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石廠出來坐纜車回新城。

如今纜車的生意不太好,一邊是魔法能源的航空運輸價格足夠低,另一邊纜車自己也出了幾次事故。雖然不是纜繩斷掉,但幾次事故都把人和貨卡在中間大半天動彈不得,多少也勸退了一些客戶。

真正的問題還是浮島間的距離增大再次加速,纜車的風險越來越高,這套索道系統大概也撐不住太久。

空中運輸受限於載具大小、負載及固定方式,很難用來運輸大型精密裝置,至少現有的木頭人和蠻牛都不太行。

所以纜車退休之後,要引入新的浮島間口岸運輸方式。

正好報社這幾個月,也有報道很多跨島土法運輸方案。

例如風谷至龐勳板塊的。

該口岸的人員移動主要依賴飛車,貨運則是五花八門。

龐勳有個輕卡廠,有獲得授權可以用零配件組裝新城汽車廠的重卡車頭,不過因為工藝比不上,各種發動機之外的故障層出不窮,還是有些挑剔的客人希望引入原版重卡。

魔法寶石技術鬆綁之後,泥潭城也希望弄一套比航空運輸更穩定的成品油跨浮島運輸方案,雙方一拍即合,由泥潭城做主要出資方,龐勳當地人做代理,折騰了一套魔法運輸方案。

該方案就是些魔法夾具,夾裝方式完全照抄新城至紅石索道系統,只是多了一坨魔法模組,可以提供升力。

早期很不好用,需要有魔法師在現場施法才能確保順利運輸,直到最近的版本才能實現多個夾具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步,但還是需要有法師在兩端盯著,防止突然大風導致的飛行偏離。

還有一個貨運型別,是由龐勳當地多個公司委託羽蛇廠弄的,王齊覺得這套系統更適合取代索道。

羽蛇廠的這個版本十分簡陋,是個總長度15米,寬度米的平板,所有的魔法模組都在下方以保持面板純平,操作方法和開車差不多,駕駛室也在平板下面。

兩個方案可以說各有優劣。

夾具方案的優勢是不需要特殊基建,直接找塊土地壓實了都能作為場地開工,缺點是物流系統中接受上方夾裝的只有標準集裝箱體系,運輸重卡車頭得有一個非標準集裝箱容器才能運輸。

平板運輸方式的適配性更好,單運集裝箱或者連半掛車架一起運都可以,只是它對基建要求更高,需要專門的場地讓它的平板和物流區齊平。

如果官方下場肯定做後者,但沒有必要什麼都做成官營,這種已經有民間解決方案的東西讓民眾自己折騰就行,官方只負責定下一些具體標準。

比如集裝箱的鎖具,上下各四個鎖眼或稱定位孔,根據不同情況需要的鎖具不同,如自動鎖、限位鎖、吊裝鎖。這些鎖遵循零件越少可靠度越高的原則,現有的鎖大多數都是單體鑄造件,20噸的標箱用鎖,實際給裡面塞上一百噸金屬錠鎖也不會壞,先壞的一定是集裝箱本身。

官方的標準,是明確這些適配件的造型、尺寸、允許的生產工藝等,確保任意一家加工廠造出來都能適配整個物流系統,且足夠可靠。

從纜車下來,順便去了趟研究院。

研究院已經統一認知,決定把南鎮新園區定為總院,連製造局一起遷過去,趁機更新一整套生產裝置。

王齊來之前已經知道這個事了,他特意來看看首席院士卡洛琳正在推進的專案。

已經五環的卡洛琳如今眼角也有了兩條很淺的魚尾紋,但她的眼睛比多年前更有神,顯得自信滿滿。

“陛下,我們的儲存系統已經完成初步驗證,接下來的量產方向上有些爭議,您幫我們看看吧。”

