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自準備偷襲新蔡,便做了充分的準備。

實際上汝南南部諸縣,從來都不是徐、荊雙方目光的重點。因為這裡有大別山脈阻隔,誰也無力從此地向對方腹地發動進攻,所以短期內的戰略意義並不大,雙方也不會將有限的兵力部署在這裡。

南部淮河兩岸分佈了六縣,其中東面的富波三縣名義上歸屬徐州,西部弋陽(治今河南省潢川縣西)三縣,歸屬荊州。荊州軍只在弋陽部屬了少量軍隊,算是發揮一個警戒意義。

郭嘉從蓼縣出發,一路毫無阻隔,便從淮水進入汝水,逼近新蔡。

蔡瑁東進之時,也只在新蔡留了三千人馬。

隨著吳霸等人戰死,瞿恭等人投降,黃邵等人則退往陳國,實際上荊州軍已經佔領了汝南郡大部。雖然徐州軍的遊擊騎兵往來縱橫,不斷地騷擾著荊州軍的糧道,可是這點兵力是無力攻城的。

負責守衛汝南腹地的王威、呂介二人兵力亦很分散。

呂介的主力在郡治平輿,主要防備陳國方向的徐州軍;王威所部則屯駐於陽安一帶,綏靖原本李通的地盤。

所以整個汝南郡的腹地,相當空虛。

郭嘉主力一路進駐到大呂亭,隔著新蔡不過十多里。

對於郭嘉來說,攻克新蔡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真正的困難是如何將攻克新蔡的訊息遮掩住。

一旦蔡瑁得知新蔡失守,到時候必然改變撤退的道路,無論是向西北的平輿,還是南下渡淮,翻越大別山,於郭嘉來說,都是麻煩事。

所以早在壽春之時,他與荀攸商議策略之時,荀攸便建議道:“駐守新蔡的荊州軍主將乃是鄧義,負責為蔡瑁徵集、輸送糧食,算是半個汝南太守,若是能招降此人,汝南郡多地可傳檄而下。”

郭嘉聽後,不由得搖搖頭。

“我亦知此人,鄧義乃南陽名士,出身不凡,若是空口白話,讓他投降,只恐此人不願。而若是招降不成,那就打草驚蛇了。”

“有一人或許可以說動鄧義。這鄧義雖然入仕荊州,可並不喜劉表,甚至雙方矛盾重重。他本來是荊州治中,後來劉表與袁紹結盟,鄧義反對無效,便一氣之下以自身有疾病的緣由準備辭官。

正巧蔡瑁領兵北上,知道鄧義在豫州頗有名氣,折節延請,這才讓鄧義成了他的後勤官。

鄧義素來與汝南許靖、袁忠兄弟交好,甚至曾相邀暢遊天下,若是請袁弘出面,或可說動。”

“袁弘未必會同意吧!”

荀攸笑道:“袁弘怎敢不同意?”

郭嘉覺得此言有理,便親自去延請了袁弘。

袁弘是袁賀三子,袁忠的弟弟。他素來對袁湯(袁紹祖父,袁弘祖父的弟弟)一脈沒有好感,甚至對他們的欺世盜名感到恥辱,於是一直在家隱居。哪怕袁紹、袁術權勢滔天,長房的袁遺、袁忠都依賴二袁,他也不與對方交往。

郭嘉剛開始請求袁弘此事,他當然不願意。

郭嘉便言,曹昂已從交州徵辟袁忠,隱隱有威脅之意,袁弘為了其兄安危,心中無奈,只得同意。

對於袁弘來說,家族顯貴之時,他可以不趨之若鶩,可是家族沒落之時,他身為袁氏子弟,卻是得義無反顧。

袁弘跟著郭嘉到了大呂亭,然後受命到了城中。

鄧義見到袁弘,頗為吃驚,再聽說徐州軍已到,更是驚愕萬分。顧不得其他,鄧義便匆匆趕到城牆之上,卻只見城下的徐州軍接天蔽日,一眼望不到邊。

這時袁弘方言道:“子孝(鄧義字),我是來勸降的。”

袁弘說著,將郭嘉的親筆信交給鄧義。

鄧義臉色難看地接過信來,匆匆看了起來。

這是郭嘉寫給鄧義的信,信中寫道:“鄧公乃是至誠君子,聞世間有忠義事,亦欲為之,只是不知天時啊。

今我軍已擊破蔡瑁主力,汝陰大捷,水師主力亦從長江攻入江夏,荊州覆亡,只在眼前。荊州軍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來救援鄧公。

今我軍士卒精銳,人思致命,相遣之兵,相繼於道,橫掃汝南,只在朝夕。

鄧公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之水活命,乃是不可能之事。

鄧公此時,或許在想,城中將士齊心,堅守孤城,尚能苟延殘喘,稽延旦夕,等待時局變化。

可是荊州主力盡喪,我亦已將新蔡城圍的水洩不通,數萬精兵,只怕用不了一日,便能破城。

鄧公秉持忠節,願為君盡忠,可城破之後,身死何益,不過是讓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

敢請鄧公為了闔城百姓,開啟城門,嘉向鄧公保證,絕不傷害一兵一民。”

鄧義大為吃驚,看向袁弘道:“邵甫(袁弘字),蔡瑁真敗了?”

袁弘忍不住嘆息道:“郭奉孝設下了埋伏,蔡瑁於汝陰大敗,數萬大軍盡喪,隻身逃命,生死不知。”

鄧義心中惶惶,一時難安。

此時的鄧義已經是心中生懼,猶猶豫豫,又經過袁弘的反覆勸說,最終決定向郭嘉投降。

危難之時,人還是為自己考慮的多,為別人考慮的少。

袁弘作為雙方中人,來回傳話,最終雙方商定,由鄧義出城投降。

次日一早,鄧義帶著幾個從人來見郭嘉。郭嘉下船相迎,然後拉著鄧義之手,便上了座船。

二人在船上沒說多久,鄧義突然發現城中有些騷亂,城頭的旗幟也換成了徐州軍大旗。

原來郭嘉擔心事有反覆,早就安排了四部,每部各百人,待鄧義出城之後,馬上搶入城中,守住城門,避免徐州軍克城的訊息走漏。

“郭公,這是何意?”

鄧義一時大驚,還以為郭嘉要殺他。

“鄧公莫驚,皆是小事。”

鄧義這時才明白郭嘉的意圖,冷著臉說道:“郭將軍說蔡德珪(蔡瑁字)兵敗汝陰,也是有假?”

郭嘉笑道:“雖然還未徹底失敗,但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

鄧義知道中了郭嘉的計,可木已成舟,也無辦法,只得無奈地投降了徐州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是竹林酒肆掌櫃

桑果1

重生民國:蔡元培

江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