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目標是砸門!橡樹那邊不急,慢慢練著。

之前王齊不主動進入居民樓蒐集物資,一方面是爬蟲入冬前過於活躍,也有破門動靜太大、工具不趁手體能消耗大的原因。

現在周邊情況基本摸清,確認沒有爬蟲在外活動,正好手邊有警局順來的破門錘,居民樓就不再是雞肋。

住戶面積相對狹小意味防守面小更利於據守,居民樓中的物資應該最先被消耗掉。

然而根據已經蒐集到的情報,如體育館周邊物資相對豐富,判斷南向被搜刮程度較低,某原本打算做哨站的樓有軍隊救援行動的痕跡。

進而推測當時怪物大約是從南面席捲而來,城市進行了緊急動員撤離。考慮到仍有幸存者存在,後續的救援規模應該相對有限,主要依賴直升機進行,或許有車隊參與,但還沒發現相關軍事車輛的殘骸。

大量民宅在撤離中正常閉鎖,即使倖存者掌握了一定的開鎖技能,仍然會有許多防盜門無法開啟,一般在有選擇的前提下也不會強行去破拆那些較為厚實的防盜門。

總之這裡就有王齊的機會了。

為配合之後幾天的破拆行動,今日份的屬性,加在【軀幹→臟器抗震3+1】。

理由是居民樓即使樓體保持完整,但不規範室內裝修導致的結構缺陷,經過時間的摧殘,執行破拆動作時比商業樓有更大機率發生區域性垮塌。何況居民樓由於沒有深色玻璃幕牆保護,風吹日照植被生長對外牆結構的破壞力度更大,實際危房率很高。

加好屬性,帶著各種工具武器拖著雪橇出門。

考慮到李想的心理狀態,避免她受到撞擊聲驚嚇,決定從稍遠處開始。

到接近書店的區域,找一棟外觀情況較好的開工。

為減少無用功,他專門選擇單元門閉鎖完好的,直接開砸。

非實心的滑塊破門錘並不以拆掉整個門為目的,重量也不允許,主要用於砸鎖,專門設計的錘擊方式能很快破壞鎖具。

“哐哐哐”三下,就把單元門門鎖給砸壞,拉開門,插銷從歪掉的鎖具裡掉出來。

好用!

蒐集物資從底層開始,因為越是底層,越接近爬蟲活動區,防盜窗等結構能更好的保護物資不被倖存者颳走。

還是一樣,只要鎖具和門框完整,就給它砸了。

幾乎立刻就有了收穫。

一罐鹽,已經開封,裝在調料罐裡。其餘調料也有,只是都變色了,糖沒找到,有可能被倖存者入侵過,有可能原住戶堅定鹹黨。

鍋碗瓢盆王齊挑挑揀揀,塑膠的不要,只看不鏽鋼、玻璃和瓷質,選了些要用的。

破壁機一個,直接上撬棍砸了,取出裡面的電路部分和馬達。

服裝無需補充,但儲存完好且易清洗面料的深色服裝,可以順道帶走。一樓二樓的基本不用看,王齊還是去看了眼,衣櫃還沒開啟,黴味就衝出來了。

這麼低的溫度黴味都遮不住,可以想象內部是什麼稀碎的情況。

翻翻找找中意外找到了工具盒,用不上的熱熔膠槍,膠棒都變稀泥了。螺絲刀兩把,其中一把是試電筆,小號的只有電流電壓測試能力的萬用表,正好能解決王齊檢查汽車電池與電路完整度的需要。

蒐集得差不多,包一包放門口外,直接開砸第二戶。

然後是二樓、三樓、四樓。

與預期中一致的是一樓二樓這些有防盜窗的,即使被造訪過也都會剩下一些有用物資,只是樓層低受潮氣影響,物資儲存情況較差。三樓以上除了撬門還能爬窗臺上去,多出來的一條入戶線路,導致它們多遭受過很多輪的洗劫,往往只剩下傢俱被褥等難以攜行的。

