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機緣,以及被迫加班

樓氏女帶領著一眾鬼兵鬼將,將這十餘萬冤魂接入城中,逐一登記造冊,還安排人給他們建造屋舍安置。

等到暫時處理完手中事務之後,樓氏女卻發現雍博榮早已離去,只留下那不斷流轉紫色神光,煊赫神威鎮壓四方幽魂的三個古樸篆字,“枉死城”。

她微微愣神,扭頭看向身邊的鬼將,問道:

“神尊,什麼時候離去的?”

“神尊剛剛離去……臨行之前,倒是給城主您留了一句話。”

樓氏女聞言,連忙問道:

“神尊囑咐了什麼?”

“神尊說,這座枉死城,對城主您來說是個大機緣,當好好把握住!”

樓氏女聞言,注意到一眾鬼將看向自己時那豔羨的目光,下意識地看了看周身四周。

便見自身散溢的功德金光,自稱蒿里鬼城改名為枉死城後,就變得更加耀眼炫目,已經到了極為濃厚的程度。

不用雍博榮提醒,她也知道自己是又得了一份大機緣!

此前的蒿里鬼城,本就建立在陰陽兩界通道之上,協助尚不完整的陰府運轉秩序。

而今更名了枉死城,更是負責收攏凡間枉死,身帶怨氣,不願立即投胎的冤魂。

雖未納入陰府之中,但卻是隱隱成為了陰間秩序的一環,協助陰陽運轉。

別說作為城主的樓氏女了,就連一眾鬼兵鬼將,此時都分潤了部分功德,可見這份機緣之大!

樓氏女愣住了一會兒,片刻之後,眉眼低垂下去,有些失神地喃喃道:

“本想建立鬼城,為神尊排憂。卻不想這陰差陽錯之間,又受神尊大恩……這該讓我,如何回報?”

身邊鬼將聞言,倒是眼睛一動,連忙接話道:

“我倒是聽聞,神尊派人尋引魂奪魄之法,城主若是能幫忙尋到,自然就是幫了神尊的忙!”

樓氏女聞言,眼睛頓時一亮……

---------------------

山海關,守備府。

雍博榮坐於一旁,將一張條子遞給了應光曾,開口道:

“應大人看看,若是可以的,接下來的大軍整頓事務,便可以按照這個來。”

應光曾接過,掃視一眼之後,不由連連點頭,道:

“雍公子的法子,比我此前準備的要清晰,好太多了!一切就應按公子所列的,去繼續整頓兵馬。”

雍博榮見應光曾點頭,便緩緩站起身來,道:

“既然可行,那今日我便先回去了!”

此時是正午,按理說正是下衙用飯之時。

雍博榮來山海關之後,每日只花半日待在守備府之中,處理公務。

一到下午,便回去休息榮養。

若是尋常人只花半日處理公務,以應光曾的脾氣,怕是已經心生厭惡,認為這是個尸位素餐之輩。

可對於雍博榮,應光曾卻不會這般認為。

儘管雍博榮每日只理事半日,可無論是軍略,還是地方政務,他皆能順手拈來,處理老道。半日的時間,效率卻比應光曾一日都要強。

再加上這位雍公子的身體,著實孱弱了些。所以理政半日休息半日,應光曾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還極為贊同!

應光曾微微抱拳一禮,道:

“公子辛苦了,還請慢走!”

雍博榮點了點頭,起身離去。

而就在這個時候,卻見守在外面的王不二,此時領著一人,興沖沖地跑到了大堂之中。

“少爺,您看誰回來了!”

雍博榮抬頭一看,卻見一臉風塵僕僕的貝永康,跟在王不二的身後快步走入大堂之內。

一見雍博榮,貝永康連忙上前躬身行禮,道:

“少爺,永康回來了!”

一旁的應光曾見狀,也識趣地行禮離去,留下主僕三人商議事情。

貝永康頓了頓,等到旁人離去,方才開口道:

“少爺,永康這次自江南那邊,一共帶回了甲冑萬餘,弓弩六千張,還有籌措的一百七十萬兩白銀!”

臨淄齊國公府那邊的物資,其實只是臨時應急。

雍博榮、李玉鑑二人真正指望的,其實還是江南那邊的物資金帛。

韓家覆滅之後,多年積攢的金銀、甲冑、軍械,盡入李家手中。

另外透過江南都指揮使於大同,又從江南地方衛所掏出了不少軍械,一共湊齊了這麼多東西。

“另外,揚州家裡面也湊了白銀九十三萬兩,一齊帶來了!”貝永康又繼續道。

都說揚州鹽商家族個個富可敵國,顯然是誇張了。

畢竟將雍家壓箱底的銀子都搬出來,也才湊了這九十三萬兩白銀,遠遠達不到富可敵國的地步……

雍博榮聞言,不由點頭,溫聲道: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為少爺辦事,自然是不辛苦的!”

