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六日,整個人連軸轉,考完第三場,步騭感覺身心都輕鬆了許多。他現在沒有別的想法,就想好好地睡上一場。

這次秋試,分作三場考試,每場兩天。第一場考經史,第二場考行文和律法、算數、農事和處置,即為官之術,第三場考策論。看似六天的時間很長,但在考場之上才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

步騭第二場的算數,就有兩道題目沒有答出來。

步騭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考算數,可能是曹將軍算學很厲害吧。什麼雞兔同籠,城門入竿,測量樹高,統計糧儲,步騭感覺這些題目如天書一般。聽說這題目是曹將軍親自出的,果然非同一般。

五道算數題,步騭只答了三道,其中還有一道,不知正確於否。

至於四篇行文,四道律法,兩道農事,五道處置題,步騭自覺答得不錯。尤其是農事,步騭很在行,畢竟為了謀生,他平日就在家鄉種瓜,何時耕種,何時收割,他自是清楚的很。

而第三場的策論,一共五篇,四小一大,累的步騭現在都不想回憶。

步騭現在都不明白,不是說這秋試就是一個過場嘛,怎麼考得如此複雜,讓人耗心費神。

考完之後,眾人出了考場,步騭竟然見到有人在哭。他也明白此人的心情,心中亦是難受。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好不容易要授官了,真考得太差,著實無言見故鄉人啊。

步騭考完之後,也沒和人交流,便狼狽地回驛館休息去了。

而其餘舉士,大體如是。為了這次秋試,窮心劇力,嘔心瀝血,沒個三五日,眾人怕是歇不過來。

舉士們輕鬆下來,而幕府的官員才開始忙了起來。

這件事是郭嘉主抓,班英為了避嫌,公開場合,並沒有參與。而班英一避嫌,王朗倒也跟著避起嫌來,對此事躲得遠遠的。

郭嘉是主考官,其餘負責閱卷的還有荀攸、陳琳、趙昱、楊沛、陳端、盧儉、蔡琦七人。

其中盧儉、蔡琦二人,年紀輕輕,根本沒有做考官的資格,但曹昂卻欽點二人,其含義就比較明顯了。

曹昂這是明著告訴眾人,徐州的官學,就是盧植、曹昂師徒的學問。

很快,三套合計一千多份考卷密封好之後,放到一個長條桌案上。

曹昂沒有後世明清那麼大的本事做到考卷謄抄,但糊名還是比較容易的。至於說法,那一切都是為了公平。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郭嘉上前,拿起一摞考卷,然後又放下,看著幾人說道:“曹將軍命我八人為徐州選士,我等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郭嘉說完,便分配起任務。

一千多考卷,八人每人改一遍。

曹昂從來沒將這次秋試當作走過場,因為他知道,只有從源頭正規起來,往後科舉考試才能正規。

第一次的高度,決定了以後的高度,否則哪怕他推行科舉,也會成個樣子貨。

所以曹昂不僅考試組織嚴密,題目嚴格,連改卷子都佈置的極為規範。八個人輪流改卷子,各出成績,然後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後算平均分。若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總分的三分之一,則打回重審。

如此便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批閱試卷的公平。

曹昂很清楚,徐州巴掌大的地方,眾人各懷心思,“公平”二字從一開始便不可能。可若是能公平一點,曹昂也會努力。

一千多份卷子,眾人全部審閱一遍,也是麻煩的很。而且郭嘉要求,不批閱完試卷,不得離開,這就讓眾人更加受限。

一張又一張的試卷從眼前翻過,因為批改尺度不同,各種打回來重新批閱的試卷不計其數,哪怕八人有三十多個佐吏幫助,眾人也批閱的眼花繚亂,一塌糊塗。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直到今日方知批卷之苦。

眾人批閱了五六日,終於將這些試卷改完。

兩千多套試卷八個人改了五六天,這效率後世都不敢想。

眾人這麼大的工作量也是有原因的。按照最初計劃,只有三百舉士,但外州報名者,亦有二三百人,這就使得考生數量翻了接近一倍,工作量能不增大。

批閱完試卷,便是核分、排名,雖不需眾人親自動手,但也清閒不得。八人分作四組,對核出來的成績抽檢,以保證核分的質量。

一場考試,曹昂搞出這麼多的新花樣,連郭嘉都忍不住歎為觀止。

抽檢完成,郭嘉看著新鮮出爐的成績單,忍不住嘆道:“看著這成績,我方知曹將軍的心思。這成績對於我等,不過是大筆一揮後的一串數字,可對於那些參考的舉士,就是未來的人生和命運。

曹將軍知曉這些舉士的不容易,所以才務必要保證此次秋試的公平。

十年寒窗苦讀,不能讓汙濁之人,汙濁之事給毀了。”

眾人聽了,亦紛紛感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郭嘉則又放下成績單,無奈地說道:“這要命的活計,下次我可不來了。”引得不少人輕笑。

眾人成績排完名,接著便是分等。本來按照成績分等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因為考生增多,再按照之前的標準,就有些過分了。

畢竟甲等、乙等一共百餘人,剩下四五百都是並等,有些難看。

曹昂和郭嘉也沒想到這種情況。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馬上就要出成績了,此事都來不及前往彭城向曹昂詢問一聲。

眾人誰都不敢做主,還是郭嘉想了想,這才說道:“既然人數受限,索性不限人數。三百分的試題,二百五十分以上者為甲等,二百分以上者為乙等,一百五十分以上者為丙等,一百五十分以下者為丁等。

三百分的試卷,連一半也考不了,也就不配為官了。”

眾人紛紛應允。

最後計甲等四十四人,乙等一百七十三人,丙等二百九十一人,丁等六十九人。五百七十七人參加考試,前三等者五百零八人。最高分者二百八十六,乃是下邳東城人魯肅。

郭嘉看著名單,露出一絲微笑,前三名分別是徐州人魯肅,豫州人杜襲,揚州人顧雍,不管是不是巧合,這個結果很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至此,徐州秋試,落下帷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王朝那些事兒

邊塞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