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劉辯死而復生之後,劉協便將其安置到宮中,不與外人交通。

李傕雖然想用劉辯來挾制劉協,但也只是挾制,他作為董卓事業的繼承人,天然地便要支援劉協;至於朝政其他大臣,也是關西派當權,以穩定為主。

所以也沒人會為劉辯求個公平。

於是劉辯復生帶來的風波,便漸漸消散,劉辯本人,在長安城中,幾乎銷聲匿跡一般。

但曹昂此來,是為了攪亂長安朝廷的。

而若想完成這個既定目標,曹昂手中最有效果的兩張牌,一張是李傕和郭氾、樊稠的矛盾,而另一張便是劉辯。

所以這種公開場合,曹昂自是要提起劉辯了。

眼看曹昂提到劉辯,眾人的臉色皆是不好看,更多的人則是不約而同地看向劉協。

劉協也很吃驚,他才十四五歲,尚沒有太多養氣的功夫,所以驚愕的表情裡又帶著一絲不滿。

眼看沒人說話,曹昂又問了一句。

“今日如何不見弘農王?”

劉協見狀,這才有些結巴地說道:“阿兄,阿兄平日不喜人多,所以今日之事,倒是未曾喚他。”

曹昂聽了,立刻說道:“雖是如此,可臣也是數年未見弘農王。而且這弘農王死而復生之事,著實傳奇,說實話,臣至今都有些難以置信,倒是希望能夠與弘農王一見,也讓臣徹底放心。”

聽到曹昂之言,劉協倒是有些弄不清他的心思了。

這時衛尉趙溫勸道:“大將軍,弘農王住的離前殿有些偏遠,大將軍改日再去拜見,也是不遲。”

曹昂卻是搖頭道:“哪怕有些遠,我也是可以等的。而且我是一國宰執,私下裡拜見諸侯王,終究是不妥,倒不如當著天子的面,也證明我曹昂清清白白,問心無愧。”

旁人還有想說什麼的,楊彪卻是起身說道:“大將軍乃是國之宰執,弘農王的真假,需要大將軍之言。”

楊彪一言,旁人再無話說。

楊彪說得很明白,這不是曹昂和劉辯見一見這麼簡單。曹昂是一國宰執,對於劉辯的真假上,他是有發言權的。

劉協見狀,也只得讓人去請劉辯。

劉辯住在未央宮中,未央宮再大也是一座宮殿群,所以沒過多久,劉辯便到了。

此時的劉辯,穿著一身黑色的尋常衣服,頭戴儒冠,走到殿中,面色如常的向天子行了大禮。

他自知身份特殊,所以也只是尋常書生打扮,可這身著裝,讓人看了,格外地礙眼。

曾經的大漢天子,現在卻淪落至此。

曹昂見到劉辯之時,眼圈便紅了。

等到劉辯起身,曹昂立刻上前,走到劉辯身旁,低聲問道:“可還安好?”

劉辯看到曹昂,眼中的淚卻是止不住的落了下來,就像一個受委屈的孩子,終於見到自家的大人一般。

“老師!”

曹昂一把將劉辯摟到懷中,眼眶已經溼潤。

而劉辯被曹昂抱著,卻是大哭起來。

“不必擔心,有老師在,一切都有老師替你做主。”

在場的很多人,見此也是默默地擦拭著眼角,倒是劉協,坐在上首,看著這般場景,臉色有些鐵青。

曹昂這是什麼意思。

劉辯哭了好一會,方才止歇。

曹昂拿出手帕,輕輕給劉辯擦乾眼淚,然後看著對方的打扮,有些不悅地說道:“大王如何這身打扮?”

劉辯並不知道是來見曹昂,此時有些尷尬地說道:“來的匆忙,倒是忘了換衣服。”

曹昂沒再看劉辯,而是轉頭問向劉協道:“天子,不知弘農王現居於何處?”

“阿兄現居於未央宮內,曲臺殿中。”

“不妥!”

“有何不妥?”

“未央宮乃是天子所居之處,天子和弘農王同居於此地,意欲如何?難道要君非君,臣非臣嗎?天下百姓若知道了,怕是要笑話的。”

劉協不知道曹昂的用意,只得又問道:“大將軍以為該如何?”

“要麼在洛陽城中給弘農王修建王府,要麼讓弘農王之國。”

“這。”

眼看劉協有些猶豫,曹昂繼續說道:“臣記得年中的時候,給朝廷上過一道奏疏,只是不知為何泥牛入海,沒有結果。

今日臣便再次請奏天子,弘農王乃昔日天子,無過被廢,是受了大委屈的。朝廷雖然不能再重扶其為天子,可卻是要給予補償。

第一,弘農王雖失天子之位,可仍當享受天子儀制,對上不稱‘臣’,對下受朝拜,百年之後,以天子禮儀下葬。

第二,弘農王的封號,著實太低。當改封為南陽王,以南陽郡、南郡、江夏郡三郡為南陽國,位在諸侯王之首;以弘農郡為弘農國,河東郡為河東國,循東海王故例,以南陽王並受弘農、河東二國。

第三,我也不知道是誰給天子加的字,居心叵測,不當人子,宜速速更該,以正視聽。”

眾人聽了這三條,皆是瞠目結舌,至於劉協,臉上難看之色已無法遮掩了。

淳于嘉小聲地說道:“如此安排,也著實太過了些。”

“過嗎?我覺得不過。弘農王乃是先帝嫡長子,身臨大位,無罪被廢,朝廷若是不給予補償,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曹昂說著,看向淳于嘉道:“淳于司徒,我記得天子加冠,你便是賓,這以‘伯’字取字,你難道看不出不妥來。

身為三公,首先便要能佐弼天子,獻納忠讜,安國利民,你這司徒,當的也著實尸位素餐了。”

淳于嘉被曹昂堵得說不出話,差點一口氣沒有提上來,直接被送走。

而其餘眾人,再無敢言者。

曹昂的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後落到劉協身上。

“天子以為如何?”

劉協當然不願意,若是這麼安排的話,劉辯便成了二皇帝,可以隨時將他取而代之。他現在終於明白,曹昂此番前來長安,不是為他出頭的,而是為他的兄長出頭的。

此時劉協心中滿是憤恨,卻只能強壓怒火。

“茲事體大,朕其實也不懂諸多事情。所以朕覺得,應該有馬太傅在場,然後朝中重臣,一同商議,如此方妥當。”

“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王朝那些事兒

邊塞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