貝永康說完,又是神情一肅,沉聲道:

“少爺,我在趕來山海關的路上,還收到了一些訊息!”

注意到貝永康凝重的神色,雍博榮眼神一凝,道:

“什麼訊息?”

“神京之中,已經為了派遣遼西援軍的事情鬧好久了。”

“兵部說下面將士拖欠餉銀年餘,要朝廷先發餉銀才可調兵。”

“戶部那邊卻說國庫沒錢,漕運不通,沒辦法用兵。”

“工部那邊,也說甲冑兵器打造困難,又要供應各處駐軍,也難以調撥過來。”

“皇帝又捨不得自己內帑裡的錢,說什麼也不鬆口。整個朝堂就僵在那邊,什麼主意章程都拿不出來……”

雍博榮聞言,眉頭皺起,極為嫌棄地道:

“這都一群什麼玩意啊!他們還真就不怕遼西淪喪,敵軍入侵?”

貝永康聞言,苦笑道:

“這不是被燕王和少爺您,給打回去了嘛……”

“而且這次楚王出於忌憚之心,也在裡面攪和著。工部、戶部那邊,就多是他的手筆。”

雍博榮聞言,神情不由凝重嚴肅了起來。

這個楚王,還真是夠“穩重謹慎”的啊!

這遼西危機還沒完全塵埃落定呢,竟然就已經起了忌憚之心……

沒了朝廷的供應,就憑一個北平府,外加剛剛遭受兵災劫掠的遼西之地,供應如今手中握著的山海關四萬餘眾都極為勉強,更別說復仇高句麗,劍指神京朝廷了。

是,貝永康的確剛剛帶來了兩百多萬兩白銀。

但這麼點銀子哪怕不擴充軍備,光是發軍餉,都撐不了兩三年!

此時的雍博榮,沉默了片刻之後,不由沉聲道:

“這就讓人頭疼了……”

前幾日他雖未前去錦州城,但卻也以罰惡判官法身,親耳聽到了李玉鑑的誓言。

十年之內,就要高句麗血債血償。

如今這天地之中雖無仙神,但卻也有基本規則自行運轉。

李玉鑑的那誓言,要請天地生靈共鑑,更引得氣運異象顯化,這才面前平復了十餘萬冤魂怨氣,顯然不是說說而已!

再看高句麗那邊,實力著實不弱,光精銳戰兵便有二三十萬。

十年之內報仇不是沒可能,但若是隻憑北平、遼西之地,就顯得有些艱難了……

想到這裡,雍博榮不由嘆息一聲,道:

“不二,讓人去準備午飯,送到守備府吧!”

王不二聞言,不由愣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

“少爺,咱不是該回去了嗎?”

這段時間,自家少爺可都是隻處理半天政務的。

“回去?”

雍博榮聞言,苦笑一聲,搖頭道:

“這時間緊任務重,還是加班吧……”

“加班?”

王不二有些摸不著頭腦,卻還是連忙應是,轉身就要離去。

而這個時候,雍博榮又突然出聲叫住了他,沉聲道:

“即刻派人持殿下印信前往北平府,讓北平同知陳擇善,整理北平府名戶籍冊、賦稅賬冊。”

無論如何,先要清點清點家底子,知道自己的家業有多大,才好根據實際情況不就謀劃!

“再去替我告知應光曾應大人一聲,請他將軍中最為詳細的遼地地圖送來。並召集軍中嚮導,熟知草原、遼地地形的將士,以及派去高句麗、瓦剌的暗探,一併前來。”

高句麗的仇要報,還要積攢實力等候天時有變,神京朝廷又不能指望。

那雍博榮這邊,也只想到了一個法子。

以戰養戰!

高句麗這波仇恨度拉得滿滿的,打它是毫無心理負擔。

踐行燕王報仇誓言的同時,還能劫掠高句麗以養練士卒,積攢實力,蓄養名望,正是一舉數得啊!

而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在糧草之前,情報卻還要在先!

這也就是雍博榮,為何要突然召集軍中熟知地形之人,以及收集情報的暗探了……

沒寫完,只能先發五千字了,剩下的明天一起發……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雷行紀

安俗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