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已經不斷地示弱,不過袁紹還不準備打算放過曹昂。

於是一番飲酒之後,袁紹便說道:“昔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聖人詢問‘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時諸子紛紛出言,唯曾皙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使聖人言‘吾與點也!’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今日咱們唐聚聚會,正值暮春,倒是也有浴沂風舞之美,何不效仿先賢,各述其志,諸位以為如何?”

袁紹說完,眾人紛紛同意,開始訴說起志向。

眾人紛紛各述其志,先是何顒,言“願為一尚書,為耳目股肱,輔弼天子”,袁紹便言何顒“伯求之才,尚書令亦能為之。”

淳于瓊言“領千乘之兵,御外方之寇”,袁紹言淳于瓊“雖古之名將,而弗如也。”

韓馥言“願為小城之牧守,使足民”,袁紹言韓馥“上馬治軍,下馬經民,大漢之樂毅、曹參。”

鄭泰言“願為國之幹鼎,黼黻皇猷,輔世長民,負鼎之願”,袁紹言鄭泰“公業稱豪,駿聲升騰。”

許攸更是討巧道“願為一謀之士,貢禹彈冠”,變相地向袁紹討了忠心。

曹昂聽著眾人的吹噓,有些無語。

袁紹這是把自己當作天子了,各述其志都快成封官許願大會了。眾人也是,治國理政你不行,打嘴炮第一名。

曹昂越對現在的文人士大夫,越是瞭解,魏晉的清談不是憑空而來的,漢末之人,已經喜歡這些無稽之言。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讓這些人走上務實求真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啊。

到了曹操這裡,曹操還未說話,許攸笑道:“孟德願為‘一徵西將軍’。”

眾人紛紛大笑。

曹操已經沒有這種幼稚的想法了,只是他面對眾人,不願露出自己的鴻鵠之志,只得笑道:“還是子遠懂我。不過現在我可不敢這麼好高騖遠了,我也就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即可。”

袁紹笑道:“孟德自謙矣。若孟德作郡守,則地方安之,無有可憂慮者。”

這時有人說道:“袁公何志也?”

袁紹笑道:“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眾人聽了,紛紛讚歎。

唯有曹昂,心中卻是無比震撼。袁紹這句話是當時孔子所言,今袁紹用在這裡,怕是有心做“孔夫子”。

曹昂本以為知曉袁紹在政治上的野心,沒想到他也有心做聖人,倒是跟曹昂不約而同了。

曹昂不敢評價袁紹的志向,但心中對袁紹的警惕卻更增了三分。

這是一個可怕的敵人,其能力、手段、心智皆不弱於曹操。更兼佔據天時、地利、人和,與之對陣,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正當曹昂思緒萬千之際,上首的袁紹突然說道:“賢侄有何志向?”

曹昂一時沒聽見,袁紹又問道“賢侄大才,當有大志向。”

曹昂有些想皺眉頭,他著實不明白,今天是你們哥們聚會的時候,你袁紹幹什麼總拉著,我越想低調你越不讓我低調,我刨你家祖墳了?

眼看眾人都看向自己,曹昂只得說道:“小子年幼,不敢立什麼大志向,只希望將來能夠‘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

“小郎君高志也!”

不過袁紹明顯對曹昂的回答不怎麼滿意,他要看看曹昂的真志向,怎麼能滿意曹昂如此中庸的回答。

“賢侄之志,當更高也,否則將來,如何成為在坐之人的乘龍佳婿啊!”

眾人聽了,紛紛大笑。

曹昂心中快把袁紹恨死了,你有本事,就把女兒嫁給我啊,調笑我作什麼。但是看著袁紹的目光,他立刻明白袁紹所想。

要想娶我女兒,來點實際的,別來虛的。

曹昂深吸一口氣,只得說道:“小子最近在讀《禮記》,記得其中有一篇文章寫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此致大同社會,當為小子終身奮鬥之目標。”

聽到這話,袁紹立刻笑了起來。

這曹昂雖年幼,但其志之大,超過在場所有人,年紀不大,卻是野心蓬勃。

袁紹對此並不討厭,反而很是欣賞,從曹昂身上,他看到另一個自己。曹昂甚至比自己這個年齡做得還有更好。

此時袁紹端起酒杯,對眾人說道:“此亦我等之最終夢想。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道已不行久矣。

更有閹宦禍國,奸佞弄權,朝綱敗壞,社稷沉淪。

我輩更當世及以為禮,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終致小康也。

再剷除閹宦,清理奸佞,扶正朝綱,匡興社稷,便是大同也。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我等且祝曹昂賢侄,能夠完成夢想中的大同社會。”

眾人紛紛舉杯應和袁紹的豪情,看向曹昂的目光,也各有不同。

或許是袁紹從曹昂這裡得到了他希望獲得的,他也沒再給曹昂出難題。

不過這已經夠了。

之前曹昂雖然名聲很好,但在袁黨之中,也並沒人會因此太重視曹昂,畢竟曹昂年幼,現在的名聲並不能轉化為實力。

但現在袁紹對曹昂的關注,卻是讓有心人看在眼中。不少人直嘀咕,難道袁紹真有心招曹昂為婿。

不管此事真假,眾人對曹操、曹昂父子的態度,卻有了不小的改變。

接下來眾人繼續喝酒聊天,而袁紹大手一揮,言讓曹昂他們作陪,是“拘著他們性子”,直接讓他們離開了。

曹昂長舒一口氣,他就怕袁紹再鬧什麼么蛾子。所以對於袁紹這個決定,他只能說“謝謝你”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我在古代成為圖騰

又紅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