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世界開大會的時候,鳳凰王國正在收人。

田裡長不出東西,巨量的農民缺乏其它技能,只能去野外刨食,

這些人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從中篩選心思靈巧的入籍,到境內找點活幹。對於當地人來說,一部分人離開,也是減少了食物和工作競爭,都能有點活路,沒有集體反對的理由。

人的去處都安排好了。

兩個片區,一個是龐勳板塊幾個新歸化城市的改造加速,一個是風谷板塊油田及配套開發。

風谷板塊的油田,浮島剛剛起飛時就發現了,只是出於保護沼澤的理由,一直都沒有大規模開採,僅以技術探索為理由,建了幾個小型磕頭機,抽點油出來做儲備用,這些磕頭機也是泥潭城正在用的型號。

現在沼澤都快乾了,正好將邊緣部分地區作為油田開採。

風谷西部的沼澤下方有著巨量的泥煤層,它可以看作石油或煤礦的前身,結果取決於封存時的地質環境,開採油井也是探索地質史的過程。

從地下兩千米的含油層算起,往上大體分作七層。

其中二、四、六層都是夾層,都是砂岩和泥岩質地,相當於地表上的旱季沉積物。五層和七層都是泥煤層,其中五層的泥煤已經可以作為煙煤開採,七層的也能燒,效果和煤矸石差不多,熱值偏低。

比較特殊的是第三層,這一層的樣本,還能看出植物化石的痕跡,既沒有煤化也沒有石油化,大約緊跟著的是個冰期導致沒有被分解,具體歷史上發生了什麼,現在也沒有能力解析。

總之這片沼澤下有著巨量的化石能源,即使不考慮燒開水,也等同於巨量的塑膠、橡膠和化纖。

泥潭城地區和龐勳只有幾十公里路程,境內的化石資源暫時還沒什麼需求,但這些年人口增加了不少,石油化工廠可以慢慢建起來。

黃金化工在建設過程中,多少還有些探索的成分,受限於當地製造和運輸能力,上的也不是當時能製造的最大號裝置。

新廠放到風谷就不同了,從風谷工業區起步,沿翠綠河行進,大概只有三十公里路就能到沼澤邊緣。化工廠放在石油產出點和風谷中間,可以專門修一條超高標準的道路,運輸巨型罐體等裝置,同時這個位置也能有效避免化工事故對工業區的威脅。

生產、運輸、裝配的條件都更有利,新廠在石油裂化這一塊的產能,大概能因裝置進化,提升二十倍以上,並且投產後的人力需求並不會增加太多,聚烯材料、丁基橡膠等,也很容易做到年產數萬噸。

以王國如今的體量,這樣的化工廠規模有些超標,但問題不大,因為包括道路設施、土地整備、廠區建設在內,沒有個十來年根本用不上。

單一個化工新廠及附屬設施的建設,能消耗的人口量也不是特別多,王齊還有餿主意。

既以新化工廠為核心,規劃一個專門的化工工業園,把彩虹化工、彩虹輪胎,以及幾個生產單一產品的小型化工企業都搬過去!

都放在一起,生產安全、汙染處理、防務、生活治安都可以一體規劃。

說是餿主意,不過確實具有可行性。

彩虹化工建廠已經幾十年,廠裡有很多老裝置捨不得推掉重做,上新東西又比較缺地方,本就有另建新廠的需要。而且幾十年的建築業積累下來,廠房功能也能做到更完善可靠。

風谷本身也想要把彩虹化工弄走,主要就是因為氣味不好,它是一家以合成氨工業為基礎的一系列化學制劑生產廠,順便產一點氮肥(尿素),特有的味道隔著一兩公里都能聞到。早期還沒事,現在工業區企業密度比較高,就很惱人。

各方都有動機,阻礙成行的因素就是錢,還有市場需求使得他們無法停產。

王齊把中樞部和工業部拉來開了幾天會,然後由工業部出面,叫來彩虹集團和黃金化工的股東們做安排。

這個階段主要確定投入、管理和股份。

彩虹集團規模很大,總員工數量相當於藍天重工、新城重工、機車總廠三家綁在一起那麼多,他們的股東也有三十幾人,不過大部分都是幹吃分紅的,具體管理委員會只有五個股東名額。

黃金化工的股東和彩虹集團有一定交叉,也只看管理層,是個三人團隊。

這八個人,就能調動兩家全部的資源。

會議過程中有幾個焦點:黃金化工是否整體遷移後出讓原廠,官方投入多少資金,投入資金追求回款還是股權等等。

一個化工工業園可以說本身就是一座城市,投入的資金量是非常可怕的。

根據黃金化工往年提供的資料,對新廠規模進行預測,僅管道部分就要超過一千公里!

甚至都不用去談建起來多少費用,只是把這些直徑超過半米的金屬管道買下來,數字就足以讓股東原地爆炸,所以出讓股權就成了抵扣投入費的好選擇。

雖然看起來股權少了,賺的錢似乎也會變少,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裝置大效率高,而且不是高一點點,黃金化工轉到新廠,工人的人均產出會增加非常多,大概是七千人年產二十萬噸和一萬人年產一百萬噸的差距。

具體到數字,彩虹集團比較有錢,出資兩億鳳凰幣,然後是人員、技術和管理層。

鳳凰幣的購買力很強,這個數字能夠建設起一家有一定規模的合成氨廠,官方給予的幫助力度就可以小一點。

一億的額外補貼,地、道路等基建,如果後續施工中還有追加費用,則以稅務抵扣的形式返還,共折20%股權,這份股權主要用來行使監察權,分紅部分返給廠內工人,大部分用來維持和更新工業園的基礎設施。

黃金化工就比較窮,主要是最近這些年一直在弄新的生產裝置,回款又比較慢,對新廠只能出到一個億。

這樣官方也不客氣了。

石油化工廠的資金投入量遠超合成氨,工業部一次補貼十八億,佔股權65%,其中有10%的用途和彩虹化工一樣,另外和其它官營企業一樣,分出30%給當地市政,用於住房、教育、基建等方面。

十八億這個數字,是按照兩萬人,十年的建設期估算出來的。實際二十億都不夠,一部分裝置要在建設開始四到五年的時候就開始運營,一邊賺錢一邊繼續投入。

十年是一段不短的人生,參與的人大部分都會在化工園定居生子,其中會有一部分被各化工企業吸收,一部分到後面逐漸轉為化工園的服務行業人員。

這批人不打算用境外的,從之前大工程專案裡抽調還未結婚的人參加,數量不夠就從風谷板塊招工。

化工園專案一開始就把標準拉到很高,要求全企業都能做到封閉式生產,一方面是隔離大氣變化帶來的影響,一方面也避免居民受空氣中長期微量毒素影響。

規劃得過於龐大,準備工作都得籌備個一兩年,這段時間先進行道路建設和土地整備。

加上龐勳板塊新歸化城市的改造工作,近期新增的人口也都沒得閒了。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話之五界傳說

ChenYi

萬界無光

司馬賊

關於我死後到異世界

夢已去

可以來拯救嗎?李空的獻身

G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