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說完,陳寔、何進等人,都擁到曹昂身前,不停地誇讚著曹昂。

尤其是陳寔,拉著曹昂的手,連眼淚都落下來。漢末是世家大族初興的時代,像是盧植、陳寔這些人,都是創一代,至於其他一些二代、三代,各家雖有名望,但其實過得也比較艱難。

曹昂此舉,絕對是得天下人心的事情。至少在明面上,聞者無不稱讚。

眾人七嘴八舌了半刻多種,曹昂才拉著陳寔說道:“陳公,之前您提的字,我做成了匾額,還得你親自揭幕!”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好!”

老爺子開心壞了,由曹昂扶著,來到門口。門上匾額垂下兩條紅色綢帶,陳寔輕輕一拉,綢帶落下,露出“洛陽藏書館”五個大字。

老爺子老懷欣慰地說道:“吾等俱已經垂垂老矣,而子修你還年輕如驕陽。大漢有你,國家之幸,社稷之幸。”

老爺子對曹昂不吝讚賞,此時的曹昂,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古往今來九成九的名臣名士了。

揭幕之後,曹昂又邀請何進和服虔一起揭開兩側的楹聯。

漢末尚無楹聯,不過曹昂延循後世的習慣,每到過年的時候,便在家門口貼上對聯,很多人知道曹昂這個習慣,因此對門前楹聯倒也並不見怪。

甚至很多人還模彷曹昂貼春聯的行為。

本來揭楹聯的二人,計劃是盧植和服虔,但何進來了之後,越過他便有些不妥。雖然場上大老不少,如丁宮、張溫等人,但這兩年何進漸成士大夫對抗宦官的領袖,身份自是特殊。

還是盧植擔心徒弟為難,主動讓出了位置。

何進和服虔二人上前,一左一右,揭開幕布,便見一副對聯,映入眼中。

上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下聯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眾人見了,俱是叫好。

士大夫或者說儒家嫡子,自孔子以後,便有一種使命感,自覺地天地人倫,日月乾坤,哪怕是拉屎放屁,他們都得摻和一腳。

而曹昂之言,正好說得他們心坎裡了。

尤其是漢末,太學生議政達到高潮,正是知識分子第一次大覺醒的時代。

曹昂看著眾人,振臂一呼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眾人亦紛紛跟著高呼起來,一時這聲音如山如海,讓人內心的熱血激盪,久久不能平靜。

揭幕之後,曹昂領著眾人進入館中,給眾人進行介紹。

曹昂按照後世圖書館的模式,將所有的圖書分門別類的放置。又設定不同的區域,滿足眾人各種需要。

進入大堂,曹昂便說道:“樓上有三十多個房間,每個房間的每本書都有編號,大廳處有專門的圖書目錄,來看書之人,只需要對號入座,便可以找到自己相要的書。

院內是看書的地方,而大廳是專門抄書的地方。為了方便士子生活,我還專門讓人備下熱湯和飯食,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對於曹昂來說,這些都是惠而不費之事。

眾人之中,只有要一個真才實學之人因此而投奔曹昂,曹昂便賺翻了。

陳寔聽了,不住地點頭。所有人都看得出,曹昂是真心實意地幫著這些士子求學,並非在做官面文章。

這時何進看到門內一座屏風,屏風上寫著一首詩,正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曹昂其實想用宋真宗的《勸學詩》,那才是赤裸裸地誘人讀書。只是內容太過於直白,容易引人詬病,而且價值觀上,重文輕武,不太符合曹昂是需求。

現在不是文人時代,講究的是出將入相。

“子修一詩,勸盡天下學子。”

曹昂便言道:“藏書館不大,能幫助的人也有限,我立這座屏風,也是為了辨別是否有濫竽充數者。凡進入館中讀書者,須能讀出這首詩,否則便不得進。這首詩只是基礎文字,連這些字都識不得,怕是來此地的目的,只是為了混飯了。”

首發&:塔>-讀小說

“善!”

眾人都稱讚曹昂考慮全面。

曹昂領著眾人到樓上參觀了一圈,何進便問道:“子修之行,令我等汗顏。子修若有任何難處,儘可直言,我必盡力而為。”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

曹昂見此良機,自不會放過,於是便言道:“此事於曹昂來說,乃是盡心行事,並無什麼要求。只是有一點難處,需要諸公相助。”

“子修且言!”

“今館中藏書只有七八千卷,還是我窮究四方所得。我知諸公皆有無數藏書,不知諸公可否讓我派人謄抄一份,放入這藏書館中。”

眾人一聽,一時倒沒有說話。

這各家藏書於其皆是珍寶一般的東西,誰捨得與外人分享。

而且這關係到一個知識的壟斷。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還是何進帶頭說道:“我大老粗一個,家中沒多少書,但子修需要,盡遣人抄錄,我絕不藏私。”

“多謝大將軍,曹昂代天下士子,對大將軍感激不盡。”

其他人也不少開口,曹昂只是一一感謝,並也沒有強迫旁人。

下得樓來,到了大堂之中,陳寔當著眾人面,歎服道:“子修,你做的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只是這一切都讓我充滿了疑惑,你能告訴我,你所圖幾何?”

陳寔震撼於曹昂的手筆,更深深地感受到曹昂的野心。

眾人聽了,皆是看向曹昂。

而對於曹昂來說,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

曹昂想了一番才說道:“我六歲之時,父親準備讓我拜蔡公為師,這是他能為我找到的最好的老師。

可我拒絕了。因為我知道,蔡公能教我寫最華美的文章,譜最動人的樂曲,卻教不了我治國理政之道。

我清楚地告訴父親,我要做孔聖人第二。

首發&:塔>-讀小說

所以我會拜師盧師,會哀民之生死,會義無反顧地去勸降張角,會不計生死地前往涼州平叛。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踐行自己追求的大道。

今日陳公問我所圖幾何,那我便告訴陳公和諸位,曹昂所欲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凡此種種,雖九死而其尤未悔。”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長安

藍家三少

明末:歷代大將陸續將臨

烏蒙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