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戰後,波才、李通兩部分兩路南下。

曹昂其實並未做好吞併荊州的準備,但仗打到這種程度,肯定也不能退縮。宛城是中原腹地的西南大門,曹昂哪怕不能直接覆滅荊州,也得奪取此地,將刀架到劉表的脖子上。

從陽翟向南,離著宛城四百餘里,途中有多處要塞、城池。

也虧得劉表為了勝利孤注一擲,抽調了大量的部隊進入豫州,以至於整個宛城及周邊地區,一共不到兩千郡兵。

不過此地是劉表進攻豫州最重要的後勤基地,各種物資充足,而宛城又是一座大城,人口密集。一旦讓守軍有了充足的準備,發動起城中精壯和豪強私兵,這仗就難打了。

宛城的守將乃是王凱和韓嵩,王凱既是劉表老鄉,又是劉表的女婿,長得還帥,因此頗得劉表信任。

而韓嵩則不完全是守將,他主要負責督運糧草。

自汝陰之戰大敗的訊息傳到宛城,二人便開始著急起來。雖然宛城離著豫州主戰場還較遠,但二人手中可謂是無兵無將,一旦徐州軍打到宛城,著實不知該如何應對。

面對現在的危局,若非老丈人劉表不許,惶惶難安的王凱只怕就要直接逃回襄陽了。

韓嵩倒還鎮定一些,不住地安撫王凱,文聘所部在潁川,正在撤退。一旦宛城增添了這兩萬生力軍,必然無虞。

王凱在忐忑之中等了十數日,沒有等到文聘大軍回返,卻收到文聘敗亡的訊息。

王凱又驚又懼,徹底亂了心神。

城中諸事,也虧得有功曹鄧至打理,這才沒有混亂。

王凱雖然受命鎮守宛城,執掌南陽郡事,可他並無治政經驗,又無聲望和影響力,能做到這個位置全靠一個“親”字,自然無力管事,只能將諸事委給鄧至代掌。

當然這事也不能完全怪王凱,南陽郡作為帝鄉,本就豪強眾多,難以約束。之前成瑨做太守時,便有“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的說法,守令的權利出不了衙門。

鄧至也算盡心,面對危急形勢,一面安定人心,一面徵召青壯,勉強維持住宛城的穩定。

這日一大早,鄧至剛到郡府,便有守門郡吏來報,城外湧來大批潰兵,俱是從潁川逃回來的。

鄧至雖然在郡中權利極大,可也不敢在這種事情上越過王凱,於是立刻向王凱彙報了此事。

王凱聽得此訊息,忍不住滿臉愁容道:“此等潰兵,已經失了士氣,只知劫掠,萬不可使其進入城中,驚擾了百姓。”

王凱所言,雖然有些荒唐,可有確實有些道理,若是讓大批潰兵入城,的確會帶來不小的麻煩。

不過鄧至卻不這麼認為。

鄧至並不願意宛城落入曹昂手中,可是宛城也確實沒多少兵馬,雖然各家可能會為了抵禦徐州軍盡一些力,可若是能有可用之兵,誰又願意消耗自家兵丁。

這些潰兵雖然狼狽了些,畢竟是見過血的老兵,若是能收攏幾千人,或許便可守住宛城。

於是鄧至勸道:“雖是潰兵,畢竟有些戰力,若是能幫著明府守城,或有大用。”

王凱聽了有些猶豫。

鄧至又說道:“徐州軍來勢洶洶,宛城首當其衝,蔡軍師和文中郎將俱敗,咱們若是手中無兵,怕是隻得城破人亡。”

王凱一時也沒有其他主意,只得同意了鄧至的建議。畢竟鄧至這個本地人都不在乎敗兵擾民,他何必操心呢。

於是鄧至親往城門處收攏兵馬。他很清楚,王凱庸碌,宛城能否守住還要兩說,他必須要將這支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方能獲得主動權。

雖然鄧至不願歸降曹昂,可若是別無他法,他自是比誰降的都要快。

鄧至趕到城門處,城下的潰兵早就等得不耐煩了。眾人聚攏在一起,罵罵咧咧,叫嚷著守軍開門。

文聘、劉匊、張厚俱是南陽人,軍中南陽人較多。

而城下的潰兵,不少人還和守軍相識,自是“七大姑”、“八大姨”的攀著親戚。鄧至見狀,相信了這些潰兵的身份,便放心地開啟了城門。

眾人推推嚷嚷,一股腦地往城裡衝。

這時一個年輕人擠在人群之中,忽然拿出長弓,張弓搭箭,正中鄧至咽喉。

鄧至捂著咽喉,臨死前還不敢置信,而那年輕人去手持長弓,高聲喊道:“我乃大將軍麾下武猛司馬呂常,奉大將軍之命,平定宛城。”

人群之中,不時有人高呼。

曹昂之前擊破文聘之後,便想到潰兵偷城之策,因此從潰兵中招降了十多人,跟著潰兵一起南逃宛城。

這些人的呼喊,使得一眾潰兵一時間都慌了手腳,反倒讓這十多人裹挾,倒真像是衝城之兵。

這時城頭上有人對潰兵射箭,數人身死,這更加深了潰兵的混亂。

呂常在人群中又高聲喊道:“諸位難道忘了,是誰給你們吃食,又是誰給你們棉衣讓你們活命。諸位隨我效忠大將軍,大將軍有令,拿下宛城,諸位重重有賞。”

混亂的人群聽得呂常之言,頓時想起三峰山上的恐懼與飢寒交迫,以及曹昂給的吃食、衣服。

不少人頓時便倒戈相向。

於是呼聲越來越響,反倒真成了偷城大軍。

呂常帶著眾人一股腦地衝入城中,控制了城門。而此時李通所部埋伏在城外十餘里,聽得呂常偷城得手,立刻向宛城而來。

若此時城中守軍精明強幹,或許還能力挽狂瀾,可惜鄧至已死,王凱哪有那個能力。

李通的大軍很快入城,而呂常作為嚮導,帶著眾人一路往郡府而去。

王凱聞聽城破,根本沒有抵抗之人,收拾行囊便欲逃命,剛出郡府,迎面便撞上呂常一行。

呂常既投了曹昂,自然要多多立功,眼看王凱要逃,立時張弓向對方射去。

王凱肩膀中箭,落於馬下。

呂常正欲活捉王凱,李通部將也欲搶功。呂常倒是個心狠手辣之人,自知搶不過對方,衝上前去,抓住王凱的頭髮,就要宰了對方。

“大將軍要活的。”

隔得不遠一名軍侯立時大喊,呂常這才收手,但已經割破王凱的脖子。

王凱都已經嚇尿褲子,被呂常拖著,交給了對方。

隨著王凱被俘,宛城陷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太子,你都退婚了還哭啥?

墨染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