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走了,帶著數千丹陽兵走了。

在司馬懿還沒有指洛水為誓之前,發誓這種事還是比較為人所信服的。曹昂也沒準備背誓,畢竟區區一個陶謙,犯不著曹昂賠上自己的名聲。

不過曹昂雖讓陶謙離開,但將他統領的數千東海郡兵給留下了,畢竟這支部隊,並不屬於陶謙。

陶謙心有不甘,但亦無可奈何。

這支部隊隸屬東海郡,陶謙說破大天,也是沒理。

而且曹昂為了防止陶謙進入下邳國再次作亂,只允許他向北進入兗州,同時派遣馬銅率騎兵沿途密切監視,禮送出境。

陶謙倒是打著進入下邳郡匯合笮融的想法,可惜曹昂不許,他亦不敢南下,只得委委屈屈進入了兗州。

曹昂倒也大方,給陶謙表了平原相的職務,至於董卓願不願意,曹昂便不知道了。

曹昂倒不是發善心,而是擔心逼得陶謙狠了,他會帶著數千丹陽兵在徐州肆虐。畢竟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要是陶謙非得在徐州周邊跟曹昂死磕,也是麻煩事。

送走陶謙之後,曹昂在郯縣正式述職,成了大漢第一位徐州牧。

對於此事,徐州上下是萬分高興的。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曹昂以宰輔的身份兼領徐州牧,勢必大大提升徐州的地位。更兼曹昂趕走了他們不喜歡的陶謙,算是雙喜臨門。

站在刺史府的大堂上,曹昂是萬分的感慨。

趕在189年的年底,入主徐州,算是讓自己真真正正進入到諸侯爭霸的快車道中,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諸侯還在擴軍、穩固地盤,自己已經開始搶地盤了。

目前來看,自己最大的敵人只有袁術,而袁術入主淮南,至少還有一年半的時間,這段時間便是曹昂的發展黃金期。

渡過最初的興奮之後,曹昂終於要開始接手徐州的。

雖說趕跑了陶謙,但離著徹底掌控徐州,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徐州五郡國,曹昂控制力最強的是琅琊國、彭城郡和廣陵郡。而東海國和下邳國則差了許多。

不過東海、下邳為徐州最富庶的地方,曹昂必然要控制在手中。

也幸好陶謙殺了汲廉,自己又跑了,給自己留了兩個位置,否則一個兩千石的官員,曹昂還真不好隨意任命。

不過現在便沒有那個顧慮了。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曹昂索性表班英為彭城郡太守,曹昂的二叔曹彬為下邳國相,四叔曹玉為東海國相,徹底佔住了位置。

再加上郭嘉的琅琊國相,五個國相、太守曹昂佔了四個,若非廣陵郡太守張超曹昂不好動,也想辦法換了。

不管哪朝哪代,不把位置上的人都換成自己人,這事也幹不成。

當然眾人的國相、太守多是虛領。

班英、郭嘉,本就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府長史、司馬,為了避嫌,也會少插手地方事。曹昂準備以後將太守、國相變成虛職,以便曹昂收攏郡兵權。

除了各郡國太守和國相曹昂,又任命周瑜為彭城郡丞領郡事;辛武為彭城郡都尉;全柔為彭城令;鄭度為東海國長史;王錡為東海國都尉;徵辟沛國老鄉劉馥為郯縣令。

再加上杜畿、樂進、襲肅等人,地方上的緊要位置,基本上都換成了曹昂的人。

當然曹昂吃相也沒有那麼難看,王朗、張紘兩個徐州人盡被任命為從事中郎,又任命陳端、陳登、趙昱、呂岱、糜竺等人為掾屬,同時徵辟了徐奕、嚴峻等人,也算是皆大歡喜。

不過在未來徐州派肯定會不可抑止的龐大起來,而曹昂能做的,就是在其內部多扶持幾個首領,以便分化眾人,同時儘量不要讓徐州人沾染兵權。

曹昂在郯縣待了沒幾日,班英便從廣陵晝夜不停地趕來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曹昂從前雖官拜驃騎將軍,但最重要的責任是打仗,後勤事務多有朝廷負責,無需曹昂關心。

可執掌徐州,雖然也要打仗,但很明顯重心要轉移到發展徐州上來。

蛇無頭不行,曹昂自覺不是一個苦幹型的人,所以需要一個大管家佐助,而曹昂身邊,能做蕭何替他打理諸事,又能被曹昂的信任的,只有班英了。

自曹昂於中平三年離開廣陵,與班英三年多未見。

可二人再見,曹昂絲毫不覺得生疏。

對於廣陵發生的事情,曹昂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三年多,班英竭盡忠誠,盡心盡力地發展建設廣陵侯國,雖大權獨攬,卻毫無私心。

三年多來,侯國人口除了曹昂食邑一萬五千五百戶食邑,新增四萬五千多戶,十四萬人;新開墾土地四千多頃,光是糧食給曹昂攢了整整三百二十萬石,還有鐵七十餘萬斤,鹽二十萬石,馬匹三千四百匹;建設工廠作坊二十餘個,鹽場十三個,大小船隻上千艘······

班英幾乎是用三分之一個廣陵郡,給曹昂攢下一個州都達不到的家底。

若無班英,曹昂絕不可能在老家優哉遊哉地閒逛,坐等天下的動亂。

二人坐定,曹昂也不拐彎抹角,直接便說道:“公玉,咱們雖入主了徐州,可這徐州尚未都是咱們的。對於徐州的事情,我有無數的想法,卻又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處下手,你以為今後我們該當如何?”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班英給曹昂看家這麼多年,曹昂的心思,他也瞭解的七七八八。

隨著天子局勢越來越混亂,他也逐漸認可了曹昂的意圖。

班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主公想要這徐州如何?”

曹昂沒有遲疑地回答道:“我欲令徐州上下,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班英這才回道:“若主公有此意,便不可急之。急則疏,緩則精,在明處墨守成規,以安人心,而暗地裡將徐州內外知曉的清清楚楚,等到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雷霆一擊,方能統制一州!”

曹昂點點頭。

“那入主徐州,總不能一把火不燒吧!”

班英道:“昔日陶謙治徐,為了養兵,橫徵暴斂,明著暗裡多徵收無數的苛捐雜稅,主公莫不以此入手,將其廢除,必使得徐州人心安定,名士歸服。”

“善!”

曹昂聽了大喜,立時說道:“諸事還要交給公玉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我死了萬萬次

南鋒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