氣運,此時再添兩分真龍氣象,已然與上空的大梁國運真龍無比相似!

原本憑藉著深沉強橫氣勢覆壓而下的大梁國運,此時面對著突然凝聚出來燕王氣運之力,昏沉的龍瞳之中露出了明顯的錯愕之色,似乎是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竟然會被同出一脈的氣運之力所抵抗。

有了燕王氣運分擔壓力,天一道人只覺體內原本宛若凝固的法力,此時竟然再次緩緩流動起來。

突如其來的轉機,讓天一道人眼睛一亮。

抬頭看了一眼天空之上的大梁國運,他猛地一咬牙,不顧一切地強行催動體內法力。

被強行壓制住的法陣,再次運轉起來。

八面古樸寶鏡繼續投射光輝,繼續牽引著十三朝殘存國運之力朝雍博榮體內匯聚而去。

一絲一縷的氣運,不斷匯入雍博榮自身的氣運之中。

其中灰敗氣息再次被沖淡了數分,赤、青、紫三種氣運顏色變得越發深邃,甚至開始不斷相互交匯融合起來。

恍惚之間,一柄形若傘狀,下有垂穗流蘇的華蓋傘凝聚出來,籠罩在雍博榮頭頂之上,讓他一身氣運陡然變得尊榮貴氣起來。

氣運繼續匯入之下,雍博榮一身氣運竟然已經開始沾染起兩分金色。

原本一直閉目養神的雍博榮,此時突然睜開雙眼,沉聲道:

“可以了!”

這華蓋倒也不全是天子的儀仗,朝中諸王、勳貴、乃至受皇帝信重的臣子都可以有。

單是氣運成華蓋,不過是位居朝堂之首的命格而已。

可若是再繼續下去,通體氣運染作金色,凝聚龍形氣運,那可就不是開玩笑的了!

此時大梁國朝氣運,因為燕王氣運的顯化而未曾直接動手鎮壓。

但歸根究底,也是因為雍博榮身上氣運還沒有到了威脅大梁統治的地步。

可若是繼續下去,想也知道也不可能在大梁國運眼皮底下,弄出一個有望成就真龍天子的存在……

天一真人聞言,頓時一愣,有些猶豫地瞥了雍博榮頭頂的氣運,沉聲道:

“公子,只怕還稍有不夠啊……”

此時雍博榮身上氣運凝聚實體,其中摻雜的灰敗之氣也沖淡了許多,但卻依舊存在,甚至還佔據著近半氣運。

若是此時放棄,恐怕終究難以徹底解決。

雍博榮微微抬頭,直視頭頂之上的大梁氣運,沉聲道:

“已經足夠了,而今不可操之過急……日後殿下大計已成,便可再無忌憚了!”

聽到這裡,天一道人頓時住了嘴,低頭應是。

在雍博榮的堅持之下,法陣緩緩停止,四周古樸寶鏡光輝散去,就連頭頂凝聚出的十三朝殘存國運,此時也重新回到了傳國玉璽之中。

天空之上的諸多異象,此時一同消失,僅剩下大梁國運與燕王氣運顯化,盤恆於天空之上。

眼看著雍博榮見好就收沒有過界,天空之上顯化出來的大梁氣運真龍的敵意也漸漸淡去。

隨後瞥了一眼下方的燕王氣運,昏沉的龍瞳之中竟然閃過一絲人性化的欣喜。

李玉鑑縱然不把皇帝當親人,甚至早早就有了大逆不道的想法。

但到底是同出一脈,她若是將來能夠登基,將大梁上下汙穢盡數掃除,便是大梁氣運重振之時!

下一刻,一道磅礴金色氣運陡然從大梁國運身上飛出,匯入到了燕王氣運之中。

本就氣勢強盛的燕王氣運,此時身形再次暴漲幾分。昌盛強橫的氣運顯化,此時就宛若皓日凌空,煊赫異常,竟然已與尋常氣運真龍一般無二!

然後還不等旁人反應過來,大梁國運顯化突然散去,消失無蹤……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老祖不飛昇

臨江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