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了立河間王劉陔監國攝政之事,袁紹心情格外地舒暢。自他代韓馥為冀州牧後,內憂外患,一州難靖,著實讓他焦頭爛額。今日雖不能說一掃之前的困境,可總算見到一絲勝利的曙光。

袁紹知道若要度過這段困境,離不開曹昂的支援,因此對這個女婿越發地重視。

雙方聊著,曹昂又很自然地將話題往袁譚身上扯。

眼看曹昂舊事重提,袁紹也只得嘆道:“子修,顯思是我的嫡長子,是我寄予厚望之人,若非迫不得已,我如何願意將其過繼?”

曹昂知道,袁紹這話半真半假,卻也陪著點頭稱是。

袁紹以為說通了曹昂,有些得寸進尺,便言道:“子修,你與顯思關係最好,可否代我給顯思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曹昂聽罷,便不由想笑,袁紹難道真當自己年輕幼稚嗎?

袁紹還想再說,曹昂卻是將話打斷插嘴道:“岳父大人所言,我都理解,只是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袁紹不解道:“什麼看法?”

曹昂道:“冀州的困局,大家都知道,無非是公孫瓚來襲,冀州眾人望風而降,其實這也未必是件壞事。”

“這是怎麼說?”

“岳父大人需要冀州世家大族的支援,可冀州世家大族卻也需要岳父大人的保護。公孫瓚是個什麼性子,眾人皆之。之所以附者眾多,不過是畏懼其兵勢。可是公孫瓚性格暴虐,手段狠厲,眾人在公孫瓚手下,怕是舒服不了。

所以不管局勢如何,只要岳父大人守住鄴城,用不了多久,大家便會明白應該選擇誰,到時便人心盡附。

說實話,岳父大人沒了冀州,還可以去別的地方。可是冀州世家大族,沒了岳父大人,就要生活在公孫瓚的暴政之下,所以到底是更需要誰,還是兩說。”

曹昂講得看似有道理,但關鍵問題是袁紹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守住鄴城,撐到反攻之時。

不過袁紹卻從中明白了一條,曹昂反對袁譚過繼,說什麼都不好使。

袁紹知道說不動曹昂,所能做的,也只有擱置了。

這時曹昂又說道:“岳父大人的為難,我也看得清楚,我倒是有條建議,不知可否行之。”

“子修且言。”

“如今鄴城的環境,顯思留下來確實不太合適,只會加速冀州內部的分裂。我記得前漢之時,渤海郡和河間國的大部,其實是不屬於冀州的。既然如此,不若以渤海郡、河間國和安平國三郡國之地設東冀州,以顯思為刺史,居於外。

如此岳父大人對內有了交代,對外也不算虧待了顯思。等到擊敗了公孫瓚,安定了冀州內部,有些事情再從長計議。”

袁紹盤算著曹昂的建議,還真有些動心。

要劃入東冀州的三郡國,渤海郡為公孫範控制,河間國也大部落入公孫瓚手中,他實際上交給袁譚的只有一個安平國。

給兒子一個郡國作補償,他如何能捨不得。

如此一來,將袁譚外放,冀州世家大族滿意,袁譚有了地盤和軍隊,跟隨他的汝潁川人士也滿意,倒是皆大歡喜。

袁紹已經同意,卻故意問道:“新設一州,自光武皇帝中興以來,還是未有之事,如此安排,能服眾否?”

曹昂笑道:“那這就是監國的事情了。”

袁紹點點頭,也覺得想多了。畢竟他連監國都立了,難道新設一州引起的爭議比此事還要更大嗎?

眼看袁紹同意,曹昂心中也是欣喜。

這件事表面上是分幾個郡國交給袁譚管理,但實際上冀州一旦一分為二,就是事實上的分裂。

袁譚會順服其父,卻不會順服袁尚。

一旦袁紹去世,到時候又是一場內鬥。

當然袁紹不知道自己死這麼早,甚至他目前還算更看好袁譚的,畢竟他再疼愛袁尚,袁尚也只是個毛孩子,擔不得事。

眼看連續兩件事曹昂都辦的合乎他的心意,袁紹便想趁熱打鐵,讓曹昂出兵幫著他對付公孫瓚。

曹昂與公孫瓚在篤馬水一戰他已經知曉了。

這讓袁紹頗為歎服。

能不費吹灰之力便大破聞名北國的白馬義從,將公孫瓚打的灰頭土臉,全天下也就只有曹昂一人。

若是曹昂與他一同對付公孫瓚,必能勝之。

當然袁紹也清楚,曹昂未必會插手此事,而且袁紹也擔心打跑了公孫瓚,又引來一個曹昂,便說道:“子修,這公孫瓚南入冀州,渤海郡太守公孫範與其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實不堪再為太守,你手下有沒有合適的人,代其領渤海一郡。”

對於袁紹來說,他讓曹昂安排渤海郡太守,便是將渤海郡讓給曹昂,作為曹昂幫他對付公孫瓚的酬勞,但同時也意味著對付公孫瓚,袁紹只會給曹昂一個渤海郡,其他地方你不要想。

渤海郡下屬雖只有八縣,桓帝時便有十三萬戶一百一十多萬人口,是冀州其他各郡國的兩倍,乃是天下前十的郡國。

而且渤海郡全是平原,有漁鹽之利,僅此一地,便有半個徐州的實力,所以袁紹也算出了大籌碼了。

但曹昂卻很清楚,這是裹著蜜糖的魚餌,自己若想得到渤海郡,就要幫著袁紹打公孫瓚。

最重要的是渤海郡地處平原,幾無險可守,一旦曹昂和袁紹翻臉,很容易便被其吞併。所以渤海郡便有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子修,你覺得何人可為太守?”

曹昂立刻反應過來,雖是魚餌,但還不得不接。

畢竟以曹昂和袁紹現在的關係,若是袁紹向自己求援,難道自己不幫助嗎?現在曹昂並無同時與袁紹、袁術兄弟開戰的底氣,就只能先易後難,與袁紹交好了。

所以有果實別管是否有毒,先吞了再說。

於是曹昂便言道:“岳父大人,這就不必了?”

曹昂已經準備接受了,卻假意推辭。

袁紹急於將曹昂拉到他的船上,又非做做樣子,怎麼會允許,一直讓曹昂安排合適人選。曹昂推脫不過,便只得表其叔討逆將軍曹彬領渤海郡太守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群雄爭鋒之失落帝都

繁星願望

趙惠文王傳

傲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