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入得房中,便見到房中有數個新娘,這些新娘皆帶著有布垂下的大沿帽子,或坐或站,卻盡是背對著門口。

曹昂一時有些愣神。

這時張姜、吳莧二人又上前道:“剛才試文試武,都是小事一樁,現在才是真正的題目。這裡有十人,卻只有一位是‘昂哥’的新婦,卻是不知昂哥能不能從眾人之中,找出新婦來。”

曹昂聽了,不禁扼首。

大家真會玩!

當然風氣如此,婚鬧已在大漢漸興,像是河北幽州等地,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像是明帝永平年間,汝南人張妙參加好友杜士的婚禮,酒後大鬧新房,張妙把杜士綁起來棒打二十下,又將兩腳綁住倒掛起來,結果樂極生悲,杜士不堪折磨,竟在新婚之夜死去,喜事變成了喪事。

這並非個例,到了魏晉時期,大家更不守禮,戲弄新娘子,在眾多賓客、家屬面前,婚鬧者汙言穢語逼問新娘子,若新娘子不說話,有人就把新娘子倒掛起來,婚鬧者醉酒後耍酒瘋,手下沒輕重,以至於新人被打得遍體鱗傷,甚至流血、骨折,比比皆是。

所以大家只讓曹昂作詩,射箭,找人已經算是很文明的事情了。

張姜讓十人背對曹昂站成一列,十人俱穿一模一樣的衣服,身高、胖瘦亦看不出任何的差別。

曹昂剛想上前,吳莧一把攔住。

“不許上前!”

曹昂眼見吳莧年紀不大,脾氣不小,便言道:“吳家小娘子,你還找不找夫君了!”

“用你管!”

小丫頭白了曹昂一眼,一副伶牙俐齒的模樣。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曹昂被堵得無話可說,只得無奈地觀察起十人來。

而此時的袁熒,又是期待,又是緊張起來。張姜費勁口舌才讓她同意此事,她也想知道曹昂能不能一眼將她找到,渾然忘了找不到的尷尬。

曹昂看了一會,很快便發現了袁熒。

倒不是曹昂有什麼本事,而是袁熒的衣服與眾人不同。

雖然眾人穿的嫁衣顏色、款式、花紋皆是相同。可袁熒的嫁衣,乃是曹昂專門從陳留郡尋的五彩錦繡線。這些花紋上的錦線不是染得,而是蠶吃了染料之後專門吐出的各色採絲,最是珍貴。

張姜能仿製九套嫁衣,但是五彩錦繡線卻很難尋得,所以只能用染線代替。

尋常人自是分辨不出區別,可曹昂這個神箭手,靠得就是眼力,這種細微的差別,自是逃不脫曹昂的眼睛。

於是曹昂向著一人,快步走去。

吳莧剛要攔,被張姜拉住。

曹昂走到一人身前,牽起對方的手,替她摘下了帽子,露出了本來面容。

曹昂望著對方,腦海中便浮現出曹植的《洛神賦》來。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此人正是袁熒。

袁熒滿臉含笑地望著曹昂,容顏皎潔,如新月生暈,如花樹堆雪,如煙霞輕攏,如清泉石上。美目流盼,粲然生光,帶著一股輕靈之氣。

這般女兒,或許是不小心墜入凡間的天使吧!

曹昂一時竟有些驚呆了。

袁熒也滿含柔情地望著曹昂。曹昂的模樣,一如她夢中那般,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朗朗如日月入懷,溫潤若星。如藍田暖玉,爽朗清舉,溫潤蕭肅;又如玉山上行,琳琅滿目,光映照人。

陌上玉人,當世無雙,便是如是。

曹昂和袁熒的眼中,滿是對方,一時竟忘了所處的環境,還是張姜看不得了,扯了二人的衣袖,才喚醒了二人。

眾人見狀,俱是一同起鬨。

張姜笑問道:“昂哥,我等眾人,俱分辨不得,為何獨你可一眼尋到葳蕤。”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曹昂臉上帶笑,望著袁熒的目光卻沒有移開。

“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世人再多,而我眼中,唯獨你一人!”

曹昂當然不會說出秘密來。

而眾人措不及防,吃了一嘴的狗糧。

尤其是在場的女子,更是滿眼的羨慕。若是可以,誰不想有一個滿眼都是自己的如意郎君。

眾人鬧騰的更厲害。這些小娘子,俱是剽悍,其中再夾雜著幾個已經成婚的,戰鬥力自是拉到最高點。

面對眾人的調笑,曹昂只是笑。

反正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而眾人好好地鬧騰一番,方才結束。

迎得新婦,曹昂便和袁熒一起,去拜別袁家諸人。

也就是到了後漢,結婚成了一件喜慶事,前漢及先秦之時,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娶歸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

跟生離死別一般。

袁家的長輩皆在正院,曹昂和袁熒一一上前相拜。

袁紹這裡,教誨了二人一番要夫妻和睦,相敬如賓的話。其實袁紹對袁熒最是寵愛,只是這兩年有劉氏在中間,父女二人又缺乏溝通,雙方的關係才有些疏遠。

今日袁熒出閣,袁紹雖然歡喜,但亦心有不捨,心中難受。只是這般場合,他也沒多少話可以講。

而其他的袁家人,也就是說些場面話。

本來應該由母親帶來的悲傷氣氛,因為袁熒之母袁夫人早逝,倒也沒人渲染。至於劉夫人,也就呵呵了。不過今日事關顏面大事,劉夫人也沒有鬧什麼么蛾子。

曹昂倒是初次見到袁熒的親舅舅,李膺之子東平相李瓚。

時過境遷,李家已經是過去式了,李瓚也多病,所以李家與袁家的關係,也就那般。

李瓚也是給外甥女撐面子,這才強忍著老弱病軀前來的。

曹昂知道李瓚的心情,趕緊保證好好照顧袁熒。

看著袁熒,李瓚又想起了早逝的妹妹,眼眶不禁紅了起來。

差不多酉時左右,在鬧騰了一下午的接親隊伍,終於要離開了。袁熙帶著人將接親隊伍送到府外,侍女扶著袁熒上了馬車。

回首看著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袁熒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曹昂,從今以往,我就只有你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詩神帶著槍炮去大梁

作者93140Uq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