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領命之後,便向盧植求一曲兵馬,還要求是格外兇悍的那種,最好是敢打敢拼的涼州兵。此時的曹昂,光桿司令一個,要單憑一張嘴,怕是糧食皮都要不來。

盧植見曹昂要調兵,並不放心,他擔心曹昂情急之下,會做一些過激的事情。

曹昂只得再三向盧植保證,絕不會喪失理智,妄動干戈,差點又要立軍令狀,這才從盧植手中要來兵馬。

盧植倒是疼曹昂,擔心曹昂人手不足,特意給了曹昂兩曲士兵呼叫。

其實如何徵集糧食,曹昂早就有計劃,他向來是個謀定而後動的人,要不然當初也不敢再張角面前,誇下海口。

只是當初曹昂沒想到糧食缺口會這麼大,就讓他之前的辦法有了不小的隱患。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然而曹昂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只得硬著頭皮走一步看一步了。

曹昂領了軍隊之後,便直奔東面的渤海郡。

此次黃巾之亂,冀州九郡國中,受影響最小的便是渤海郡與河間國。兩地在冀州最東面,太平道勢力較弱,而郡內地主、豪強較多,地方勢力強大。

而且兩郡地處平原,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尤其是渤海郡,郡內人口過百萬,乃天下少有的大郡。

曹昂很清楚,若說整個冀州,能拿出餘糧的,也就這兩個地方了。從別的地方籌糧是奪百姓口中食,從這裡籌糧,那算是劫富濟貧了。

曹昂率兵前來,是求糧,也是搶糧的。

曹昂這千餘人沿大清河向東北方向而進,這是曹昂第一次領兵,頗為新鮮,也頗為難道。

曹昂自覺董卓入京前,他是沒機會再領兵了,因此更加珍惜這次機會。

曹昂麾下兩個曲,一個是朝廷的禁軍曲,軍侯黃忠,乃大將軍何進的親信;另一個曲則是西涼兵,軍侯麴義,乃是從涼州調來的。

曹昂沒想到有一天會統領此二人,頗為興奮。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黃忠年紀大一些,性格和善,不善出風頭。而麴義則不到三十,桀驁不馴,盛氣逼人,若非有黃忠壓著,曹昂還真管不了他。

三十多歲的黃忠,正當壯年,勇武難敵,麴義亦不如,再加上他是禁軍將領,自是讓麴義畏服。

而曹昂一面用黃忠壓麴義,一面又拉攏二人,倒也讓這千餘人馬,服從指揮。

而行軍途中,曹昂則虛心向二人求教。黃忠善步兵,而麴義善於騎兵。尤其是麴義,精通羌人戰法,擅長騎兵與弓兵配合,堪稱無敵。

在二人指導下,曹昂掌握了不少邊軍、蠻兵戰法,戰術能力得到極大地提升。

行軍數日,曹昂一行很快到了修縣(今河北省景縣南)。修縣也叫蓨縣,現在不怎麼有名,但後世大名鼎鼎的渤海高氏就發跡於此。

當然現在還沒影呢。

曹昂看著修縣的情報,最終決定,自己的搶糧行動,就從修縣開始。這裡是四郡交界之地,混亂而又四通八達,正適合自己下手。

入城之後,曹昂就讓黃忠率軍接管了修縣縣城,又緊閉了城門。

平日裡縣城是不設防的,也就一些衙役。雖然亂起之後,城內多了一些自募的鄉勇御賊,但縣令可不敢攔著曹昂一行。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接管了縣城之後,曹昂露出了獠牙,他一面清點城中府庫,一面命人召集縣中的大戶、豪強,前來縣衙聽命。

而曹昂本人,則親自前往了董氏。

後世提到修縣,便會想到高氏,但現在修縣的頭號家族,那是董氏,董仲舒的董。

董仲舒是修縣的鄰居廣川縣(治今河北省景縣廣川鎮)人,但後人已經遷居到修縣。靠著董仲舒這個老祖宗蔭祐,董氏後人雖然沒出什麼大人物,影響力也漸削弱,但在修縣這一畝三分地上,也是個大族。

當然在曹昂看來,僅此而已。

曹昂打著旗號,到了董氏。這董家人聽聞曹昂來訪,自是大開中門,掃榻相迎。曹昂是大名士,一言而使百萬黃巾降,董家雖橫,但也不怎麼敢得罪了,更不敢輕視其年少。

曹昂入了董家,望著滿院美輪美奐的高屋大舍,雕樑畫棟的亭臺樓閣,心知今日沒來錯地方。

而董家的家主董章還得意洋洋地給曹昂講解著家族的歷史,亭舍的由來,以此來表現家族底蘊,絲毫不知自己已經成了曹昂案板上的羔羊了。

曹昂隨著董章進了正堂坐下,又寒暄了兩句,曹昂便說明了來意。

“董公,今日曹昂來修,是來向你求援了!曹昂也知冒失前來,有些失禮,但事關冀州九郡數百萬士庶生死存亡,曹昂也就顧不得了,今日還請董公看在天子的面上,不吝相助。”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曹昂的話語,讓董章很舒服。

董章年輕時不過做過郡中佐吏,哪有資格被稱為“公”。曹昂這話,是將他抬到一州名士的層面上,董章能不高興。

“東陵侯繆讚了,老夫一將死之人,還有東陵侯看重,老夫是銘感五內。今為冀州百姓,是老夫義不容辭之事,敢不效命啊。”

董章拍著胸脯,打著包票,就差賭咒發誓了。

“董公壯矣,曹昂佩服!”

曹昂見狀,心中想笑,卻面不改色。董章的樣子,倒是比他想象的更好對付。

董章也是年紀大了,表了一番決心,才發現曹昂根本沒說求他何事,於是便小心問道:“敢問東陵侯所求何事,老夫即刻去辦。”

曹昂看董章小心而又豪橫的樣子,這才言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董公應當知道,朝廷為了冀州安寧,想遷徙太平道餘部前往幷州、關中等地。可這遷徙之事,非是小事,光是需要的糧食就海了去。

朝廷今年平叛,耗費眾多,又誤了農時,一時也拿不出這麼多糧食,盧使君為此事都快愁白了頭髮,我有心為天子和盧使君分憂,便自告奮勇,前來渤海,為盧使君籌糧。

我知董氏乃渤海大族,土地甚多,廣有積蓄,希望董公能以國家為重,以冀州安危為重,帶頭捐一些糧食,也好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對於董章,曹昂算是很客氣了,畢竟要先禮後兵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燼餘暉

楚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