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地的人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發生滅絕式的自然變遷,王齊認為只要趨勢存在就不得不防。

這裡還有個私心。

如果無法透過常規手段接觸到本地世界意志,有沒有可能只要能活到最後,祂就會自然現身?

畢竟世界意志這種玩意,千百萬年的生命都不在話下,祂見到過的滅絕不知凡幾,能成為最特別的那一群,大概會引起其“興趣”。

當然前提是祂確實存在個體意識。

面對降溫通道,王國內部已經解決或正在解決居住、城市、農業方面的問題,剩下的兩個威脅不夠明確,但存在隱患。

大氣。

浮島和蒸汽海脫離,有兩種可能,一是蒸汽海逐步降溫,蒸汽雲層變薄了,另一個是高度增加。其中後者已經被觀察及數學論證,前者缺乏參照物拿不到準確資料,存在共同作用的可能。

在這個升高的過程中,氣溫、氣壓、甚至含氧量都有所變化,所謂的隱患,就在含氧量上。

以21%為平均基準,人類普遍能夠承受的最低氣壓在500百帕附近,低於該氣壓,即使呼吸頻率加快,也只能進一步加速體內外氧失衡。

這裡沒有計算極端個體,而王國也沒有對應的低壓人體實驗,只能透過飛機,進行一些高空實地觀測,軍方人員對低氣壓的耐受力也並不會好多少。

流放地的混血耐受力有高有低,像是強壯的利刃有一定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成分抗性,但對低壓的抗性還不如夜族,也許肺體積是關鍵。

按上輩子的經驗,氧氣含量並不會因為高度發生變化,地表和十萬米高空的比例基本一致。

但流放地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受到蒸汽海下方水的熱解離影響,大氣多少都有點異常。

最近各觀測站和哨站測得的綜合含氧量為%,地表氣壓為980百帕。

含氧量變化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內,主要是地表氣壓降了一百多百帕。

降低到七百百帕前,人基本無感,問題是不知道最後會降到哪裡為止。

針對氧氣,王國早在浮島化時期就有應對方案,既遍佈全境的防災避難所機制。避難所經過幾輪的改造和擴建,都有基於魔力的二氧化碳-氧氣迴圈裝置和一定量的除臭劑儲備。

但如果減壓變成長期事件,後面還要維持食物生產和避難所維護工作,問題就複雜化了,涉及到工廠、農場、地下通道的氣密改造。

資金投入大、工程量大、資源消耗多,以王國的經濟系統也推不動,只能先讓幾個重點廠家探索下氣密工廠的可行性。

另外,減壓還附帶了個新隱患。

天空問題,紫外線。

生活優渥的人,總想著補充紫外線,甚至弄出來專門的曬黑店。

但紫外線的本質非常危險,致癌僅僅是它在常規水平下的一個小小的副作用,真正的高濃度紫外線,是足以摧毀一切蛋白質分子鏈的宇宙射線。

也就是說紫外線足夠高的情況下,生物存在的基礎都會消失。

這個閾值上限,和人類能接受的最低含氧量一樣,可以用氣壓做中間標定物,畢竟氣壓越低意味著上方大氣越稀薄,能吸收射線能量的分子數量也越少。

幸運的是,以氣壓做標定物,生物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低氧環境要好一點,大約在300百帕附近,面板癌才會逐漸從偶發向必然轉變。

在氣壓降到這個程度之前,如果大家還活著,那肯定都轉入防災體系了,唯一需要做出對應改變的只有農業系統。

這方面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植物的合成功能,由熱量提供細胞活力,由光照強度提供合成能量,紫外線也是它要用到的能源,不能完全遮蔽,又不能放得太寬。

玻璃鍍膜是保持光照並過濾紫外線的優質方案,問題是環境一直在變,鍍膜不能經常拆下來重新弄。

魔法和地下種植解決方案也可以做,只是有隱患。

人們轉入地下之後,考慮到煤炭挖掘和運輸的危險性,基於魔力的能源需求必然會數倍數十倍的增大,有辦法用工程手段解決的問題,最好還是儘量別用魔力,不然哪天魔力都不夠就樂子大了。

所以還是要儘量解決玻璃溫室的紫外線問題。

可以考慮在玻璃溫室上方,加裝百葉式的金屬片濾光陣列。

顧及到研究週期和最終工程規模,還需要尋找一條輕工業的過渡期方案。

基本思路是用簡易抗壓服,和增壓氧氣頭盔的組合,獲得超低壓情況下的室外活動與工作能力。

具體的做法,直接找個輕紡廠投錢。

鳳凰王國的投資體系發展到現階段算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目的不是賺錢,而是定向發展。

錢從銀行出到企業,有兩個方案。

一個是很早前就有的基礎投資模式,該模式下企業需要償還的不是利息,而是定額分紅,根據行業不同,分紅和本金償還都可以延期,這種一般都基於企業更新裝置、擴張產能的需求。

另一個則是人工食用菌培育的研發投資模式,接受這種投資等於研發成果預設公開化,企業付出的是智力和部分研發資金,能拿到的好處,是這種投資不用還,還能享受一定時間內的境內獨佔生產權。

這兩種不賺錢的投資方式,只黑曜石銀行才有,其它有投資權的私有銀行直接投資,會要求更高的回報率,更像一般的商業投資,他們主要服務於自有資產價值不太夠的小企業。

這次也採用研發投資,輕紡廠負責召集小夥伴們做研究,官方拿到研究資料後,按需求在合適的時間決定是否需要讓其他企業轉產。

抗壓服相比全型別氣密建築,難度很小,因為產品形式單一且有參考物。

氣壓越低水分揮發越快,若是氣壓低至6000帕,體表和肺部的水分會直接沸騰,人就沒了。以百帕為單位現在的氣壓還近千,即使未來真的會降到一百以下,屆時各種氣密工程應該也都搞定了。

應對6000帕以上的狀態,衣褲部分沒什麼特別的,直接用普通紡織衣物加橡膠塗層的方式,足以應付溫差、體表壓力的問題,如果情況惡化,可以在外面加帶子防止內壓導致的膨脹破損。

考慮到連續數小時的穿戴舒適性,甚至不需要做到完全氣密,只要達到隔熱、防紫外線要求即可。

頭盔或氧氣面罩就比較麻煩,輕紡廠自己還搞不定,要另外找目標。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話之五界傳說

ChenYi

萬界無光

司馬賊

關於我死後到異世界

夢已去

可以來拯救嗎?李空的獻身

G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