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低溫物體熱量轉移到高溫物體上的熱轉移技術很神奇,但陰差陽錯的應用不多。

王國最早的熱轉移技術,可以追溯到浮島化之前,當時的熱量利用率很低,只能在零下十度到零上八十度範圍內用。

要說沒用吧,確實有點用,可要說有用,又不能直接用於製造蒸汽。在煤炭、焦煤等燃料起步比較早且足夠便宜的環境裡,就顯得有點雞肋。

重點是能節省的成本,對比其製造難度和成本幾乎可以忽略,生產型企業寧願多燒點煤。

該技術主要在鳳凰電網發展,作為一個電力基建單位,提高燃煤熱效率是個很清晰的成果指標,電網的兩條腿就是裝置效率和熱轉移。

可想而知,電網的重點必然都放在突破熱轉移技術的高溫區。

初版主要用於控制燃煤區場地溫度,擠出來的熱量為進水預熱。溫度110至120度,熱轉移可以被全面應用在蒸汽回收網裡,避免反覆凝水造成管內腐蝕。120度以上,能用的地方就更多,比如給通向發電機的管道保溫。170度以上,就能參與主蒸汽管的熱管理。

到現在,鳳凰電網已經把熱交換高溫段做到了206度,同時在技術發展的難點分支中,不斷拋棄吸熱下限,206度的這個版本,只能在32攝氏度以上環境裡應用。

而現在需要的是零下兩百度。

王齊調來研究所的授權資料,讓工商署的人去追蹤技術去向和發展。

反饋發現,該技術主要在魔法工坊和化工業化學實驗室裡,用以小範圍控制環境變數。

控制溫度變數,主流還是用冰、火或類似魔法,熱轉移技術是研究寒冰樹和冰魔法相關性的副產品,差異就體現在投入比較大。

熱轉移的載體是魔術陣,現在的實驗室裝置由一家只有幾十個人的小企業生產,最小號且普通,容量為20升的溫度變數控制櫃,要二千三百元。

二千多看似很少,以如今境內六元的平均日薪,一年不吃不喝還不夠。

用魔法的話,只要法師自己會,哪怕不太擅長,施法材料成本最多也就幾十塊,元素系法師甚至不需要材料,要說缺點,還是人工控制不如裝置控制穩定。

這家提供裝置的,名為奧拉工坊的家族企業,諮詢後得知,他們在熱轉移技術上,居然比鳳凰電網還專業點。

鳳凰電網只考慮發電,所以只追求高溫段,但奧拉工坊對接的是其他魔法工坊和化學實驗室,確實有低溫需求,只是做得不夠極限。

他們交付過的最好的低溫控制櫃,實測工作低溫為零下114度,高溫段則差不少,實測高至110度,兩個溫度是不同型別的裝置給出的極值。

熱處理方式也和鳳凰電網不同。

鳳凰電網的透過熱轉移吸收到的熱量,都儘可能提供給水體或蒸汽管,後期基本都是裝置到裝置,跟環境溫度都沒什麼關係了。

奧拉工坊的裝置,則是箱內環境和大氣換熱,從換熱物件來看確實比較符合本次外星任務需求。

宇航服測試的話,用一個能直立放下宇航服的球形艙就行,四個立方上下足夠,如果透過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換熱,並不會對外部溫度造成太大壓力,大不了加兩臺風扇。

而且藍天重工是官營企業,任務是王齊直接下的,也不用太考慮資金方面的成本。

雖然零下114度距離目標比液體甲烷還遠,王齊還是把奧拉工坊提供給了藍天重工專案組。

說起來,藍天重工在新式航空服的研製過程中,也有考慮座艙內熱量控制問題,不過戰機專案包含新渦噴發動機研製,進度沒有運輸機快,試飛資料都沒有的條件下,只能根據閃雷積累的經驗,以抗載荷和氧氣供應為重點。

而且就算他們去查很可能也是拿研究院的原始技術,不一定能追蹤到奧拉工坊,畢竟座艙也不是什麼極端溫度,把人體舒溫度以上的熱量隨便找個飛行員後面的點給釋放掉就行,發動機進氣道的金屬壁就是個很好的熱解除安裝區。

這事果然找對人了,李想每旬例行去看進度時發現,奧拉工坊竟然敢接單。

問了幾個人,才知道熱轉移也有取巧的辦法,既分段轉移。

就好比初始技術跨度只有九十攝氏度,鳳凰電網技術的溫度跨度也不到二百度,既然一次交換的溫度跨度不夠,那就分幾個交換段好了。

倒不是說就奧拉工坊的人腦子好,別的廠家都傻,還是因為他們作為家庭式小企業,研發能力本來就和大傢伙沒得比,導致必然要繞點彎路。

彎路不一定是最優解,可在這單一功能的小型裝置上,市場規模有限,除了境內有限的一些,只有境外很潮的鍊金師才會買。市場小就沒有大廠開發替代方案,又不可能在實驗室裡弄幾套甲烷液冷裝置,所以他們的業務也一直能做下來。

有了思路,做起來還是有困難,很快傳來訊息,低溫材料又卡了。

耐低溫材料自身就能成立一個學科,鳳凰王國這麼點人口,自然不可能為它專門設學科。

現有的耐低溫材料,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窮舉式鍊鋼”。

“窮舉式鍊鋼”是鳳凰鋼鐵特有的材料研究方式,完全依託於鋼鐵定價權和沒有盈利壓力的官營股份結構。

窮舉是沒有好結果的,過了最初幾年爆發期,成果越來越少,也不得不走向理論導向,而這理論的建立,就在於對之前幾萬小爐實驗物件記錄的規律總結,到今天也不算完善。

到耐低溫這個領域,黃金化工等相關企業用到的只有不到三種鋼,很多時候一種就解決問題了。

但魔術陣不同。

家裡有能耐受零下兩百度的鋼,即使現在不能百分百確認,也大機率能從窮舉資料裡翻出來至少勉強能用的。

可魔法材料十分複雜,沒辦法用鋼加鋼的模式做出魔術陣來。

零下兩百度的目標,液態材料完全淘汰,漆類也夠嗆,穩定度最高的可能是粉末類,不過具體超低溫的影響,還要靠實驗結果。

王齊看過反饋,決定讓他們試試。

當然也不能全指望他們。

如果這邊不行,就只能讓索拉里斯先開一次門,而為了避免把開門次數增加到三次甚至更多,還要專門準備一系列材料樣品盒,任務就交給正在折騰“外星魔法測試機”的魔法課題組。

他們也不用親歷親為,畢竟研究院,現在的國家科學院,自己也不產什麼材料,主要還是後勤人員和各廠家進行溝通來取得樣品。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汙染物洩漏

蘇祈情

歐陽世家:中時空傳記

歐陽天秀

望星穹之上

沐河舟