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夜裡,因已入九月下旬,天氣轉冷,所以頗具寒意。

曹昂也睡不著,披著大氅在帳外逡巡。

到了二更時分,曹昂正準備回帳休息,這時周倉來報,楊彪求見。

曹昂聽到楊彪之名,心中泛起了嘀咕。這些日子,他因為與楊彪有舊怨,平日並無來往,今日楊彪這個時間前來,來意難料啊。

不過曹昂很快意識到什麼。

楊彪肯定是來示好的,襄王有意,就看神女是否有心了。

於是曹昂讓周倉將楊彪請了進來。

楊彪到時,曹昂正坐在火堆旁,許褚搬來一張桌案,又拿來了一套曹昂平日慣用的茶具。

楊彪見狀便言道:“素聞大將軍喜歡一種叫茶的東西,而且有一手好茶藝,不知老朽有沒有口服了。”

“楊太常若是不嫌棄,坐下來一起品品。這茶來自吳郡餘杭,是清明前的新茶,最是甘甜。”

曹昂說著,隨意地烹起茶來,一套動作行雲流水,飄逸自如。

“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可惜這洛陽城外,已經難尋甘泉了。”

曹昂說著,給楊彪斟了一杯茶。

“只要願意,雖然耽擱一些功夫,總能尋到的。”

楊彪端起茶來,只見這茶葉青綠透亮,葉片勻整而有光澤,芽葉舒展,片片浮沉與水中,鮮綠漂亮,給人自然純潔之感。

他雖然不懂,但也能看出這種一種好茶。

楊彪輕輕抿了一口,只覺得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給人以一種清新自然之感。

“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啊!”

“楊太常果然見識不凡。這明前茶正是有著‘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

曹昂又提壺給楊彪加了些許茶水。

“這茶的質量,主要看溫度。在春茶季節,氣溫越高,茶葉品質越低;氣溫越低,品質越好。所以清明前的茶最好,穀雨前的茶次之,過了穀雨,就沒得比了。採茶的百姓間有句諺語,‘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

曹昂輕飲一口,接著說道:“從前讀書的時候,尚不懂時機的珍貴,現在方明白,一前一後,天差地別。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其實不論這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不是跟這採茶一般,就看一個時機如何。

選對了,青雲直上;選不對,泯然眾人。人生際遇,很多時候也就是那最關鍵的一兩步。”

“大將軍所言極是。”

曹昂看著楊彪,忽然問道:“楊太常料得先機否?”

“我這水平,較之大將軍,差得遠了。”

楊彪輕嘆道:“我比先考,也差了甚多。當初先考在世,便認為天下才俊,無出大將軍其右者,所以甘願為大將軍加冠,今日看來,阿父所言不虛。”

曹昂聽了,不由感嘆楊彪真是老奸巨猾,故意提前楊賜給曹昂的幫助。有楊賜給曹昂加冠這件事在,無論如何,曹昂都要禮讓楊家三分。

曹昂只得隨口笑道:“我算什麼才俊,較先文烈公差遠了。

其實我很佩服文烈公,楊氏雖然出了一個‘關西孔子’,可是真正成為天下一等一的家族,還是在文烈公手上。

不說先秦時代,單是這兩漢四百年,出了多少經世之才,位高權重者,更是比比皆是。

昔日的蕭相國家族,平陽侯府,河東衛霍,一直到鄧、馬、陰、梁、竇、耿六家,其鼎盛之時,哪個不是熏天赫地,氣焰熾盛,而今日呢?早就泯然眾人了。”

楊彪道:“我家耕讀、經學傳家,與這些大家族自不相同。”

“那昔日的五經十四博士之家,今日還有幾家有傳承?皆是曇花一現者多,枝繁葉茂者少啊。”

楊彪不能言。

“我最佩服文烈公的,是他對時局的把控,能夠在緊要時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若是走錯一兩步,怕是也沒有今日的弘農楊氏了。

不過這家族上升之路,也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再龐大的家族,只要被甩開,就再無重新攀登的機會,因為他前面的那些家族,會拼命將他拉下來。

楊太常知道在徐州,哪個家族發展潛力最大?”

不待楊彪回到,曹昂自己說道:“我不知道從前哪個徐州的家族最強,可是現在,徐州最好的家族是扶風班氏,潁川郭氏,下邳陳氏,沛國劉氏,廣陵張氏,廣陵陳氏,廬江周氏,無一不是我麾下重臣的家族。

我這個人,素來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然也可能會睚眥必報。他們對我竭盡忠誠,所以我也盡全力來扶植他們。

時至今日,我與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對於曹昂的話,楊彪沒有回應,反而問道:“大將軍對於朝廷的格局怎麼看?”

曹昂知道楊彪想問什麼,便答道:“先帝的教訓已經證明,這大漢不是某一個、某一個勢力的大漢,而是整個天下的大漢。大漢要想繁榮,離不開關東,亦離不開關西,是需要這大漢十三州共同協作的,缺一不可。”

楊彪一愣,立刻說道:“大將軍真這麼認為?”

曹昂笑道:“我沒必要騙你,事實上關於這件事,我早就和馬太傅商談過。大漢十三州,每一寸土地都是不可分割的,也包括土地上的人民。

所以大漢的朝廷,應該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賢。

你看我的大將軍幕府,主政的有七個人,一個三輔的,兩個豫州的,兩個徐州的,一個冀州的,一個青州的。

至於麾下大將,有兗州的,有幷州的,有司隸的,更有涼州、益州的。

對於我來說,從不看他們的籍貫,不過是人盡其才,地盡其力。”

“大將軍幕府裡的關西人可是並不多啊。”

曹昂聽後,不由得笑道:“不是我不想用,而是關西之人,多不附我,我也是無可奈何啊。

要不楊太常給我推薦幾個?”

“老夫倒是識得幾個人,那就冒失了。”

楊彪一副一本正經的模樣,他已經看出了曹昂是有意的,而恰好他本人也是有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沙如雪月如鉤

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