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卡爾將軍!”身著木筏主人的安德魯,率先表達對訪客的問候。儘管這種稱呼有點不倫不類。

“日安,弗蘭克將軍!”卡爾大公對等的回應道。他的聲音悅耳動聽,說得一口流利的法文,當然這也是歐洲貴族的傳統。

不過,安德魯聽得出來,奧地利王子的聲音有點侷促,那是他自幼就性格內向,並不擅長與人打交道。

如果不是安德魯一直堅持雙方的最高指揮官必須來河中會面,恐怕生性靦腆的卡爾大公絕對不會跑過來,與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舉行會晤。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安德魯上前兩步,輕輕向卡爾行了一個流行的擁抱禮。然後,安德魯做出邀請的手勢,於是兩位不同立場的高階軍官肩並肩的,向著大木筏中央的座位上走去。

依照法軍指揮官的要求,工兵們已經將那張長條餐桌,還有周邊的所有靠背椅都牢牢固定在木筏之上,以防止它們隨著波浪來回晃動。

安德魯與卡爾就這樣面對面正坐著,而充當臨時副官的席塞爾中校和摩爾將軍默默坐在兩位指揮官的身後,他們只聽不說。

餐桌上沒有開啟紅酒或是香檳,只有一壺熱咖啡,但現在已經冰涼了,大家似乎都不願意提及它。

依然是身為木筏主人的安德魯,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說:“要不,現在就開始吧。”

“可以!”卡爾大公毫不遲疑的點了點頭。

話語剛落,兩位指揮官身後的席塞爾中校和摩爾將軍已紛紛起身,他們走到木筏邊緣,各自對著己方河岸上計程車兵,上下揮了揮手。

很快,斯海爾德河的東西兩岸,從樹林的黑影中,分別衝出一艘划槳的木船,裡面乘坐10到20名左右的戰俘(人質),緩慢而堅定的駛向彼岸。

儘管摩爾曾竭力表示反對,但在安德魯的強硬堅持下,雙方最終同意:首先交換的都是普通士兵,接著才是中下極軍官,最後才輪到雙方的高階將領,包括約克公爵、皮什格魯將軍與旺達姆將軍。

七八分鐘過後,兩艘木船先後安全達到對岸,那些劫後餘生計程車兵很快就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這令木筏上所有人一度緊繃的心情,勐地一下放鬆了下來。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於是,交換(戰俘)人質的行動,按部就班的持續進行。

安德魯隨即將目光從河岸那邊,轉到對面的奧地利王子身上。

他笑呵呵的說道:“不得不承認,您的確很厲害!這是我參軍以來第一次,有人能夠從我的算計中跳出來。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您之前派往金斯基親王的兩位聯絡官,庫爾茨中校和他的助手維特少尉,也別列入釋放名單中。”

“謝謝!”卡爾大公禮節性回覆道。

但這位奧地利王子此時的感覺,似乎就要吐血。那是愚蠢之極的金斯基親王,為了推卸他本人的戰敗之責,不斷向聯軍總指揮科堡元帥,向神羅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申訴,汙衊說是卡爾大公的聯絡官庫爾茨中校將情報出賣給了法國人,以至於第五縱隊才在抵達拜雪鎮的凌晨,遭到10倍法軍的大舉圍攻。

對於上述言論,深明大義的科堡元帥自然加以嚴厲的駁斥,反而是卡爾大公的親哥哥,神羅皇帝弗朗茨二世卻在私下裡相信了金斯基親王編造出來的,事實上並不怎麼高明的謊言。

“您更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家,不像是一個正直的軍人。”卡爾大公陰沉著臉,一字一句的說。

現在的他總算是明白了,為何安德魯在明明有能力全殲金斯基的第五縱隊,至少是可以幹掉討厭的金斯基親王,卻是在最後放了對方一條生路的原因所在了。

對於卡爾大公的評述,安德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於是引述這是克勞塞維茨所著作的《戰爭論》的幾句話來裝逼。

“王子殿下,請記住:‘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如果再說的具體一點,‘戰爭總是在某種政治形勢下產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種政治動機引起的’……於是乎,既然政治可以爾虞我詐,不擇手段,那麼為政治服務所進行的軍事行動,就不可以藉助上述方式方法來獲取勝利呢?”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說道這裡,安德魯看了臉上已氣鼓鼓的卡爾大公一眼,心知後者與約克公爵一樣,並不擅長詭辯之術,又是也缺乏急智。

於是,他舒緩了語氣,繼續說道:“我在外交學院讀書時,歌德教授就曾擔任過我的文學老師。至今,我都記得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走他為自己開闢的道路,不被權威所嚇倒’……”

在引述歌德名言時,安德魯故意說得很慢,而且有點結結巴巴。果不其然,忍不住的卡爾大公立刻補完了最後一句。

“不受行時的觀點所牽制,也不被時尚所迷惑!”

事實上,歌德也做過卡爾大公的老師。那是這位德意志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前往布魯塞爾講學時,卡爾大公旁聽了歌德教授在天主教魯汶大學裡的所有公開課。

與約克公爵一樣,在得知安德魯畢業於外交學院之後,也清楚法國將軍的貴族身份,於是乎,卡爾大公便暫時放棄了對安德魯的種種成見。

就像是與許久未見的老同學,兩個人開始談及歌德教授,談及老師的代表作《少年維特之煩惱》,以及正在創作中的《浮士德》。

不出意料的,安德魯又一次開始要裝逼了。

“在我看來,《維特》所描述的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悲劇愛情故事,而是深刻地揭露了落後封建統治之下,民眾的精神和思想都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苦悶的內心渴望獲得解放,但是又由於自身的軟弱性而普遍存在的消極、頹廢情緒的生活狀態。

而維特,就是這個時期德國的覺醒青年,他對人生和社會都有著深刻而清醒的認識,對現實的不滿和憎惡讓他充滿了攻擊性,但是鬥爭力量的缺乏又使他感覺力不從心,這種矛盾深深的折磨看他,讓他的情緒從激憤、焦慮逐漸轉變為憂鬱和苦惱,直至最後感到絕望,透過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與這個醜惡腐朽的社會做了徹底的決裂。

所以說,他的死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他對自己和社會的關係沒有認識清楚。《維特》以一種特殊的藝術方式對社會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揭示,並對造成這種社會弊病的根源進行了揭露和抨擊,是整個時代的痛苦和憧憬的縮影體現。”

安德魯滔滔不絕講述或是剽竊著,後世對《維特》的經典評論。為此,穿越者陶醉在一種美妙的感覺裡,精神達到前所未有的振奮。

安德魯想著嘗試吸引這位年紀相彷的奧地利王子,希望在未來,能與卡爾大公結為盟友,共同構建一個全新的德意志帝國。

如果不可以,那就暫時的麻痺對方,然後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繼而徹底打倒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沙如雪月如鉤

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