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氣候,格外的異常。夏季酷熱,暴雨下了整整三月;而到了冬天,氣候較往年又更加寒冷,大雪不止。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整個十一月,籠罩在風雪之中,天寒地凍,風雨悽悽,折膠墮指,極為難捱。

曹昂知道這是拉尼娜現象對中國的影響,冬冷夏熱,南旱北澇,可世人卻不懂這些,只把這種異常的天象,歸結到朝廷失德上來。

不過往年眾人還能罵罵天子和宦官,可是今年情況特殊。靈帝四月份就死了,而宦官也在八月份見誅,再把問題歸結到天子和宦官身上,便有些站不住腳了。

不過士大夫們也有指責的物件。

董卓這個出身卑鄙的小癟三竟然敢僭號“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最最重要的是,他竟然逼得袁紹、袁氏這些大賢之士離朝,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然是因為董卓的失德,天象才會示警。

於是董卓在民間的名聲,肉眼可見的壞了下去。

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可不知道董卓的是好人還是壞人,不過街頭巷尾的君子都追著他們罵,那定然是壞的了。

曹昂此時有些慶幸自己當初因救疫而在民間卓有聲望,否則哪一天得罪了士大夫,也會跟董卓一般,成了過街老鼠。

朝野民間,暗潮湧動。

曹昂並不去過問這些事,而是以救災防疫為名,成立了防疫司,以張仲景為防疫從事,以官方的身份,防疫傷寒再次大規模出現。

雖說這個防疫司屬於新興之事,但並未有人反對。

前些年傷寒帶來的傷害,眾人還歷歷在目,曹昂以官府來組織抗疫,眾人求之不得,如何會反對。

曹昂打著防治傷寒的名頭,卻是決定將防疫司發展為一個統領救災的組織,以後各種疫病,以及各種自然災害,都由防疫司處置。

救人這種事,曹昂啥時候都關心。

由州府防疫司負責,一場規模浩大的抗疫活動在徐州鋪展開來。此事又讓當地百姓想起了曹昂發懵神藥的事情,而曹昂在民間的威望也越發崇高。

日子過得倏忽,很快離過年便沒有多少日了。

曹昂今年又要獨自一人度過,想著故鄉的家人,妻子,還有獨在異鄉的曹鑠,心中頗有些傷感。

十二月初八,每年的臘祭之日,臘祭的物件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算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

曹昂這日多飲了幾杯酒,早早地就睡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到了四更左右,天還未亮,周倉便叫醒了曹昂,言是譙縣那邊送來急信,幕府當值的郭嘉催著讓人送過來的。

曹昂立時便清醒了。

這個時候,非是要事,郭嘉絕不可能催著送來。曹昂心中有些忐忑起來,是祖父出了什麼事情,還是袁熒生了。

曹昂有些緊張地開啟信件,沒想到竟然是自己父親曹操給自己寫的信。

曹昂的心情平復下來,雖未看信,卻是知道父親這封信的內容了,前些日子洛陽回報父親已經逃離洛陽,如果曹昂沒有猜錯,父親當是到了陳留,準備起兵了。

曹昂仔細看來,果是如此。

曹操並不像小說裡那麼牛,獻刀謀董,而是喬裝易服,潛出洛陽,又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不過曹操確實在中牟縣被抓了。

曹操連日趕路,這日曹操到了中牟縣境內,離著家鄉已經不遠了。多日的奔波讓曹操格外的疲乏,這日晚上,他也是撐不住了,便尋了一片背衝大道的林子,勒韁繫馬,就著小河流水,啃了幾口乾糧,然後倚著一塊大樹睡著了。

曹操是被人打醒的。

等他醒來時,便見面前站了五六個村民,其中一人,尖嘴猴腮,握著他的佩劍,懸於他的胸口。

原來曹操熟睡之時,被人發現坐騎。

這荒郊野外的,別指望村民有多少道德,因此幾個人商量著就想盜馬。誰曾想其中一人乃是當地亭長,竟認出了曹操。

也是曹操點背,曹操逃走之後,董卓移書追繳,到了中牟。曹操的通緝令貼在縣中,這亭長昨日正好見了。

雖說這年代的通緝令也就那個樣,可曹操既無路引,身份又看起來不差,眾人本著寧抓錯不放過的原則,將曹操抓個正著,然後送到縣裡。

此時的中牟縣令並不是陳宮,而是一個叫楊原的人。

縣中有一人認識曹操,確認了他的身份。

面對被抓獲的曹操,楊原也有些犯難。他知道曹操得罪了董卓遭到通緝,可曹操亦有曹昂這麼一個有統兵的兒子,不管怎麼處置,他都會得罪一方。

正不知該如何處置,主簿任峻勸道:“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俊。”又言曹操之子曹昂“雄兵在徐,不可輕易等罪。”

當初曹昂平定滎陽寇時,中牟眾人還見識過曹昂的雄威。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偷偷放了董卓可能不知道,可若是將人獻上去,曹昂肯定記恨,所以楊原還是分得清輕重的。

於是楊原偷偷將曹操放了。

曹操到了陳留之後,見到好友張邈,在張邈和好友衛茲的幫助下,散盡手中之財,徵募軍隊五千人,準備起兵討董。

而此番曹操給兒子來信,正是希望由曹昂出面,糾連山東各州郡,豎起討董大旗。

歷史上曹昂和橋瑁、張邈等人起兵,還要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

今日若是有曹昂帶頭,根本不需要詐書,直接便能號召起天下群雄來。

曹操在信中告訴兒子,一旦曹昂帶頭,必能引得群雄順服,往後進入洛陽,誅殺董卓,曹昂必能為百官之首,輔弼天子。

曹昂看著這信,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自己若是想做這個百官之首,何苦等到現在。曹操的想法不錯,也是為曹昂考慮,可是這不是曹昂所想的。

對於父親,曹昂是有些失望的,本以為經過多次的挫折,父親能夠對大漢朝廷徹底死心,更能明白自己的低調心思,可惜父親還是帶頭造了董卓的反,還要拉上自己。

這可把曹昂逼到了極為尷尬的角落。

若曹昂不參加,則是不孝;可若是曹昂參加,則破壞了曹昂的計劃。

曹昂在房中來回踱步,始終沒有想到一個好的辦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