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的喊殺聲響了整整一夜,震徹山谷。

而周瑜在大營的望臺上站了整整一夜,凝視著西面的天空,聽著空氣中的哀嚎與呻吟,卻始終不曾派出一兵一卒。

軍中諸將也沒人勸他,所有人都知道,張羨留不得。

直到第二日天明,一切歸於沉寂。

周瑜返回大帳,擊鼓聚將,眾人俱至,周瑜朗聲說道:“這些日子,我軍與益州軍相持多時,破敵之日,就在今朝。”

眾人已俱知張羨兵敗的訊息,雖然生死難料,但其部肯定盡沒。

這時有將領勸諫道:“益州軍新勝,士氣高漲,其勢仍盛,現在出擊,只恐難以破之。”

周瑜握緊佩劍,看著眾人,厲聲說道:“誰若畏懼,儘管離開,今日若不破賊,絕不收兵。”

眾將俱是凜然,周瑜乃下令道:“甘寧於水路進兵,今日午後,用船裝載茅草,撲向猇亭。”

“李異在甘寧之後,於水路進兵,在猇亭越過其部,直撲下游秭歸。”

“定徐引鷹揚軍,趙莽引江東兵,分兩路出擊敵軍江北營寨。每人手執茅草一把,內藏硫黃焰硝,各帶火種,各執槍刀,一齊而上,到了益州軍營地,順風舉火。”

“諸部各帶三日之糧,不許後退,晝夜追襲,務必擒殺趙韙,生死不論。”

······

這一次周瑜的野心很足,除了擊破趙韙其部,還要搶佔魚復關(治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城),雖然他無力攻入益州腹地,但要開啟進入川中的大門。

周瑜正佈置著任務,有士兵來報,張懌回來了。

周瑜微一皺眉,以為張羨沒死,立刻問道:“張將軍何在?”

守軍言說“未見”。

周瑜這才放心,立刻讓人將張懌領入大帳。

張懌入內,周瑜趕緊問道:“張校尉,張將軍何在?”

張懌看著周瑜,雖然心中恨的要死,可是卻無可奈何,只得悲從中來,放聲哭道:“家父殉國了。”

周瑜惴惴不安的心這時才徹底放鬆下來。

張羨既死,無憂矣。

周瑜安撫了張懌幾句,便要讓他退下休息。張懌自不願意,揚言要隨軍出戰,為父報仇。

周瑜也不攔著,便讓他率領殘部,歸入趙莽一軍。又叮囑趙莽,好好保護張懌,決不能讓他出事。

若是父子二人同死於之前的一戰中也就罷了,可現在張羨已死,若是張懌再出事,保不齊便起了流言,徒生事端,不利於荊州的安定。

······

此時徐州軍營之中,正熱火朝天的準備著,而益州軍營之中,更是興高采烈,如過年一般。

昨夜一戰,全殲張羨所部數千人,乃是眾人出川以來最大的勝仗。

趙韙本人,洋洋自得,忍不住笑道:“看來徐州軍果然勢窮,今斬殺張羨,足以讓他們生畏。”

張羨雖是地方軍,可他卻是曹昂任命的將軍,在曹昂系統內部,單論官職,可排前幾位,所以趙韙才會如此激動。

“只可惜周瑜小兒膽怯,未敢前來,否則必擒獲此小兒。”

一眾部下也紛紛拍著趙韙的馬匹,使得趙韙是神清氣爽,格外舒暢。

“對了,將張羨的人頭送往成都,讓咱們那位使君看一看,咱們川中男兒,風采不凡。同時再讓他多調遣一些軍械,物資,不要再首鼠兩端了。”

對於趙韙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勝利,還是他跟劉璋談判的籌碼。單憑他一人肯定敵不過曹昂,所以他必須拉上整個益州。

趙韙下令,為慶賀這場大捷,今晚犒賞三軍。

到了晚上,趙韙擺下宴席,宴請諸將。

眾人觥籌交錯,載歌載舞,紛紛向趙韙說著吉祥話。更有人揚言,趙韙才應該是益州牧。

雖然趙韙謙辭,可臉上卻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眾人正高興間,帳前中軍的旗杆,忽然無風自倒。

這種事在軍中算是不祥徵兆,眾人心中皆有惴惴,於是這宴席自然也沒法再進行下去了。

眾人散後,趙韙問程畿道:“此為何兆?”

程畿疑問地說道:“莫非徐州軍今夜要來劫營?”

隨即程畿也搖了搖頭,畢竟昨夜徐州軍已經喪膽,眼看張羨遭遇伏擊,連救都不敢救援。

趙韙也說道:“必不會如此。”

就在這時,有兵眾來報,江北營中,似有火光。

趙韙大驚,趕忙爬到一處高地觀看,只見大江對面,火勢熊熊,烈焰灼天,彷彿要把天空給融化了一般。

原來甘寧直撲益州軍的猇亭水軍大營,益州軍毫無防備,被甘寧堵住營寨,放了數十艘火船,直撲對面。於是益州軍整個水軍大營,立刻如一個火爐一般被點燃,四處起火,燒到岸上,又引燃岸上營寨,然後便成了趙韙所看到的模樣。

趙韙心中大驚,立刻命大將龐樂前去救援江北。

而到了初更時分,東南風驟起。

定徐帶著鷹揚軍翻山越嶺,撲到益州軍大營前。眾人紛紛將手中火束投擲到益州軍營中,於是益州軍營很快火起。

而益州軍連營山中數十里的壞處也在此刻凸顯。

因是山中,道路狹窄、崎嶇,轉移不便。可營寨相連,大火一併燒去,蔓延開來,各處連營都禍及池魚。

而且因為在山中,又是秋季,草木乾枯,所以這火勢傳播的極快,轉眼間便無法撲救。

風緊火急,樹木皆著,喊聲大震,哀嚎遍野,彷彿人間煉獄一般。

益州軍此時已經徹底亂了起來,眾人紛紛搶奪逃命的道路,自相踐踏,死者不知其數。

可是山野之中,又四處火起,哪裡是逃命之處。

所以燒死、摔死、互相鬥殺者幾乎無數。

這個時候,上至趙韙,下至普通士兵,哪還有一戰之心,皆是惶惶不安,只圖逃命了。

而在遠處的徐州軍大營中,周瑜看著火起,滿是笑容,心中已松。

這一仗雖然未完全結束,可是大局已定,再無反覆的可能。而失了三萬精銳,益州短期也沒有威脅荊州的能力。

周瑜帶著後軍,高聲呼道:“全軍出擊,徹底殲滅益州賊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宋秘史

無所畏懼的石頭人

鋼鐵蘇聯

柯基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