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平民大暴亂髮生1小時之後,姍姍來遲的馬德里軍警這才開始收拾殘局,他們抓了十幾個來不及逃走的醉漢,以及跑到公爵府裡拾荒的老乞丐,充當暴民頭領關進了國家監獄。

然後,上述囚犯中的幾個人在接受法庭審判後,直接登上絞刑架,而大部分倒黴蛋會被流放美洲殖民地。算是給躲在王宮避難的首相努埃爾-戈多伊一個交差。至於幕後的真兇,那就沒有了。

對此,欲哭無淚的年輕首相也只能忍氣吞聲了,繼而從王后瑪麗亞-路易莎的懷抱中尋求慰藉。

自始至終,馬德里的保守派貴族們就不喜歡戈多伊,一是嫉妒他的權位,二是反感他的不合作。

在政治立場上說,戈多伊一直搖擺於保守派(君主與貴族專-制)與自由派(君主立憲派)之間,但在更多的時候,還偏向於自由派。

戈多伊早年周遊西班牙全境,瞭解過貧民的悲慘生活;他在英國上了學,目睹光榮革命後大英帝國的偉大成就;他拜讀過伏爾泰的啟蒙思想,因而在思想上比較認同自由派的觀點,贊同西班牙應該仿效英國自上而下的加以政治改良,防止出現法國那種殘暴而血腥的革-命。

只是戈多伊太過年輕,26歲不到就因為路易莎王后的寵幸而榮登首相寶座,招人恨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外,為滿足家族內部的貪婪慾望,戈多伊在朝堂上隨意安插親信,肆無忌憚地斂集鉅額錢財。他所謀得高位的手段不僅讓貴族們嫉妒,更讓普通百姓們憤恨,典型的討奸臣不反國王的典故。

所以,戈多伊得不到西班牙大多數人的真心支援,即使在他所支援的自由派貴族內部,依然充斥著不少反對聲音。“從女人裙子底下鑽出來的傢伙”,這是馬德里人對戈多伊首相的“親切”稱呼。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等到10月馬德里暴亂過後,外界一直認為年輕的西班牙首相即將失寵而下臺。不過,穿越者卻知道,戈多伊的地位依然穩如泰山,在國王卡洛斯四世和王后路易莎的支援下,一直明裡暗地的操控西班牙的政局,直到1808年。

法國開啟對西班牙的戰爭,安德魯並不反對,他也認為伊比利斯半島上那個古老且腐朽的日不落帝國,應該拿出足夠的貢品(金錢與糧食),來向歐洲的偉大霸主致敬,繼而換取共和國的寬容。

儘管征服西班牙一直掛在安德魯的嘴邊,但在他計劃中,從沒打算付諸實施。因為軍事打擊,一定要服從於既定的政治方略。

安德魯的政治方略,就是想方設法的將西班牙拉回法蘭西的戰車上。由於法王路易十四的文治武功,使得18世紀以來,法西兩國在大體上一直都是親密無間的同盟關係。

鑑於拿破崙和第一帝國的歷史教訓,吞併西班牙和伊比利斯半島屬於一件得不償失的蠢事,而保持法西盟友的關係才是王道。

從工業化發展角度來說,即將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法蘭西,需要西班牙王國本土與廣大殖民地的豐富資源,包括農牧林產品、金屬礦產、優秀的造船工業,還有遍及全世界殖民地的,近八千萬的龐大人口消費市場,這其中含西班牙本土的1500萬人。

所以,在穿越者的指導思想中,他並不打算獲取西班牙的廣袤殖民地,那是沒有必要,最終只會便宜美國佬;

同樣的,安德魯對西班牙內部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意識形態等東西也不感興趣,他不願意充當“拿槍的傳教士”。

從經濟利益上來說,美洲殖民地在西班牙農場主(奴隸主)手中,可以透過無底線的壓榨黑奴,以極低的成本獲取足夠的收益;而在廢除了奴隸制的法國人手中,其生產成本會高得嚇人。

這也是為何法國最終放棄了物產豐饒的聖多明戈(海地)等地,倒不是督政-府和拿皇打不贏一盤散沙的黑人暴民,而是法國農場主們的經營成本急劇攀升。

不說對照美國,哪怕對比西班牙、葡萄牙這些落後殖民地,法國的海外農業成本都要貴上三分,因而在國際貿易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儘管之後的歷任法國政-府,不停的予以農業補貼政策,防範國際貿易對本國與殖民地農業的衝擊。但最終,法國殖民地的農場主還是紛紛破產,原本流淌蜜糖和金錢的地方逐漸荒蕪。

事實上,英國人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顯然,輪流執政的託利黨(保守黨的前身)和輝格黨,似乎找到了解決方式:

一方面,堅持與葡萄牙王國的雙邊同盟約定,還在歷次戰爭之後,主動歸還佔領的西班牙與法國的殖民地,以便繼續從它們那裡獲得廉價而穩定的原材料;

