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戚里向北,曹昂一行很快趕到橫門。橫門向北,便是長安西市,而從西市再往北,便是外郭的居民區和渭水了。

長安城北為樊稠部所控,所以曹昂透過李蒙,很順利地出了城。

出城之後,李蒙尚有餘悸,看著曹昂,忍不住問道:“大將軍,今既已出城,我等該作何計較。”

相比較李蒙的驚魂未定,曹昂就淡定了許多。

“文楚,時至今日,倉皇而逃,惶惶如喪家之犬,可甘心否?”

李蒙當然不甘心。

“大將軍且安排,李蒙哪怕粉身碎骨,亦當效命。”

曹昂笑道:“我有兩個選擇予文楚,其一,便是文楚放棄部屬,與我一同,前往霸陵,我尚有兩千騎兵,可與敵周旋;其二,便是文楚留在長安,統領諸部,與李傕混戰,等待我率援兵返回。不知文楚願擇哪一個?”

李蒙聽罷,倒是一時猶豫起來。

這兩個選擇,俱是有利有弊。前者放棄軍隊,雖然安全,可是沒了手下一眾兵丁,他在曹昂手下,怕是也沒什麼地位。

而後者留在長安,與李傕交戰,必是有敗無勝,若是曹昂返回遲了,只怕就要全軍覆滅。

眼看眾人目光灼灼,李蒙立時反應過來,曹昂若是想帶他一起離開,直接便走了,何來二策。曹昂的真實用意,當是讓他留在長安。

想通這一條,李蒙倒是不再猶豫。

他今後要在曹昂手下混飯,若是惹惱了曹昂,即使有命,也沒了前途。他當然怕死,可更怕失了權利。

於是李蒙單膝跪在地上,朗聲說道:“大將軍,李傕凶逆,強忍寡義,志欲無饜,國之大賊,李蒙願隨大將軍擊殺此僚,必死守橫門,以待大將軍援兵。”

曹昂聽後大喜,將李蒙扶了起來。

“文楚氣勇膽烈,有大義也,吾必不負文楚,最遲明日,我絕對會趕回長安。”

曹昂留下李蒙,率領護衛,往東北方向而去。

眾人剛離長安,劉曄低聲問道:“大將軍,李蒙此人,不可信也,一旦他率領樊稠舊部,投降李傕,則長安之事,不可為也。”

“子揚,不必擔心,李蒙是忠是奸,無足輕重。”

曹昂若是想圖謀李傕,早就對其動手了,也不會等到今日。留下李傕,不過是借李傕之手,清洗朝堂而已。

於是眾人行不數里,曹昂便下令折道向西北方向的渭橋。此渭橋便是後世的中渭橋,從此地向北過了渭河,便是長陵,射聲校尉夏育便屯兵於此。

射聲校尉屬於北軍五校尉之一,不過北軍早已名存實亡。夏育這個射聲校尉不過是託個名而已,手中乃是上郡兵。

當初董卓命夏育為上郡太守,謀奪上郡,趕走了田豐。

只是上郡偏僻,董卓死後,又失了朝堂支援,難以堅守,於是夏育便逐步放棄了上郡,將上郡兵民遷回三輔。

夏育乃是涼州將領中資格最老的一人,影響力極大,李傕等人自不敢讓他進入長安,於是便命其屯於長陵。

夏育此時已經年過六旬,可仍是人老心不老,為求高位,孜孜不倦,甚至不惜投靠郭氾這個小輩。

曹昂渡河之後,便直奔長陵,非是為了夏育,而是為夏育身後的郭氾。

待曹昂趕到長陵之時,天已大亮。

夏育的軍營,建在城外,曹昂到了此地,便讓人叫門。

沒過多久,夏育便著急忙慌地從長陵城方向而來,很明顯,夏育夜間根本不在軍營之中。

曹昂突然覺得,夏育或許真的老了。

不過夏育並不這麼覺得,他飛馬趕到曹昂駕前,頗為興奮地說道:“大將軍來此,夏育幸甚。”

曹昂隨意地回了一禮。

“夏公,我今日前來,乃是狼狽周章,殘兵敗將,迫不得已,來投奔夏公了。”

夏育聽了,一時大驚。

曹昂繼續說道:“昨天夜裡,李傕突然誅殺了右將軍樊稠,後將軍郭氾亦生死未知。李傕還想對我動手,幸我突出重圍。

這三輔乃是李傕的地盤,我今日也只能來投夏公了。”

夏育聽了,舌橋不下,一時不知如何應答。

曹昂笑道:“我知今日是難為夏公了,若是夏公畏懼李傕,便將我拿下,獻給李傕,定保夏公一個重號將軍的身份。”

夏育在某一瞬間,還真的動心了。

不過夏育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說李傕對他的忌憚,單是曹昂之前的重重神奇表現,便讓他不敢動手。而且曹昂是他的恩人,身後又有數州十數萬人馬,若是他真拿了曹昂,只怕後果難料啊。

最重要的是,夏育與李傕有矛盾,並不信任對方。曹昂雖然說他不失一個重號將軍,但他回到長安,也可能面對的是李傕的屠刀。

夏育並不敢冒這個險。

於是夏育立刻下馬,跪在地上。

“夏育再是不堪,但亦知曉忠義二字,絕不敢對大將軍不敬。當初大將軍排除萬險,從洛陽來救夏育,夏育永世不敢忘。”

曹昂見狀,也下馬將夏育扶了起來。

“夏公,我如何會不信你。”

曹昂很清楚,夏育這個人雖然功名心重了一些,卻是很睿智,能夠分清利弊。

於是曹昂便又說道:“夏公,現在李傕在屠戮涼州諸部,雖說是不義之舉,可眾人實力分散,又無法統一排程各部,所以被擊敗也只是時間問題。

夏公名震西涼,若是振臂一呼,必能嘯聚諸部。將來即便不能擊敗李傕,也能與其分庭抗禮。”

“大將軍!”

夏育明顯呼吸一重,不得不說,名利二字,於他吸引太大。若是能夠成為涼州諸軍的領袖,他當然願意冒險。

曹昂見到夏育已經心動,便又言道:“此番若敗,夏公還能與我一同回徐州,夏公乃是國之宿將,徐州亦有不少夏公的老友。”

曹昂此言,算是給夏育一個退路。

夏育相信,他若是兵敗,跟著曹昂回徐州,曹昂必然會收留他,還會以禮相待。

既然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去徐州,夏育當然敢賭。

於是夏育立刻拱手言道:“夏育願隨大將軍,誅除逆賊李傕,絕無二話。”

曹昂知道,事成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無敵被驅逐開始

五五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