拿捏著體能,中途回基地休息時,碰到小李想在地下車庫燒柴,隨便嘮了幾句沒人能聽懂的話,沒有做更多互動。

休息後再出發,花了一晚上把整棟樓都掃了一遍。

工具、餐具、服裝、食鹽都有,沒什麼驚喜,工具除了萬用表和試電筆,都是基地裡的重複型別,比如扳手、起子。

也沒有失望,王齊本就是衝著食鹽和餐具去的,多撈的都算白送。

一晚上下來弄到的食鹽差不多三千克,每天五克都夠用二十個月的,若是醃肉醃菜就得另算。

餐具部分鍋碗瓢盆都有,還附贈一條資訊。

災前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點大雜燴的意思,幾乎所有廚房比較完整的,都找到了刀叉筷子,幾乎六成家庭同時有烤箱和蒸籠。

或許可以說明信仰工具化後,地域之間的文化隔閡少了許多。不排除那棟樓裡的居民都是移民的可能。

提到烤箱和蒸籠,兩樣也被王齊弄了回來。

趁還沒天亮,王齊把烤箱給拆掉,將裡面的發熱管和耐高溫原件、風扇給取出,烤箱本體加入一樓堵臨街落地窗的雜物堆。

現在沒電,東西用不了,但不妨礙先囤著,畢竟他上輩子玩遊戲就是倉鼠黨,沒有安全感的末日多囤積些以後可能用到的東西再正常不過。

天邊出現晨光,洗洗手繼續讀書。

經過一段時間的攻關,王齊已經弄明白這套語言的母音和部分詞根規律,只是缺乏語音資料,瞎編排讀音又擔心妨礙到後面口語化,所以沒辦法“讀書”,只用看的,記憶效率著實比較低。

按這個進度走下去,再有一個月應該能捧著詞典啃書。

學習一陣睡覺。

晚上醒來還是老流程,行動卡在樓外巡視的部分。

大院西門外有人路過的痕跡,還在門對面的樓房牆角堆雪寫字了。

王齊先檢查痕跡。

由南往北,一個人拖著雪橇,但在堆雪寫字處有兩人的足跡,想起前幾天把李想引出去的那兩人,雪橇大小、人數都能對上。

文字……有點多,這倆貨怎麼能自以為是的認為別人都認字,王齊上樓搬詞典下來,點上碎布做的火把。

他現在的水平查詞典都查不好,因為還有很多基礎單詞不認識,這些基礎單詞主要依賴兒童讀物的看圖識字確定意思。不過已經記住上百個單詞,加上詞典連蒙帶猜,大概也能解讀一些。

花了點功夫,解讀出關鍵詞,四天後,傍晚,交易。

四天後這個時間有點模糊,是第四天還是第五天及以後的隨機日?

好在王齊有觀察月相,他記得再過三個午夜,後面一晚是月圓的日子,之前判斷出倖存者可能存在營養不良導致的夜盲,月圓夜裡的月光照度比較高,或許對他們更友好些?

得虧對方沒直接寫日期,不然就抓瞎了,他都不知道人家用什麼曆法。

交易?

他們要交易什麼?

工具、食物、情報,大約脫不開這三種。

倖存者只要有十來人哪怕再少兩個,應該都會培養工匠,群體再大些甚至會有鐵匠,所以他們大約不太缺基礎工具,即使災前的合金工具品質更好,功能重複的前提下交易價值也相對有限。

也不能排除工匠都死絕了,或者這個倖存者團隊找不到還活著並且開價合適的工匠做交易。

可以準備一些用不到的多餘工具。

食物,這方面王齊有自信一些。

因為屬性正在成長,在整個爬蟲群死絕之前,他獲得食物必然會越來越容易。

但那兩位倖存者面黃肌瘦的樣子,想來食物方面會相對緊張,應該可以用食物換到一些他需要的東西。

對方約定交易,沒標註地點,大概會直接上門,雪地裡能帶的東西有限,拋開零碎,應該會帶上地圖這種具有明顯情報價值的道具,要想辦法換到手。

還有自身安全問題,萬一他們覺得自己好欺負,突然要殺人奪寶呢?

對於末日倖存者的道德他是完全不指望的,必須自己做好準備。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僵約:我從遠古活到了現代

東城區的小趴菜

共行世界

愛吃喵喵糖的冷小姐

玄幻:開局仙姿魅力,龍祖道體

鹹魚茄子

無命之論

落樓閣

蒼藍獵星

霧山真人

末世:我們來自另一個世界

陸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