另一方面,在英國本土內,利用工業革命之後的規模化大生產,迅速提升產能,降低工業品價格,藉助英國艦隊的船堅炮利,將全世界當作大英帝國的產品傾銷地……

正式基於這種地緣政治和國家經濟的考慮,安德魯對西班牙的策略非常明確:以有限但果決的軍事手段,迫使西班牙迅速求和,並以保證後者領土完整(含殖民地)為籌碼,恢復法西兩國的反英同盟關係(法國為主導),繼而加強兩國經濟方面的互補性。

所以,接下來的伊比利斯半島戰爭,將是“三分軍事,七分的政治與外交”。

7月份的時候,當阿登軍團解散,安德魯回到巴黎之後,布魯斯就被後者派往柏林,參與外交密使巴泰勒米主導的,與普魯士方面的和平談判。

9月之後,安德魯再度將布魯斯少校從柏林召回巴黎,隨後任命自己的情報主管擔當外交密使,並於10月抵達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在馬德里暴動的第三天,勉強從暴亂陰謀中緩過神來的戈多伊首相,在大批衛兵的保護下,乘坐金色大馬車駛出王宮,前往馬德里郊外埃爾巴爾多王宮修養。

顯然,年輕首相的政敵們不願意戈多伊如此輕鬆的離開馬德里。所以當車隊行駛到阿爾卡拉大街時,聞訊趕來的人群猶如一堵城牆,將這裡擠得水洩不通。

“打倒小白臉!”

“國王萬歲!”

“西班牙萬歲!”

各種暴怒聲、叫喊聲混合在一起,聽起來恐怖而刺耳。

在這一片吵嚷聲中,還有一些寡廉鮮恥的婦女對著首相的馬車尖聲細氣地叫喊要復仇;她們身旁的男人,則得意忘形地在頭頂上揮舞大刀,彷彿要把天空砍成兩半似的。

一名雜貨鋪的老闆興高采烈地對隔壁鄰居說:“我希望這個壞傢伙今天可以死在我們的手裡。”

“可這位先生又有什麼對不起您的地方呢?”對此,鄰居很是奇怪。那是雜貨鋪老闆一家人似乎與戈多伊關係不錯。

“哼!”雜貨鋪老闆非常生氣的回答道。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這個小白臉是靠損害王國的利益發大財的無恥之徒。我討厭他,憎惡他,我是身受其害的。您要知道,我的那間雜貨鋪店是他給錢開起來的,因為我的母親是他家的老僕人。上個月,我把雜貨鋪賣掉了,想找他討個好,乾點別的。但這個傢伙只是給了我一點裡亞爾銀幣,想讓我繼續開鋪子。

我呸,我是差那一點錢的人嗎?我是想請他給我一個官職,讓我不工作也能夠輕輕鬆鬆的,享受上等人的體面生活。結果,這個不要臉的傢伙居然說我還應該幹活,不該做官員,還說我不懂得知恩圖報。您看看,這真是豈有此理!”

……

只是這一次,馬德里的無賴與抗議者沒有再度得逞。得到號令的王宮衛隊的騎兵們,抽出雪亮的軍刀,然後高高舉起。

見狀,現場的數百名暴徒便紛紛作鳥獸散了。那是他們知道,這次小白臉首相要玩真的了,自己沒必要為每次2里亞爾的出場費,白白丟了性命。

注:里亞爾為西班牙官方貨幣(銀幣),相當於到裡弗爾。為方便計算,本書定義2西班牙里亞爾等同於法國1裡弗爾。

依靠王室衛隊的幫助,首相戈多伊一行人,有驚無險的來到了位於馬德里郊外的王宮。

這座埃爾巴爾多王宮初建於15世紀,最初是作為國王狩獵時的居所。在查理五世的指示下,狩獵居所成為王宮,並在17世紀時進行了大規模重建。

從去年開始,這座以無數精美壁毯、亮閃閃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巨型的波西米亞水晶吊燈,而聞名的馬德里郊外王宮,差不多成為戈多伊首相的私人官邸。

剛剛走進書房,戈多伊就一眼看見弗朗西斯男爵已在此守候多時了。

兩年前,這位自家妻侄曾是西班牙王國駐巴黎使領館的參贊,似乎是想體現自己的能力,當兩國斷交時,弗朗西斯主動留在巴黎,並組建了一個間諜網。

最初的時候,弗朗西斯的間諜網的確發揮了不少作用,除了傳遞有價值的情報,還協助不少受迫害的法國貴族流亡到西班牙。

但在去年10月,弗朗西斯的間諜網遭遇巴黎警察局政治部的破壞,他本人也被捕入獄。好在那位安德魯-弗蘭克主管並沒為難西班牙首相的外戚。透過人質交換,弗朗西斯得以平安的回到西班牙。

今年4月間,弗朗西斯受命重返巴黎,開始西法兩國的秘密和平談判……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長安

藍家三少

明末:歷代大將陸續將臨

烏蒙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