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英明的楚王殿下,又被忽悠了!

神京城,楚王府之中。

楚王正與自己的一眾幕僚們,安排著京中的事務。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楚王心腹,卻是腳步急促地走入書房之中,對著上首的楚王躬身一禮,打斷道:

“王爺,遼西的情報送來了!”

聽到這話,楚王眼神頓時一凝,當即道:

“快拿來!”

心腹聞言,連忙將手中的那份厚厚的密函遞上。

一眾幕僚之中,趙睢站在最前方,此時微微抬頭,暗中打量起楚王此時的神色來。

便見將密函開啟的楚王,越是翻看,臉色便變得極為凝重難看。

片刻之後,楚王忍不住重重拍了面前的書桌,冷哼道:

“哼,皇帝讓他去節制北平、遼西文武,不過是因為遼西戰事緊急,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這才派了他這個皇室血脈去……”

“可萬萬沒想到,他倒是會趁機起勢!現在甚至連朝廷正式任命的北平府眾官員,他都敢肆意罷免?”

這個李玉鑑他現在就敢這樣囂張了,那以後他就真敢造反!

這種人,留不得!

站在一眾幕僚最前面的趙睢,此時眼神一動,微微上前數步,沉聲道:

“節制北平、遼西文武,是皇帝給燕王的權利。王爺若想尋燕王的錯處,只怕還是要想些別的辦法!”

楚王聞言,冷哼道:

“黨同伐異,排除異己,任意罷北平、遼西官員,整合北境大軍,圖謀不軌,此其罪一!”

“求和瓦剌,私立榷場,皆是自行決斷,絲毫不將陛下、神京朝廷放在眼中,此其罪二也!”

“高句麗已然退兵,燕王卻為了自己的名聲威望,派遣騎兵入遼東劫掠,私自挑起戰端,此其罪三!”

楚王一邊說著,一邊順手就將手中的密函,朝趙睢遞去。

趙睢接過掃視一眼,面色無恙,心中卻是猛地一驚。

這份密函之中,將燕王李玉鑑在北平、遼西所做之事,皆記載下來。

情報詳細之程度,就好似在燕王身邊安插了無數暗探眼線,讓趙睢看得是心驚肉跳。

“如此三條罪責,足以讓本王那個侄兒,好好喝上一壺了!”楚王冷聲道。

就憑皇帝對李玉鑑的不喜,偏聽偏信之下,必然要為此勃然大怒!

趙睢心中不由一急,面上故作平淡,搖頭沉聲道:

“王爺,只怕如今的皇帝亦要顧忌天下民心,不敢輕動燕王啊!”

楚王聞言,頓時皺眉,道:

“什麼意思?”

趙睢腦筋急轉,沉吟斟酌著開口道:

“北平、遼西那些被免去職務的官員,多是貪生怕死,棄城而逃之人。便是鬧到了朝堂之上,只怕更能助長燕王的名聲威望!”

楚王聽到這裡,頓時皺眉不語。

月餘前剛剛被斬首抄家的前遼西巡撫,就是因為在高句麗大軍兵臨城下之時,丟棄了錦州逃跑,這才最終導致營州慘敗,八萬遼西精銳覆沒。

對這種貪生怕死的官員,天下士人、百姓,皆是頗為憤恨!

這個時候,李玉鑑革除了那些貪生怕死之人的官職,只會引得天下人叫好,助戰他的威勢。

“設立榷場,是為了換取瓦剌退兵,以此攻訐,只怕天下人皆會不服。”

“至於攻伐高句麗……在高句麗背盟,並且屠戮錦州之後,天下人心中皆視之為不共戴天之仇。燕王起兵劫掠,必然也是一片叫好!”

趙睢此時將楚王列出的三條罪責一一反駁,然後總結道:

“皇帝這些年來,愈發愛惜羽翼名聲。燕王身負大義,皇帝縱然心中不喜,只怕也暫時不會動燕王分毫的!”

因為皇帝已經老了,到了該顧忌身後名聲的年紀了,是以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對李玉鑑開刀的!

李玉鑑迫不及待地要對高句麗用兵,便是這個原因!

哪怕當初就算沒有錦州慘案,李玉鑑也會選擇立即對高句麗或是瓦剌用兵的。

瓦剌,是大梁這幾十年來的宿敵。而高句麗的背盟,更是讓大梁上下憤恨。

只有選擇其中一個,繼續維持著遼西的戰事,李玉鑑才能裹挾民意大義,擁有繼續發育的時機!

楚王聞言,面色更加難看了,極為不悅地道:

“也就是說,本王現在奈何不得他?”

趙睢微微低頭,道:

“王爺莫要憂心,只是暫時的!”

“遼西戰事發生沒多久,正是百姓群情激奮之時,若是在這個時候強行動手,於王爺名聲不好,皇帝也多半不願點頭。”

“可稍等一年半載的,等天下百姓疲於每日奔波,漸漸就會淡忘此事。那個時候,王爺再出手,也就不會遇到太大阻攔了!”

楚王聞言,眉頭依舊緊皺著,道:

“那本王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燕王這麼明目張膽地培植黨羽勢力?”

也不知是該說這楚王極具危機意識,還是他對自己太過沒有信心了。總之現在的楚王,是生怕燕王李玉鑑趁機發育起來,最後讓他難以制衡。

趙睢垂下的眼皮眨動,悶聲道:

“自然也不是,王爺不妨趁著這段時間,在皇帝面前,多給燕王上上眼藥!”

“皇帝越是厭棄燕王,之後便真正出手對付燕王之時,才會越順利。”

如今的李玉鑑,雖然看起來掌握了北平、遼西的文武大權。

但實際上,她的根基還並不穩固!

地方文武能夠聽從她的命令,對她畢恭畢敬,更多是因為她是大梁的燕王殿下,而並非是因為她的“燕”字王旗。

此時若是楚王真的不顧一切,出手對付李玉鑑,恐怕她十有八九還真的灰溜溜地離開北平。

所以此時的趙睢是無論如何,都要拖延著楚王,不讓他現在就出手對付燕王。

楚王沉著臉思索了許久,方才咬牙道:

“你說得對,現在的確不是對付本王那個侄兒的好機會!”

楚王如今掌握了都察院以及六部之三,在神京之中的威勢,的確是其餘皇子不能相比的。

可餘下皇子虎視眈眈,若是因為燕王而名聲有損,讓他的幾個兄弟找到了機會,的確是讓奪嫡之路上橫添變數。

眼見楚王又被自己忽悠住了,趙睢不由暗自長舒一口氣,躬身行禮道:

“王爺英明!”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碎滅天地

神農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