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狂風一型飛行裝的首次麻瓜測試。

做了一系列協調後,決定把測試場地放在重工那邊,並邀請了包括奧蘭在內的幾位客座教授前來參觀……其實就是為客座教授和保密相關問題調整的場地。

奧蘭看著現場的的大傢伙直皺眉。

“卡洛琳小姐,你們做的這個東西,怎麼有點像傳奇故事裡光明教會的東西?而且請允許我說一句,有點不太好看。”

放在場地邊緣的東西十分臃腫,感覺就像幾個酒桶橫著豎著套在一起。

卡洛琳在他旁邊解釋:“也許是殊途同歸吧,這件裝備要兼顧非魔法人員的操作、偵察以及戰鬥需求,只能做到這麼大,不然魔術陣的穩定度、防護力都達不到要求。造型方面,主要是為了趕時間,這個形狀的外殼加工起來比較快,可以一次成型。”

卡洛琳受過內部教育,說話時會用普通人,奧蘭就會直接用習慣詞:“麻瓜操作?怎麼實現的?”

法師用魔力來控制自己的飛行狀態,有些比較外行的還要疊加其他法術,顯然這都不是麻瓜能做到的。

“您等著看就知道了。”

大夥沒等太久,很快有人護送一名夜族到場。

測試員在其他人幫助下鑽進裝置裡做著準備工作。

這一套疑似動力裝甲的物體,高度為米,和個頭比較高的利刃相當,樣機看起來更臃腫些。

把一個米身高的人,套進米的人型殼子裡,並不能做到用關節驅動對應關節,畢竟整個人才剛到胯骨軸呢。

所以採用了騎跨坐姿,腳板在人形金屬疙瘩的大腿部分,膝蓋及以下都是魔力裝置。手的部分更是和裝置手臂沒有直連,因為肩寬差距太大了,把人擺成大字型還不一定能夠著肘部。

測試員在上場之前,已經於研究院做過一小段時間的地面適應。

訓練時間和強度可能都不太夠形成本能,不過考慮到樣機後面還有很多要改,沒必要訓練到那種程度,而且測試現場多得是魔法師,不至於真的把人摔壞。

幾名法師圍著機器上下檢查魔術迴路的反饋情況,折騰了十來分鐘,才撤掉人字梯等工具讓開來。

測試員在裡面按流程啟動各魔術陣,一大坨晃晃悠悠的飄起來。

操作方式借鑑了某古代法師創造的綜合飛行法,這是一種用到多種法術實現自由飛行的應用方式,比較適合魔力比較缺的三環和四環法師,特徵有點像用手腳來控制反推方向,當成掌心和腳心有噴流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魔法實際沒有足夠大的噴流,這套肢體控制方式其實就是用魔法直接控制向量。

大概是第一次上天的關係,測試員似乎有些手忙腳亂,導致人形裝置也跟著手腳亂擺,搖搖晃晃的把一眾客座教授都看得直冒汗。

“這能行嗎?”

“聽說還要戰鬥?別自己先摔下來了。”

客座教授們基本都是四環,還有兩個五環的,因為魔法學習需要堆時間,他們都已經脫離普通人太久,實在有些不太看好麻瓜的空中控制能力。

不過現場的試驗機在幾次差點失速後,漸漸情況穩定下來。

大約十來分鐘,試驗機已經能穩穩的懸停在二十米高度。

地面的法師和測試員用大吼溝通起來,準備直接轉入下一階段的慢速飛行測試。

卡洛琳聽到法師在那吼,裝著無意的問:“奧蘭先生,你覺得用魔法實現遠端通訊的難度有多大?”

因為法師在那大吼大叫的真的有點失態,奧蘭沒做他想,回答道:“幾乎不可能。”

卡洛琳沒有急著追問,說起研究院對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透過研究發現,魔法訊號和電訊號,在傳遞過程中隨著距離增加,訊號清晰度衰減的有些異常,和老師說的情況完全不同。”

“老師?”

“您也許也有機會見到。”

奧蘭看到現場還在那吼,說起一樁秘辛:“其實很久很久以前不是這樣的。魔法通訊裝置古代就有,甚至有法師專門研究和生產這些東西,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通訊難度越來越高,我的老師說,自從上一次三界大戰後,就沒辦法用魔法傳遞聲音了。”

奧蘭能知道變化的時間節點,自然是靠著他“年邁”的老師。

說著,奧蘭開啟自己的秘密空間,拿出個補妝盒大小的東西給卡洛琳看:“這是老師做的通訊器,它只能在十五公里的半徑內,接收到簡單訊號發出‘嘀嘀嘀’的聲音,如果要通話,兩者必須靠近到三公里內,基本沒太多實用價值。”

卡洛琳眼睛一里亮:“不,我覺得很有價值,很多時候三公里也足以變成生死的差異了。這個,能借給我嗎?”

奧蘭看看手裡的小盒子想了想,直接伸手遞過去。

魔法師沒有傻子,雖然大家都沒明說,不過透過城防軍的魔法武器也能看出來,研究局主要服務的物件大機率是衛戍部隊。

三公里內才能有效通訊的盒子,也只有麻瓜才有需求了。

對此奧蘭沒什麼看法,甚至覺得應該表現出一些支援。

其實麗芙老師來看他的時候,有偷偷溜進北部軍事管制區,所以奧蘭現在也知道衛戍部隊大部分都部署在北部區裡頂著魔族。

雖然麗芙老師沒見過大戰,不過從她描述的魔族數量來看,雙方不可能和平相待。

軍隊把民眾保護得過於安全的情況,大概也只有鳳凰王的領土上能看到吧。

大碰撞也好,魔族也罷,到現在為止,鳳凰王和他的臣民做得比歷史書上任何勢力都好。即使不抱太大希望,還是期待這樣的勢力能熬過三界大戰的寒冬。

卡洛琳拿到通訊道具便沒再提這茬,繼續看試飛。

通訊道具的任務,研究院拿到的比飛行器還要早,重工機械展館開放沒多久就有了,只是進展太慢。

不用照著做,運輸部隊專門留了一箱子東西給到研究院,裡面多數都是步話機,只要清理電池液後再接電就能用。

但效果非常差,不用算距離,隔著幾堵牆就不行了,標籤顯示的通話距離限制是二十公里,顯然有問題。

隨後改成地臺實驗,就是類似於摩斯電碼發報機的形式,也有問題,能發訊號,但訊號衰減得極為意外。

那麼排除一切不可能,唯一的可能是流放地的電磁狀態有問題,也許是核心物理規則的差異,不過研究院還遠沒有達到研究粒子學的程度。

照做不可能了,改用魔法來嘗試,不過大家因出身的關係也都沒接觸過魔法通訊器材,從無到有的捏,中間出現了很多困難。

現在透過奧蘭提供的情況看,魔法通訊大概也有比較大的瓶頸。

但不管如何,先解決本地通訊再說。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海神祇

熬天

魔道本同源

九月九的飲料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過來

貳蛋

凡人,從機緣交換開始

喜歡隔壁班的姑娘

太乙金華錄

故山青未改

我,神器製造師

池魚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