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軍攻打壽春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陰陵。

此時的袁術剛驅逐周昂,擊破陰陵,正是志得意滿之時,乍聽噩耗,整個人驚愕失色,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儘管袁術知道手下人不會在這種大事上誆騙於他,可他還是一再跟底下人確認,希望聽得否定的答案。

可是袁術的願望註定落空了。

數萬徐州軍主力打著“討伐叛逆袁術”的口號,從北而來,包圍了壽春城。

這時底下人又送上了徐州釋出的討伐檄文,袁術顫抖著雙手,開啟了絹布,只見上面寫著“······左將軍袁術,慢侮天地,悖道逆理······襲殺陳溫,篡奪揚州······欺惑眾庶,震怒上帝。戲弄神祇,歌頌禍殃·····尊任殘賊,信用奸佞,誅戮忠正,覆按口語,赤車賓士,法冠晨夜,冤系無辜,妄族眾庶······”

“啊!”

袁術大叫一聲,向後仰去。

這聲慘叫之中,有不忿,有憤怒,有責備,有不解,更有深深地畏懼。

袁術很清楚自己目前的情況,多方戰敗之下,實力大損。臣屬、附庸,亦多有叛之,以他現在之力,絕對敵不過曹昂。

眾人見狀,趕忙上前,七手八腳地將袁術給抬到榻上。

袁術過了一會才緩過來。

袁術畢竟是一代梟雄,很清楚此時人心浮動,若是再傳出他身體有恙之事,只怕整個政權就要崩潰了。

於是袁術命人嚴密封鎖訊息,不得有隻言片語流傳出去。

到了下午,幾個心腹重臣俱至,袁術也不隱瞞,當即便問道:“曹子修這小兒伐我,諸位以為我當如何?”

閻象趕忙說道:“主公,徐州軍來勢洶洶,我軍不亦與其直面,不如暫避其鋒芒,以循破敵之機。”

袁術看著閻象,面無表情地問道:“我軍若是避戰,當退往何處?”

“江東即可。江東有大江阻隔,更是民風剽悍······”

閻象話還沒說完,袁術直接拿起桌案上的杯盞砸向了對方,直砸的閻象頭破血流,抱頭哀呼。

“大戰在即,本應該勠力同心,共抗賊人,你這是要動搖我軍心啊。”

袁術直接將人將閻象趕了出去。

匡亭戰後,袁術便對閻象不滿,閻象猶不自知,還勸袁術撤離淮南,直接犯了袁術的忌諱。

袁術野心勃勃,一心佔據南國,北面爭鋒。袁術的理想立國之基乃是荊、豫二州,之前兵敗逃往淮南,心中已是不願,閻象居然還勸他逃。

長江以南,荒僻之處,化外之地,乃野人居所,讓他去江東,乃是讓他與野人為伍,斷了他稱王稱霸的機會,袁術如何不憤怒。

以袁術的心情,沒砍了閻象已經是閻象運氣好了。

袁術傷了閻象,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眾人都知道了袁術的心思,再無人敢言撤退之事。

楊弘揣度袁術的心意,便說道:“應對徐州之事,當兩手準備。”

“如何兩手準備?”

“袁、曹兩家畢竟是姻親,此番徐州伐我,或有誤會,主公當派人為使,儘量澄清雙方之誤會,我想曹子修也未必是不通人情之人,當會退兵。”

眾人聽了,無不心中鄙夷。

此番曹昂征討袁術,主要列了袁術三大罪狀,一是淫亂宮室,即袁術誅殺中常侍之時,強搶了一些宮女,並在宮中苟且;其二是無故攻打揚州,誅殺揚州刺史陳溫;其三便是指使其子袁耀,刺殺曹昂。

這一次曹昂為報昔日之仇,將袁耀當年刺殺他之事公之於眾,震驚了天下人。

眾人無不對袁耀刮目相看,看著是個紈絝,卻是有天膽。

楊弘建議和談,簡直是痴人說夢,曹昂得是有多寬廣的心胸,才會不顧公私之仇,放袁術父子一馬。

不過此時並無人敢言。

皇帝的新衣雖然可笑,可那個戳破真相的人,一般不會有好下場。

袁術或許也意識到了此事,看到一旁的袁耀,立刻上前照著袁耀狠狠地打去。

“逆子,逆子啊!”

袁耀吃痛,狼狽而逃,而袁術則拿起一旁的撣子,滿堂之中追著袁耀狠抽。

袁術狠狠地教訓了袁耀一頓,出奇的是竟然沒有人上前去拉。大家裝模作樣,勸了袁術一般,心底裡怕是將袁耀恨得要死了。

誰都清楚,曹昂此來,是為了奪取淮南,有沒有袁耀刺殺之事,都不影響,可誰讓袁耀做了錯事,留下了話柄,眾人也只能將責任歸咎到袁耀身上。

當然袁術也只是裝裝樣子,怎麼可能親自打死袁耀,於是袁術假裝打累了,讓袁耀上外面跪著去。

袁術氣喘吁吁地坐回榻上,看著眾人,頗為落寞的說道:“既是和談,當派人前往,諸位覺得,誰可擔當重任?”

這不是一個好活,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於是眾人皆是縮著頭,如膽小的鵪鶉一般,誰也不露頭。

最後還是袁術點名詢問楊弘,楊弘則推薦了與曹昂有交情的師宜官,以及袁渙的從弟袁霸。

袁霸官職並不高,只是與曹昂從小有交情,所以才被帶上。

師宜官與袁霸二人俱不在此,連推拒的機會都沒有。

這時袁術想到楊弘之前說得兩手準備,便又問道:“文揚(楊弘字)剛才說得另一個辦法是什麼?”

“死戰,調集各路軍隊死戰。”

“可之前討伐逆賊陳瑀,汝南、陳國等地軍隊多調來,今日又調哪裡的軍隊?”

“丹陽的孫賁、吳景,還可招降淮南賊鄭寶、張多、許乾等人,只要能為主公打仗,皆可授予官職,委以重任。”

袁術雖然看不上鄭寶等人,可此時此刻,也只得如此了。

就在這時,忽然一人站出來說道:“左將軍,我有一言。”

此人正是趙怡。

當初中常侍之亂,趙忠被殺,趙怡因為是趙苞的嗣子,得以倖免。洛陽亂後,他並無去處,便投了袁耀,成為袁耀的屬官。

今日趙怡恰逢其會,站出來說道:“曹子修征伐多年,敵人何其多也。今若曹昂並我,其勢更大,想必其他人也不願看到。因此左將軍何不派人聯絡袁渤海,劉表,李傕等人,合縱伐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照帝國

來生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