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此番伐袁術,佈置了三支人馬,一支為張遼統帥的北路軍,一支為曹昂親自統帥的中路軍,而最後一支便是定徐統帥的南路軍。

對於曹昂來說,拿下淮南固然重要,可拿下袁術一樣重要。所以就必須保證,佔領淮南的同時,又有足夠的把握生俘或者擊殺袁術。

因此曹昂佈置南路軍,從長江繞道淮南,進行包抄。

南路軍兵馬並不多,除了定徐手中的廣陵部,還有旅賁、陷陣二部,以及蔣欽的水軍右部,共計萬餘人馬。

在曹昂的計劃中,這支部隊的戰鬥任務並不重,但卻關鍵。他們需要在南線堵住袁術,否則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因為此役太過重要,曹昂甚至安排張紘擔任南路軍長史,以贊軍務。

南路軍最大的挑戰其實從來都不是打仗,而是如何保密。

一旦讓袁術發現南路軍的蹤跡,提前跑路,則整個計劃便要功虧一簣了。

曹昂的計劃是走長江經濡須水到達合肥,也提前埋好了曹宏這枚釘子,但問題是開戰之後,袁術對於南線是有防備的。

為了防止曹昂南渡,突襲丹陽,袁術在沿江多有佈防。

尤其是身為丹陽郡太守的吳景甚至在長江兩岸的牛渚(又名採石山,今安徽當塗北)、橫江津、當利口一帶屯兵,監視長江。

只要定徐從此地向南,必然為其偵之,其戰略目的也很難隱藏。

這時張紘建議,既然不能直接前往合肥,便要將這三處據點全部拿下,堵住敵人的眼睛。

在定徐看來,張紘說得有理,可一旦出兵,必然會打草驚蛇。

張紘卻是說道:“我軍若是直接出兵長江西岸的橫江津、當利口等地,當然會打草驚蛇,可是我軍若是出兵長江東南的牛渚,作出兵入丹陽郡的樣子呢?”

此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

在張紘看來,反正北面兩路大軍全力攻打淮南,曹昂再派出一路攻打丹陽,阻擊丹陽的援兵,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定徐大喜,於是點起部隊,打著黃忠的旗號,兵發丹陽郡。

黃忠畢竟是朝廷任命的丹陽郡太守,雖不受丹陽世家大族的支援,可是佔據法理。以黃忠的名號出兵,更會讓人以為定徐的目標就是丹陽郡。

此時丹陽郡為孫堅的小舅子吳景和侄子孫賁二人所控制。

孫堅死後,舊部主力落到孫賁手中,而孫堅的姻親吳景、徐琨二人也趁勢而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丹陽郡太守原本是黃忠,可惜黃忠坐不穩這個位置,讓周昕在陳溫的幫助下給奪了。

可惜欺人者,人恆欺之;被人者,人恆被之。周昕利用不正當的手段擠走了黃忠,袁術轉頭安排吳景為丹陽郡太守,孫賁為丹陽郡都尉。

周昕當初之所以可以逐走黃忠,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本人是揚州人,可面對吳景、孫賁,這個優勢便沒了。

從法理上來說,周昕驅逐朝廷任命的太守,本就違法違理;從感情上來說,袁術、袁紹哥倆分立南北,偏南的揚州肯定更傾向於袁術。

所以於情於理,周昕都不佔優,自然敵不過吳景、孫賁二人。

後來陳溫身死壽春的訊息傳來,周昕知道沒了依仗,直接放棄丹陽郡,逃回了家鄉會稽。

曹昂與袁術的戰爭爆發之後,袁術便連續派人送信,命吳景、孫賁二人率主力渡過長江,北上支援。

可無論是吳景還是孫賁,都是明哲保身的主,二人故意拖延時間,企圖割據於江東。

為了防備曹昂,吳景讓孫賁屯於江乘,而他本人則屯兵於牛渚。一南一西,封堵北軍南渡的道路。

牛渚便是後世的採石磯,隔江與歷陽(今安徽省和縣)相望,乃是丹陽郡西線最重要的防禦點。

而且吳景還來了一個絕妙的佈置,命麾下軍隊渡過長江,其中大將孫河屯兵於橫江津,其子吳奮屯兵於當利口。

橫江津乃是長江古渡,在歷陽的東南方,而當利口則是當利水匯入長江的入江口,同樣在歷陽東南方向。

只要徐州軍向牛渚發起攻擊,孫河、吳奮二人便能從後擊之,前後夾擊。

在吳景看來,他的巧妙佈置使他盡佔地利之便,守住丹陽郡也就不成問題了。

而定徐率領大軍從廣陵出發之後,一路向南,既沒有在江乘渡江,也沒有在牛渚渡江,而是在浦口選擇了渡江。

浦口正對著的地方,便是後世的南京。

此時南京城尚未修建,這裡只是一片沿江多山之地,從來沒人在意,甚至連第一個提出在此建城的張紘也是第一次到這裡。

所以定徐的八千步兵毫無阻礙地在此登岸。

大軍登岸之後,定徐率部直奔南面的牛渚。

從此地到牛渚有一百多里地,可是定徐卻充滿了精力。這是他第二次獨立領兵作戰,上一次在夏丘差點翻船,這次他勢必要一雪前恥。

無論是旅賁部還是陷陣部,都是經歷過長途奔襲的人,更何況這一次還不是冒雨前進,所以對於兩部來說,毫無壓力。

於是定徐一路急行軍一天一夜,終於趕到了牛渚的北面。

牛渚既是吳景軍的防禦要塞,又是其後勤補給基地。為此吳景還專門佈置了東、西兩個營寨。

吳景之所以認為自己依靠牛渚、橫江津、當利口三地能擋住徐州軍,就是因為橫江津、當利口可以穩定支援牛渚的情況下,牛渚亦可以給橫江津、當利口提供足夠的糧草、補給。

吳景的設想很完美,甚至為了防止後方遇襲,還讓孫賁在北面與其相呼應,可是他手中的總兵力不足,以至於牛渚口的兵力並不算太多,而且盡佈置到西面沿江地帶。

至於東面大營,兵力空虛,只能算是一個物資集散地。

此時的定徐,遙望著牛渚東面大營的亮光,滿是期待。

這將是一場屬於他的完美首映。

三軍將士,皆是精神抖擻,躍躍欲試。在他們的眼中,這是敵人,更是戰功與戰利品。

定徐抽出佩劍,指向了遠處的敵軍營寨。

“將士們,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當乞丐,怎麼贏

風師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