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臨菑之後,曹昂便待在臨菑,不準備繼續用兵了。

這可急壞了麾下諸將。畢竟徐和已經日薄西山,眼看就要覆滅,此時不乘勝追擊,豈不是放虎歸山。

曹昂不動兵也有原因。

徐和部已殘,司馬俱部實力不佳,曹昂若是一鼓作氣,搞不好便直接將二人給滅了,那驅趕二人入兗州的計劃,就要落空。

即使曹昂能收住手,使賊軍敗而不滅,但二人的力量若是被削弱太過,哪怕二人真逃到兗州,也很難發揮作用。

不過目前司馬俱盤踞著大半個濟南國,若不動兵,又要收復濟南國,似乎又不太現實。

就在這時,謀士孫乾自告奮勇,要去勸降徐和。

孫乾是鄭玄的弟子,被鄭玄舉薦給曹昂,其身份嚴格來說,算是曹昂的師兄。因此雖初入曹昂軍中,但曹昂對其很是禮遇。

對於孫乾的自薦,曹昂有些猶豫,最終還是同意。

畢竟這幾戰下來,徐和抵抗還是很強烈的。曹昂擔心若是對方不明白自己驅逐的意圖,還會跟自己死戰。

倒不如有個人給他指點迷津。

不過對於孫乾能否勸說動對方,曹昂有些懷疑,而且徐和還有殺使的前科,於是便詢問孫乾如何說動對方。

孫乾道:“昔日徐和佔據樂安、齊國,帶甲數十萬,自然強橫難制。可今兵敗西逃,要仰司馬俱鼻息生存,處境大不相同,如何敢殺使。

而且於陵地小,難以養活其麾下數萬人馬,他已到窮途末路,若是不降,不出三月,其軍自潰,徐和自明白此理的。”

曹昂聽孫乾之言倒是在理,也不多說,只是言道:“公祐(孫乾字)兄,你此番前去,不必非得勸降,只要徐和願意離開齊國,我便給他一條生路。司馬俱亦是如此!”

孫乾聽了,心中一驚,卻是不解,但曹昂卻不再言了。

有些事不能明說,也得孫乾悟。

孫乾一路從臨菑前往於陵,心中便“嘀咕”著曹昂的話,思索良久,卻是懷疑莫非曹昂要以鄰為壑,但又不敢確定。

只是孫乾謹慎了許多,既然曹昂有別的意思,便不敢再提勸降事。

孫乾很快到達於陵,面見徐和。

徐和已經和兵敗的張弘會和。對於張弘南下之事,他雖然不滿,也不好多說什麼。手中就這點力量,他也不敢再損失了。

這些日子,徐和想去投奔司馬俱,但一時又拉不下臉,畢竟司馬俱當初不過他一小弟。

正猶豫間,便接到孫乾求見的訊息。

想著被曹昂打的惶惶而逃,徐和的忿恨立刻湧上心頭。

他也猜到孫乾的來意,惡狠狠地說道:“這孫乾昔日我也識得,聽說有些名聲,此番前來,必然是勸降的。”

於是徐和便喚人伏於帳下,讓手下聽他示意,直接衝進來將對方拖出去砍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孫乾到了徐和營中,跟昔日前輩一般,在帳前享受了一圈下馬威,這才得以面見到徐和。

面對徐和的威脅,孫乾本人卻是凜然不懼,昂然而入。

此時徐和正端坐帳中不動,見到孫乾便厲聲斥道:“你是徐州軍的人,來我這裡何干?”

孫乾對徐和行了一禮,坦然坐下,這才言道:“乾今特來作說客。”

徐和聽了,立刻抽出腰間佩劍說道:“我這匣中寶劍新磨,你要做說客,那就說說,若是說不通,就試一試我這劍利不利。”

孫乾笑道:“渠帥之禍不遠矣!但恐渠帥新磨之劍,不能試吾之頭,將欲自試也!”

徐和聽到這話,立刻就惱了。他站起身來,提著劍一步一步走到孫乾跟前,彷彿要在孫乾身上戳幾個窟窿。

“我有什麼禍!”

徐和死盯著孫乾,一副只要孫乾說得不中聽,他就要動手的模樣。

孫乾道:“於陵雖大,可自保乎?”

孫乾一句話便點到徐和的死穴,徐和瞪著孫乾,良久才態度有些緩和道:“你是來說降我的?”

孫乾笑道:“非也,在下是為渠帥指一條明路的。”

“說說看!”

孫乾道:“渠帥雖起於青州,但連番大戰,損失慘重,今只餘於陵之地,必不能敵曹驃騎也。

想來渠帥兵馬雖眾,但糧草無多,不出數月,我軍不動手,渠帥亦自潰矣。

故渠帥非欲死戰青州,則只有覆亡一道。

然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天下之大,穹廬無限。渠帥手握兵馬,又何必非得死守青州一地,自搗覆亡呢?”

徐和聽了,有些沉默。

“公言極善,可吾不留青州,又有何去?”

孫乾聽了便笑道:“渠帥若是覺得孫乾之言有禮,又何必在帳下設刀斧手以待呢?”

徐和聽了,立時大慚,命人將伏兵摒退。

這時孫乾才言道:“我此番前來,便是奉曹驃騎之命。曹驃騎並無亡渠帥之心,只是為安定青州。只要渠帥和司馬渠帥能夠離開青州,昔日之事,我主必既往不咎。”

徐和又是一番沉默,然後說道:“我等若離開青州,恐無路可行。”

“渠帥何不效張饒乎?”

昔日青州諸賊,張饒勢力最大。可在巔峰之時,張饒卻突然率幾十萬眾離開青州,前往冀州,這才有了徐和等人的崛起。

“孫公是欲讓我們前往冀州?”

其實孫乾也不知道曹昂想將徐和等人驅逐到哪裡去,但他此時忽然想起臨行之前,曹昂詢問了他一些兗州之事,心中有些明瞭。

於是孫乾道:“冀州有張饒,渠帥難道要去冀州給張饒做屬下?”

“那孫公何意?”

“兗州國富民饒,更是良處。”

徐和聽了,又思索起來。

這時孫乾再勸道:“渠帥和司馬俱各有數萬人馬,加起來近十萬人。若是南下兗州,未嘗不能建立一番事業。可是若留在青州,渠帥自問可勝否?

這素來是樹挪死,人挪活,不到黃河心不死,乃是愚人之行,渠帥切莫誤之。”

徐和沉默良久,這才言道:“就聽孫公之言!若我軍南下兗州,曹將軍能平安放我等前行否?”

“渠帥若是不驚擾地方,不殘害百姓,不毀壞物品,曹將軍又如何非得與渠帥為敵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蘇戰國記

空門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