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改旅的軍隊編成方式,王齊很早就在考慮,只是受限於各個方面條件不成熟,難以成型。

今天,已經具備部分改編的能力。

原社會調查屬改為統計屬之後的第一個大任務是複核人口資料。

最近的匯總顯示,境內已經獲得戶籍的人口總量已經超過160萬。

這個增量速度比預期的要強不少,主要是有很多人並不走難民線路,

統計屬的另一份調查報告,利刃族參與統計的三年內,技術工人比例持續下降,從事服務業比例一直維持全種群最低水平,重體力工作比例有上升趨勢。

這樣的變化要解讀起來並不難——利刃太大隻了。

要說大,境內除了青巖族,還有個叫紅魔的族群,成年體身高也能達到米。

這個紅魔族和惡魔大機率是親戚,外觀特徵和惡魔很接近,只是翅膀退化十分嚴重,小到有些滑稽的程度,另一個差異是紅魔的口裂比惡魔小很多,也就能比正常人類寬一半的樣子。

紅魔族和利刃對比,其技術工比例卻比利刃大了一大截,服務業比例倒數第三……倒數第二就是青巖族。

兩者身高差距不是20厘米。

遷移到流放地之後,因為食物供應足夠穩定,利刃的成體平均身高在逐年增加,由原來偏高個體超過米,變成現在平均高度

還有個必須考慮的點,利刃的尾巴非常粗壯,因此他們的立姿是略微前傾的,如果不考慮尾巴對重心的影響,高度會更高。

重心和身高的差異,也使得利刃在操作工具和機器時,需要比紅魔大很多的空間。

服務業方面,利刃則主要受到平均智力相對偏低的影響,雖說現在利刃也有一些從魔法學院畢業的人才,但整體統計就不能看特例,巨大體型帶來的不便加上一點智力差,在服務業裡就混不下去。

一句話:他們從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是為戰鬥而生的。

這輪軍隊改制,就要把他們用起來。

1、2、3、4團,縮編掉後組建的4團,改為三個旅級編制。

旅可以理解為超編的團或者縮水的師,王齊決定採用前者,一個旅率十個左右的營級單位。

這種旅能實現營級專業化,指揮系統也是個單獨的營,後勤與作戰都會具有一定的體系優勢,且不會特別臃腫,適合面積受限的戰役場景。

改制後1團變成第一旅,最好有個稱號類的名字,讓官兵們自己去商量,或者哪天有敵人贈送了再說,初步計劃加入四團裡的三個營。第二旅則吸收4團剩下兩個營之後,還要擴編五個營。

第二旅比第一旅多出四個營,是出於兩者任務不同。

第一旅還是繼承1團的任務,執行特種作戰和緊急支援行動為主,是重要的機動部隊,因為裝備供應和運力的考慮,沒辦法擴編到10個營。

第二旅任務仍然是重點位置駐紮,以重型裝備為主,此前部分由3團和工程兵23團執行的任務,要納入旅級自行執行,也就是他自己要有工程營、後勤營。

第三旅的情況更復雜。

原3團的任務是吸收1、2、4團的“失敗者”,讓這些在部隊內競爭失利變成女性的利刃重新調整,並從事一些非正面戰場的工作。

利刃的性別差異是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女性的利刃會變得明顯更怕死,根據多年軍隊內部觀察,這似乎不是認知和記憶造成的,而是一種本能的怯懦。

按王齊的理解就是內分泌差異,膽子稍微小一點,有利於儲存自身性命,對族群整體繁衍並不是無意義的,很多肉食動物的母體也有類似的情況。

只是這種情況放在本輪改制裡就有必要特別考慮,不能給她們增加戰場任務。

現在第一第二旅擴編到總計二十個營,第三旅的容量也會因此擴大,但旅級單位的後勤部隊變成自己直轄的營,第三旅承擔的外部任務總量會縮水,需要有一個新的定位。

王齊和將軍們商量過,認為可以把11團和23團的部分工作交給她們。

11團是夜族的警衛、禮兵團,警衛和戰士一樣,都要訓練戰鬥技能,禮兵可以考慮用女性的利刃,比如小熊城行政中心幾個大門和紀念碑的站崗輪值就能消耗不少人。只是利刃那條大尾巴和與普通人有差異的步態,要設計出能撐場面的軍禮服,還得花點心思。

11團自己的業務損失倒是不用擔心,他們不會擴編,常駐小熊城中心區多的是倉庫和要員給他們保護。

利刃軍團之外,其他軍團也有合計四個團要改旅級,分別是12團、21團、23團和41團。

12團的問題很清晰,實在是任務量太大,好比支援後方研發方面的工作,就有些兼顧不到。

13團不改,則是因為夜族的就業環境太好,小日子過的比利刃舒服多了,雖然強徵也能徵到,但會影響行政和生產工作。

21團的改編類似第一旅,主要執行阻擊和支援作戰,區別在於他們不執行傘降和滲透等特種戰。

23團是工程兵團,改編後仍然負責後勤,但性質要變,分為空中運輸部隊和地面工程部隊兩個部分。

現在的空運工作沒有單列出來,都是12、13團自己幹活,而運輸部隊本身也具有一定職業複雜性,分出去能把管理結構最佳化不少。

41團,自從他們開始參戰,就一直是各部隊戰損比最高的,也是除1團之外唯一一個有傘降作戰訓練的部隊。擴編後他們也要負責高危險地區的防務,大部分會和第二旅一樣執行定點防務,機炮裝備比例會比其他部隊大一些,另外維持3個空降營。

這輪總計要增編21到23個營,因為現有的營有點超編,改編過程中會按任務調整規模,旅級的指揮也有些差異,整體擴編預期1萬到1萬1千人。

王齊只管和將軍們開會討論大方向,具體細節的執行自然有軍隊去操心。

做好改編計劃,王齊就拉著李想竄出城去,美其名曰考察裝備。

並沒有什麼新裝備,只是最近開會時研讀資料,越發覺得戰場還是有缺位。

陸航部隊。

陸軍航空兵是個看起來和空軍搶活幹,實際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沒有旅這個編制,陸航弄起來挺麻煩,旅級編制容納一個到兩個陸航營,各方面都能適應。

王齊沒有第一時間去藍天重工,而是跑去紅石飛行器製造廠,檢視已經定名為“晶壁”的行政飛車裝配車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機甲夢想家

晚睡的鹿

機甲遊戲降臨,開局十萬威震天

喵喵教主

遮天:變身李小曼

柳隨清泉

天坑神明

愛吃糖水荔枝的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