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抄沒各處糧店之後,沒等兩日,便將一眾糧店主拉到鬧市之中,砍了腦袋。

在曹昂看來,對老百姓有多溫和,對於這些敵人便要多嚴酷。這些糧店主或許未必能做主,可是隻有殺了這些人,才能震懾不法,告慰百姓。

通俗來講,拿這些人的腦袋來收拾民心,哪管這些人冤與不冤。

滿城的百姓對於這些人也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因此行刑現場,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如同看社戲一般。

數十顆腦袋一齊落地,然後被掛在城門之上,意味著平息糧價的戰爭徹底打響。

而接下來,還有造反案、通賊案等等諸案,以徹底掃平整個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反對力量。

而安排好賑災事務之後,曹昂又下令全面禁酒。

曹昂之前也在徐州進行過禁酒事務,但並不嚴格,主要以提倡為主,同時對售賣水酒之事加以重稅。

但這次的禁酒,卻十分嚴苛。

曹昂下令,兩年之內,凡私自制造、販賣酒水者,一律罰沒家產,處以流刑。

與後世名酒多產於西南不同,此時中州之地是酒水的重要產地。畢竟釀酒需要大量的糧食,貧脊之地,根本沒有這個實力。

而竹林七賢中的幾個酒鬼也多產於這一片地區。

曹昂一禁酒,很多人便坐不住了。不過有之前糧價之事,也沒什麼人敢直接對抗曹昂。

畢竟曹昂“說殺你全家”,真的殺你全家。

為了讓曹昂改變這個決定,眾人決定採用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勸諫,而領頭的便是陳留人阮瑀和汝南人應珣。

這日一早,阮瑀便帶著一群人求見曹昂。

曹昂知道眾人來意,但這些人都是一時名士,也不好不見。

很快眾人到了正堂,曹昂親自迎接,見到阮瑀,便高興地說道:“元瑜(阮瑀字),一別數年不見,甚是想念。我今至陳留,你也不來尋我,更不讓我尋得你,甚是不應該啊。”

“若是大將軍不讓我出仕,我便早來了。”

阮瑀是蔡邕的徒弟,曹昂小時候多次前來陳留,與阮瑀關係很好。阮瑀此人,素來感性,不喜做官,更怕徵召,因此故意躲著曹昂。

曹昂聽了,也不由得笑道:“不逼你做官,行了吧!”

眾人坐下,阮瑀便表明了來意,希望曹昂能夠解除禁酒令。

曹昂沒有回答,而身側的蔡琦則跟阮瑀解釋道:“飲酒喪德,周公便曾作《酒誥》,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為正世風,故當禁酒。”

曹昂聽了,微微皺起了眉頭,很明顯對蔡琦這個解釋不滿意,卻沒有說什麼。

按道理來說,蔡琦搬出了周公,也能說服眾人,可很明顯,阮瑀不是一個循規蹈矩之人,立刻便回道:“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鍾,無以建太平;孔子百觚不倒,方可成其聖;昔日高皇帝醉斬白蛇起事;舞陰侯(樊噲)醉解鴻門之厄,皆是千古傳唱,令人景仰。”

蔡琦沒想到阮瑀反駁,便又說道:“昔日當政之人,多為酒誤。譬如夏桀、商紂,皆是因好酒失了天下。”

“夏桀、商紂,好色而淫逸,因此而亡國,難道今日大將軍要禁止男女婚配嗎?”

阮瑀之言一出,眾人皆震,就連蔡琦也是無言以對。

不過眾人更是害怕,阮瑀之言,著實太不客氣了。

曹昂看著阮瑀,忽然覺得這傢伙不去做官也是個好事。蔡琦是阮瑀的恩師之子,他尚且不客氣,更何況曹昂。

有文化的噴子,真的惹不起啊。

眼看蔡琦無言,曹昂看著阮瑀問道:“元瑜,你可知釀一斗酒需要多少糧食?”

阮瑀好喝酒,也擅長釀酒,對於糧、酒比例知之甚詳,聽到曹昂詢問,立刻說道:“若是猥酒,一斗半到兩鬥足矣;若是杜康香醑,至少要三鬥以上。”

曹昂點點頭又問道:“那元瑜知道今日糧價嗎?”

提起糧價,眾人臉色頓時不太好看,畢竟曹昂剛因糧價之事,殺了一大批糧店主。

阮瑀不說話,曹昂卻是說道:“陳留谷價最貴之時,一石糧食約三四萬錢,而關中更是五十萬錢。

五十萬錢,我真是捨不得將糧食去釀酒啊。

諸位都清楚,今年大旱,多個地方,滴雨未下,大地皸裂,糧食幾乎絕產。而外邊老百姓過得是什麼日子,愚貴賤同歸盡啊。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光和五年,那年也是大災,我在河內,親眼見到一件事。

當時流民遍地,百姓沒有吃的,於是便出現了一種食物,叫做‘菜人’。什麼是‘菜人’?就是老百姓在市場上將自己的身體賣掉給人吃。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個入贅的男子,倒在路邊快要餓死了。他的妻子將自己賣給了路邊的人販子,作價三千錢。三千錢能換什麼,區區幾鬥米。這女子含著淚跟人走了,丈夫便在後邊追,可哪能追得上,等他到了市場上找到妻子時,妻子的手臂已經被砍掉掛到了市場之上。

我那個時候,寫了一首詩,諸位也可聽一聽。

夫婦年飢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臠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餛飩人爭嘗。

兩肱先斷掛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

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膚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盡餘一魂,求夫何處斜陽昏。

天生婦作菜人好,能使夫歸得終老。

生葬腸中飽幾人,卻幸烏鳶啄不早。

什麼是亂世,這就是亂世。

亂世不僅僅是王侯將相,稱孤道寡,還是人命卑賤不如狗啊。

當今天下,到處都是災情,我窮盡手段,實在拿不出太多的糧來。僅有的那一點糧,更不敢浪費了,如何能去釀酒。

諸位只是喝不到酒,便心中憤懣,鬱鬱寡歡。而天下受災的老百姓呢,他們可是吃不上飯,有誰憐憫他們一點半點。

諸位少喝一壺酒,可能就會多活一個百姓。

諸位喝得是酒嗎?是糧食,是人血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又見蓼兒窪

聽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