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有考慮過要不要用人工的方式運輸一些土壤到小湖邊種樹,但最後還是沒這麼幹。

首先現在無法確定坑外土壤的成分,能以什麼樣的質量比供應神樹生長,所以運輸就要選個富裕數字。

比如植物本體計劃為十噸,按非土重量85%算,這裡主要為水及其合成物,土壤承擔剩餘的噸質量。這噸在土壤成分未知的情況下,只能按有效質量5%或更低來算。

沒有經過自然沉降的運輸堆放土壤,要麼過於密實導致植物難以生長,要麼過於疏鬆使得沒有足夠的接觸面積,至少要運計劃量的兩倍。

既為了噸的營養,就要運輸至少六十噸土壤。

當然正常多年生植物其實不需要這麼高的土壤營養比,但神樹為了加快發育,沒那麼多時間合成資源。

總之運土到小湖邊的工程量有點大,還存在根系無法牢固等隱患,不如直接種坑外,多等幾天。

種下小樹,往回跑一段,白小角里程數耗盡不想動了。

它的里程就兩百來公里,而現有的營地距離坑邊約有150公里,確實有些為難它。

它往地上一趴,王齊也不惱火,畢竟這種事早就能料到,偷偷和李想說幾句話,下來改建臨時營地。

白小角的盔甲很大,尤其胸甲立起來,王齊和李想兩個人靠著躲裡面,基本不受寒風影響。這樣兩人直接靠著白小角,把它的盔甲放另一邊,就可以形成個簡易小窩。

它的盔甲上還有挎包,裡面帶了它一餐的食物,王齊李想的更簡單,用【焰火】烤一烤肉餡,填充在餅裡吃了就算。

乾糧裡要麼是肉乾要麼是幹餅,餅裡夾肉乾口感那可不是一般的差,屬於個咯牙的水平。

這些肉餡是用打獵來的魔獸肉現做的,用不鏽鋼飯盒裝著,吃的時候熱一熱就行,反正這天氣比冰箱冷凍層也不差,甚至風冷速度更快一點,不說按月算,吃個幾天肯定不會產生異味。

白小角自己的食物則是半風乾肉,因為捕捉到的魔獸都很小,沒大塊的,喂起來挺費時間。

讓它自己吃也行,不過它現在很“疲勞”,讓它自己吃,一些特別小塊的會被浪費掉。

兩人自己吃過,一邊喂著白小角,李想問:

“我們從這裡出去,是不是要準備回去的事了?”

“想回去了?”

李想過了一小會點頭:“嗯,總是要露營都沒什麼機會游泳,還是家裡舒服。”

王齊不知道她是真這麼想還是照顧到他的計劃,摟著她說:“回頭我們沿女神海玩幾天,再去之前種樹的地方找些幫手,接下來就是等訊息了,你要什麼功能的居所可以路上列出來,到時候看看能不能透過調整那邊榕樹的構造弄一弄。”

“那裡太偏僻了吧,能及時接到訊息嗎?”

“沒問題的,訊息方面就近找個商會做定點委託就行。”

種榕樹的地方位於雷鳴國西北角境外,算是主陸地的中心偏南區,雖然受魔災影響看似荒廢了,可位置卻很好,不管下一次從哪個方向開門,都有充分的時間移動。

訊息獲取方面王齊也想清楚了。

能靠光明教會的預言的確好,可他們就算去光明教會的勢力範圍,以完全不是信徒的身份,也不一定能夠接觸到相關訊息,打聽多了可能還會引來調查甚至衝突。

商會這條線更容易處理些,也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

商會正常情況下,情報傳遞主要依靠大大小小的商隊,而商隊的移動速度又受到道路運輸條件限制,距離跨度超過一千公里,資訊效率就很難保證了。

但透過委託的形式,完全可以解決效率問題。

商會里有加急信件系統,可以理解為類似驛站的體系,只不過商會並不會在路邊設定驛站,需要到最低鎮一級的辦事處換馬。

但即便如此,加急信件的日均傳遞距離也能超過兩百公里,假設事發點距離榕樹那塊兩千公里,十天內能得到訊息。

這一點還有個前提,既事發區域的商會有意識的第一時間裡把訊息傳到榕樹所在的地區。

這就需要一份前置委託,而且是廣撒網的形式,會比較廢錢。

具體的費用和做法,還要到時候去商會面談。

回到現場,兩口子和白小角在野外混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到營地。

此後每隔五天,都會再去一趟坑邊。

第二次回營的時候,學生們終於沒忍住詢問他在坑邊幹些什麼。

王齊直說:“種樹。”

學生們一臉懵逼:“樹???”

王齊點頭:“等到我們黑森林魔法學院,你們會有機會看到很多神奇的樹,它們可以是建築也可以是城牆,這次我就是用它來探索下魔力井下方的情況。”

“樹?建築?話本里精靈的樹屋嗎?”

“不太一樣,保持期待,等你們見到就知道了。”

把學生糊弄過去,日子一天天推進。

學生們的研究也有進展,他們在蒐集到的浮石,以及小岩石傀儡的石頭內部……岩石傀儡終究還是被開瓢了,發現了一種異於岩石本身的晶粒結構。

尺度非常小,平均直徑不大於2毫米,並非緊密相連且沒有特殊顏色,很容易和普遍存在的二氧化矽晶粒混淆。

足夠閒的學生,透過很多實驗確認了這種晶粒就是形成天然魔術迴路的罪魁禍首。

晶粒在石頭裡的分佈是立體式的,由於晶粒間不完全相連,需要達到一定的魔力強度才能啟用,並且所形成的魔術迴路隨機度非常高,每次充能後產生的連線都不完全一樣。

理論上在魔力井中心區域隨便找一塊有一定晶粒密度的石頭,透過無限次數的反覆啟用,總會形成漂浮、傀儡核心等效果,甚至可能存在爆炸類魔術式。

可惜青春泉學院不是論文至上主義,不然靠著這玩意的公開發表,四名學生都能湊到足夠的引用量權重,足以當老師吃一輩子了。

探井工作這邊,比計劃稍微遲了一點,中途做了一次調整,在第十七天時才收工。

這次調整讓王齊直接拿到了井下的壁面樣本。

具體做法是透過鑽入、包裹、脫離本體、調整浮力,直接讓神樹的一部分帶著樣本浮上來,這種做法會有很多包裹被卡在縫隙裡出不來,但採集點多了,總有成功的。

透過這一波榨取,坑邊神樹取下種子的時候,已經快變成木柴了。

獲得的樣本有幾十個,其中兩個樣本有字,可惜既不認識,字數也太少。

在白小角負載額度內選了幾塊帶走,給學生們看,學生們也不認識這字,大概是古代某種地區文字。

沒展示給學生的,還有能表達洞下岩層溫度、魔力等指標的木頭固形樣本,這些都會拿回王國做分析。

倒不是要復現魔力井,只是看看能不能借此給魔法基礎研究提供一些助力。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魔證道

羅網天下

雪中:融合黑龍天,截胡南宮僕射

南斗川的眾天邪王

眷靈傳上冊

無聊到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