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為了帝位的歸屬,何進一直緊繃著神經,等到回了大將軍府,心神自然便鬆懈下來。

等到想起自己此時已成為真正的大將軍,不覺得飄飄然起來。

所有的擔驚受怕,殫精竭慮,到今日這一刻,都值得了。

何進剛回府,袁紹也前來求見。

何進聞之,趕忙親自去請。何進很清楚,外甥劉辯雖然登基,但位置並不安穩,而他要想真正權傾朝野,還離不得袁家的支援。

二人坐定,寒暄一番,袁紹便言道:“聽聞天子今日詢問宰執之事,不知大將軍準備如何處置?”

何進聽到這話,臉色頓時有些不好看。

劉辯皇帝是做上了,可是靈帝臨死之前,還給他置了一個難題,那便是提前安排了輔政的錄尚書事。

錄尚書事乃是一國真正的宰執,無論是大將軍還是太傅、三公,只有加了這個官職,才能名正言順插手尚書檯事務,決定國家的大事小情。

按照大漢的慣例,天子死後,由太傅和大將軍二人加錄尚書事,分別統領帝黨和後黨,形成平衡。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在何進和袁家的計劃中,劉辯登基之後,何進為大將軍,袁隗為太傅,同盧尚書事,雙方皆大歡喜。

可惜靈帝臨死前,安排劉虞為太傅,馬日磾為太尉,曹昂為驃騎將軍,三人同領錄尚書事,這便打破了何進和袁家的野望。

對於所有人來說,靈帝安排的,肯定不能不算數。

國人有個習慣,當朝天子的所作所為,百官都能反對,就像嘉靖、萬曆朝,二人放屁都是罪,大臣都快把天子逼瘋了。可是等到天子死後,在位時所做的制度,又成了祖宗成法,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後世帝王,想改也沒法改。

就像東廠、錦衣衛這些機構,文官恨得要死,可是沒有一個人想過將其廢除,包括權利一時比天子還大的張居正。

所以這三個人的錄尚書事,除非將三人論罪處置,否則捏著鼻子也得認了。

可這三人若是在朝,定然是要掌權的。而三人的權利從哪裡來,肯定要從何進手中分出。

何進當然不願意,又沒有絲毫辦法阻止。

劉虞名望巨大,又是宗室;而曹昂則是武功赫赫,朝中第一;馬日磾也是幾朝老臣,又有馬學弟子為援。

三人都是一方大佬,若是不想讓三人掌權,根本不可能的。

今日朝中議事,便有了一絲不好的苗頭。此時劉虞在幽州,曹昂在家鄉,只有馬日磾一人在朝。可馬日磾作為錄尚書事,儼然百官之首,對於靈帝的後事和一些重要官職的任命,指手畫腳。

何進根本插不上嘴,偶爾說兩句,還鬧出笑話。

而且今日劉辯當著眾人的面詢問何進曹昂什麼時候回京,擺明了對曹昂的無限信任。

現在朝中還只有一個馬日磾,等到劉虞、曹昂二人回京,三人加起來,一個鼻孔出氣,何進這個大將軍怕是都要被擠到犄角旮旯。

何進決不能接受。

而且還有一點,現在的情況讓他有些沒法向袁家交代。

劉虞三人再加上何進,已經有四個錄尚書事,袁隗就不好安排了。畢竟錄尚書事也不是盤菜,人人都能來兩口。在此之前,三個人同時領錄尚書事就算是極限了。

但不安排也不行,袁家可不是能吃虧的主。

想到這,何進又看向袁紹道:“這百官之首,太傅之任,本來該是袁公的,可是先帝大行之前,卻貿然任命,以至於今日,我是左右為難。

本初多智,可有良策予我。”

袁紹當然瞭解何進的心思,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來的。

袁家和何進一般,都不願意劉虞和曹昂回京。

不僅僅是袁隗的位置被佔。按照袁家的設想,劉辯登基,何進、袁隗二人輔政,到時候剿滅宦官,袁家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何進變成傀儡,朝中也便只有一個袁家了。

可是多了劉虞、馬日磾、曹昂三人,便多了幾分制衡,袁家再想如計劃的那邊,獨攬朝政,便成了奢望。

甚至何進都有可能聯合這幾人,制衡袁家。

所以袁家更迫切地希望解決掉這三個威脅。

當然動手是不可能的,三人都是身被大望的人。免職也不可能,因為三人的官職都是靈帝封的。而且三人年紀都不是很大,指望三人老死也不可能。

那袁家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便是讓三人不要回京。

於是袁紹略一思索,便言道:“天下動盪,盜匪並起,四面生亂,非得重臣不能剿之。紹以為可重設大司馬一職,位在三公之上,專司剿匪一事,可以容丘侯(劉虞)任之。”

東漢開國之處,設過大司馬,就是太尉的另一個名字,很顯然袁紹建議設定的大司馬與之不同,有些類似西漢的大司馬。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西漢大司馬,總攬軍政,參決政事,秉掌樞機,形同宰相,何進當然不願意。

“本初,此不妥吧!若置了大司馬,致我這個大將軍於何處?”

“大將軍,不過是個名頭而已。容丘侯若為太傅,必入朝輔政,教導天子,誰也擋不住。可是掛了大司馬的名頭,負責剿匪,那何時迴歸,便是個未定之數。

若不能入京,再是可以總攬軍政,參決政事,又有何用。”

何進此時也聽明白了袁紹的意思,給劉虞權,但讓他用不上。而且袁家之所以這麼提,怕也是為袁隗騰位置。

想到這,何進又問道:“那如何讓劉虞回不了京?”

袁紹道:“北面河北黑山又起,烏桓、鮮卑,亦是動亂不止,容丘侯正宜坐鎮幽州,內剿黑山,外撫胡虜;西面涼州羌胡,屢亂不止,朝廷也需遣一重臣坐鎮長安,督調諸軍,以同心合力,共剿叛逆;東面青、徐黃巾復起,寇掠郡縣,也已成大患,朝廷不可輕視之。”

後兩者的人選袁紹雖然沒明說,但就是為馬日磾和曹昂準備的。

無論是黑山賊,西羌叛軍,青徐黃巾,都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平定的,那劉虞三人,短時間內也定然無法回朝。

到時候何進便可獨攬權利,掌控朝堂,哪怕以後三人回朝,這局面也早就落入何進手中。

何進此時再無憂慮,高興地拉著袁紹的手。

“本初多謀,解我之憂,真吾之子房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的未婚妻是位將軍

三維作家

在路上 1946

太平紳士希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