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跟在天子侍衛身後,乃是一赳赳武夫,滿臉絡腮鬍子,虎背熊腰,甚是雄健。

此人雖然說著“請罪”,可臉上全無認罪模樣,反倒是顯得不以為意。

當庭喧譁,乃是一個頗為無禮的行為,在朝堂之上,更是一項罪狀。可是在場之人,竟無人說話,顯得他有些理所當然。

很快此人走到殿上,來人正是李傕。

這兩年隨著李傕的權利穩固,再不復之前的小心模樣。他亦有“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因此入殿之時,倒是顯得很囂張。

這是李傕的試探,也是讓眾人學著適應。

不過現在看來,眾人倒是真的適應了。

李傕入殿,拜了一下天子,然後看向曹昂道:“這是大將軍吧,真是年輕,讓人生畏啊。”

李傕的話中,帶著一絲玩味。

曹昂聽了,立刻說道:“李車騎,當年在美陽時,你可是跟著我那牛輔賢侄,一齊拜見於我,今日如何不認識了?”

李傕當初的頂頭上司牛輔,在曹昂這裡,不過是個子侄輩,你李傕又算什麼。

李傕聽了,臉色鐵青,剛想說話,曹昂卻伸手抓住李傕的手。二人暗中角力,李傕自詡猛將,竟然在曹昂手中吃了暗虧,手差點被捏碎了,好懸才掙脫開。

李傕對於曹昂,本就有畏意,今日交鋒,文、武皆吃了虧,反倒是不敢發作了。

李傕怏怏地坐下,曹昂卻與劉協說道:“天子,臣與車騎將軍,當年還一同共事。當時車騎將軍在牛輔麾下,美陽一戰,甚是拼命,先登破敵,是個良將。

對於猛士,我素來相愛,當時便與董仲穎說,用五百匹良馬,與之相換,可惜董仲穎不換,否則車騎將軍,早跟著我到徐州了。

我記得車騎將軍還有個弟弟,較之差了不少,武事不行,倒是可以管管後勤。”

李傕被曹昂說得,面上無光,可這些俱是事實,他又沒法反駁。

眾人聽著曹昂的話,這才發現,炙手可熱、權傾一時的李傕,當初也不過是曹昂手中與人相換的玩具。

這時一旁的賈詡便言道:“大將軍從小便超拔擢用,以白身而成涼州督護,身領數郡,執掌萬軍,不僅我等皆有不及,怕是古往今來也無人可比。

我等皆從先太師從軍,從行伍小卒而至今日,雖未曾超擢,但也一步一個腳印,走的堅實。”

本來這種場合,賈詡不想插嘴的,可是他素與李傕交好,不願落了關西將領的臉面,也擔心李傕生怒,使得場面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只得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賈詡這話,不卑不亢,你曹昂是超拔擢用,我等也是軍功起家,並不比你差了多了。

曹昂並不認識對方,便問道:“閣下是?”

“在下光祿大夫賈詡。”

聽到賈詡的名字,曹昂不由得笑了。

鼎鼎大名的“毒士”賈詡,後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可是當初勸說李傕、郭氾等人,兵髮長安的賈文和。”

曹昂此言一出,賈詡神情一頓,蓋因曹昂所言,乃是他的死穴,很少人知道,他無論如何也不明白曹昂為何能一口道出。

曹昂很想用賈詡,可卻不能讓他做個鋸嘴葫蘆。這是一頭獵鷹,若想用他,就必須得馴服了。

於是曹昂接著說道:“天下多智之士,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可在我看來,能居前三者,河北田元皓,潁川郭奉孝,再有一個,便是你涼州賈文和了。你等三人,有昔日良、平之奇,算無遺策,經達權變,一言興邦,當世無敵。

我聽說當初王子師謀誅董仲穎,牛輔起兵,為呂布所敗,關西諸將皆懼,眾人慾解散,間行歸鄉里。

是你賈文和與眾人說道,‘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這才有關西諸將,反攻長安,誅殺王子師,逐呂布,定乾坤。

以文和之功,關西諸將,當無人可及。文和在諸將之中,就是封侯拜將,執掌權柄,亦是理所當然,如何做一區區光祿大夫,有名無實,倒顯得有些落寞了。”

曹昂此言說出,賈詡便知道他完了。

今日之後,天下人都會知道,是他賈詡鼓動的關西將領反攻長安,是始作俑者。如此一來,天下人便會將其看作禍首,而他也將名聲盡毀。

而且他一言以覆天下,被曹昂抬到如此高的位置,怕是李傕、郭氾等人,會更加對他忌憚。

賈詡剛想說什麼,曹昂便搶先說道:“明天子,賈詡之才,可為三公九卿,當重用之。”

此時的劉協,知曉自己落到今日的地步,全拜賈詡所賜,自是懷恨在心。

只是他早已不是小孩子,倒是能明白今日曹昂的姿態,乃是故意將賈詡推到火上去烤,他當然不介意再添一把柴火。

於是劉協便言道:“朕記得尚書僕射有缺,賈卿可為之。”

賈詡當然不願做這個尚書僕射,畢竟連劉協都明白的道理,他賈詡如何不懂。他很清楚,李傕未必能長久,他若是徹底被歸入李傕一黨,只恐萬劫不復。

於是賈詡說道:“尚書僕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縱詡昧於榮利,奈國朝何!”

曹昂立刻說道:“賈大夫豈不知,昔日子貢贖人,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賈大夫有功,卻辭而不受,其他臣子當如何自處。

天子封賞,旁人領了,則德行不如賈大夫,可若是不領,那對於勤懇辦事的臣子,豈不是損失。

賈大夫受職,或許一時無益,卻會讓眾人知道,天子有功必賞,往後再做事時,必然會更加忠懇。

所以賈大夫為了國家社稷,也得受了此職。”

賈詡被架上高臺,無奈之下,只得不情不願的受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蜀山掌門的雙重使命

鐵牛妹妹

惡魔的遺產

23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