卡洛琳沒有盯著最新的原子論領域,而是著手解決著研究院面臨的最大瓶頸——文件儲存和檢索。

院士可以說是對王齊崇拜度最高的群體,夜族和利刃那他是沾了索拉里斯的光,院士們早期是因為身份的轉變,現在則純粹是因為知識。學的越多就越容易認知到,李想教給他們的知識是一個世界跨越了時代積累出來的核心體系。

從這些核心領域出發,面對細分度越來越高的學科,如果不能解決文件儲存和檢索瓶頸,想要繼續推動完善分支學科,幾乎是做不到的事。

從研究院自身來說,幾十年積累下來,現在每開一個新組都要先在檔案裡磨蹭個把月,具體表現是現在的研究院裡科研人員數量比早期翻了幾倍,真正和外界有代差的成果卻越來越少。

為解決科研瓶頸,在卡洛琳-拉瓦公式落地應用之後,這位首席院士就開始研究基於魔法的檔案管理系統。

事情幾年前王齊就在年報裡看到過,只是沒去幹擾。

王齊沒有上來就答應給他們做決策,還是先看看樣機。

卡洛琳給他們演示了一下幾個階段的樣品。

早期樣品的功能十分單一,相當於一個“影像水晶”讀卡播放器,這東西帶有一列10個槽位,裝滿後可以用模組化的配件增加一列,讀取時直接填寫數字即可。

“它的擴充套件性不是很好,如果要儲存一千萬份存檔,一個車間的空間可能都不夠。”

一千萬份看似不少,但細算起來,也就藍天重工幾年產出的文字和圖紙量,加上草稿數量就沒辦法算了。

所以第二代實驗,卡洛琳團隊重點解決“儲存”空間的問題。

魔法儲存資訊的方式和電子儲存沒一點關係,可以視作將物質生物化,有點類似那些天然岩石傀儡的情況。

第二代開發過程中,卡洛琳團隊實現了“記憶轉錄”,併成功的把幾百份檔案打包進一個模組,且能夠分開讀取。

“它的穩定性不夠好,我們用圖紙對比了一個月的檔案變化,發現部分資訊會變模糊。”

卡洛琳隨後解釋了團隊對轉錄資訊丟失的猜測。

正常的留影水晶記錄一個銅塊24小時的變化後,將其徹底化學溶解,可以檢測到極微量銅離子,以此推測這種記錄方式應該記載了現場的物質資訊,甚至能以某種方式竊取現場的物質粒子。

但轉錄過程主要記錄留影水晶記錄的魔法影象,也許缺乏了物質基礎,才難以保持長時間穩定。

具體的謎題答案要等到基礎研究進一步發展才有希望看到,不是現在討論的主題。

然後到了現在這一代,它幾乎從頭開始,規劃出了字型檔和圖形兩個底層系統,並重做了“留影水晶”的拍攝和儲存方式以適配新機制。

或許真的是殊途同歸,進度反覆幾次,最終呈現在王齊眼前的這版,是使用磁記錄完成檔案固化的,類似機械硬碟的方式。差異在於魔法實現的磁記錄,相對還是有點粗糙,資料量和重量的比值很低,不過這個問題相信可以透過後面的深化研究和工藝改進來改善。

“這個版本的記憶力很強,千克的模組,可以儲存800萬字或對應的圖表。”

千克,800萬字,可能不夠直觀,轉化一下,大概是紙張正反兩面印刷四號字記錄量的三倍多一點,真算起來微雕的資訊密度都比它高太多了,更不用說能錄“影片”的影像水晶。

千克是記憶部重量,沒計算轉錄模組和檢索投影模組。

王齊卻沒嫌棄,很是高興,它相比影像水晶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集中檢索,不需要一個個去翻看水晶的備註標籤,在時間效率上是個很大的進步。

“你們的工作做得很好,量產有什麼困難嗎?”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即使是神,終會落幕

南海Passerby

末世重生,從手刃仇敵開始

想吃炸串火鍋

袖劍飛吟

楓葉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