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祭祀“太一”神的日子,本該普天同慶,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可是今年東武陽的元宵節,只剩下一份蕭索。

大家是一日一日的苦捱,生命的終點都不知在何時,更別提有心過節了。

還是臧洪下令,在城中掛上幾個燈籠,勉強有些光亮。不過這喜色混著到處散亂的屍體,怎麼看怎麼顯得詭異。

或許因為過節的緣故,今日冀州軍的攻勢很稀疏,頗有些敷衍的樣子。到了傍晚,城外冀州軍營中便早早地掛起了燈籠,準備過節了。

戰場上過節,也是個稀罕事。

陳容見狀,便勸道:“明府,看這架勢,只怕今夜冀州軍忙著過節,不會發動攻擊了,你幾日沒有休息了,要不今夜就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臧洪自是不願,陳容便道:“明府,你是東武陽的主心骨,若你垮了,東武陽真的沒希望了。你今日且好好歇歇,畢竟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臧洪想了想,也便同意了。

他已經數日未眠,確實有些熬不住了。

“我若去休息了,預備隊誰來帶?”

“我來便是。”

“你本來就駐防南門,現在又帶預備隊,只怕難以兼顧。”

東武陽城中,將領折損嚴重,連陳容這種專管後勤的文官也不得不上陣了。

陳容想了想,方說道:“那我帶預備隊坐鎮郡府,將南門交給趙怡。南門壓力本就最小,交給趙怡也能頂得住。現在各門兵力俱是不足,預備隊需要隨時支援各處,更為重要。”

臧洪看了看陳容的小身板,不由得問道:“你也知道預備隊乾的是救火的事,對反應和臨機要求很高,責任重大,你能行嗎?”

陳容笑道:“看著明府做了五個月,再是愚笨,也學點東西了。”

“好!”

除了陳容,這活交給其他人他皆不放心。

臧洪將預備隊的指揮權交給陳容,又招來趙怡,命他守禦南門。

自淮南戰後,袁術兵敗,趙怡雖被曹昂釋放,卻是無處可去,四處流離,最後只得決定返回老家。

途徑東郡之時,趙怡聽說東郡太守為臧洪,便前來投奔。

趙怡和臧洪二人淵源頗深。

趙怡的嗣父乃是趙苞,臧洪之父是臧旻。當初熹平北伐,使匈奴中郎將臧旻是東路軍主將,負責出雁門北上。可惜這一戰打的大敗,東漢徹底喪失了對鮮卑的進攻能力。

而同年鮮卑人為了報復,便入塞寇鈔。時任遼西郡太守的趙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道經柳城,為鮮卑人所虜。鮮卑人以趙苞的母親威脅趙苞,趙苞義不受脅,即時進戰,大破鮮卑人,而母妻皆為賊所害。現在趙怡身上的鄃侯職位,便是此戰之後所封。

趙苞葬完母親,嘔血而死。

臧旻知道後甚是慚愧,以為此事與他關係莫大,因此對趙苞一家多有照顧。

臧洪作為一個君子,自然繼承其父舊事,因此對於趙怡的投奔很是高興,對其委以重任。

趙怡在東郡先是擔任督郵,轉任五官掾,又升任功曹,算是郡中三把手。

這些日子,因為陳容逐漸將精力放在守城上,後勤事一直由趙怡負責,沒想到他也要轉為守城官了。

對於臧洪的安排,他自不會拒絕,只是心情卻難安。

實際上現在的趙怡,正在矛盾之中。

前兩日有袁紹部下進入城中,名叫李孚,乃是趙怡的好友,正為勸降趙怡。

趙怡當然不願投降,可是李孚的話卻讓他有些心動。

“袁公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渤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凡能救天下者,唯袁公一人也。

且袁公愛士之名,天下皆知。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加以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士無貴賤,與之抗禮。

子和若不投奔袁公,如之奈何?”

趙怡其實也是很看好袁紹的,畢竟袁紹出身高貴,門第屬於趙怡需要仰望的級別。趙怡當初北上,其實也想投奔袁紹,只是沒有門路,所以作罷。

只是臧洪對他很好,背叛臧洪,他一時難以接受。

趙怡在南門檢視了一圈方才回府。

回到府上,李孚趕緊來迎接,見到趙怡,他便問道:“趙侯,臧洪讓你負責南門守衛,真是天賜良機啊。”

趙怡聽了,一時愣神,他沒有想到李孚訊息如此靈通,不過是今日之事,李孚竟然已經知道了。

“你在城中有內應?”

李孚笑道:“趙侯這是什麼話,城中除了趙侯,我可不認識旁人。”

“你趕緊走吧,我是不會投降的。”

這時李孚正了正色說道:“既然如此,容我再說一次。趙侯之才,非尋常人也,屈死此地,不覺得可惜?

我知趙侯心意,不過是顧念臧洪對你的容量之情,不忍背叛。

不過在下要說,私誼歸私誼,公事歸公事,不可相混。臧洪乃袁公部下,起兵反叛,本就是不義之舉,趙侯附從,難道史書上會對你們褒讚嗎?

況且臧洪要拉著闔城百姓去死,到時候城毀人亡,難道趙侯會安心。

忠於臧洪,以致社稷動盪,百姓死難,乃是小忠小義;歸附袁公,平定禍亂,安定地方,乃是大忠大義。

趙侯乃人傑也,自然明白國事為重的道理,難道真要為了小忠虛名而捨棄大忠大義嗎?”

趙怡看著李孚,本就內心掙扎的他突然說道:“我有一個要求,若是城破之後,還請大將軍留臧洪一命。”

李孚突然大笑起來。

“我當然可以為了破城而騙趙侯,可是我並不願意。臧洪起兵叛亂,若是留他一命,豈不人人效仿,那將天下大亂。再說你覺得城破之後,臧洪會降嗎?”

趙怡一時沉默。

“那你們絕不能屠戮城中的百姓。”

李孚道:“趙侯放心,東武陽之叛,罪在臧洪,袁公乃是仁主,素來愛護百姓,必不會妄加殺戮。”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向右看齊

徐貴祥

大秦記

徐三千03

俠之大義為國為民

跟屁蟲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